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裡燃燒著的興趣與科研熱情。
齊誌聰帶著兩人轉了差不多四十分鐘,讓兩人開足了眼界,最後轉到了其中一幢實驗樓裡。
“咱們實驗室有正高級彆的研究員十三人,副高級彆的副研究員三十八人,助理研究員、實習研究員就更多了,實習研究員一般都是教授們帶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段教授是我們這裡的負責人,也是博士生導師,現在還帶了幾個博士生。”
秦克和寧青筠在某間辦公室又等了十幾分鐘,才見到了段永恭教授。
段永恭教授五十歲許,一身研究人員的白大褂,戴著眼鏡的鏡片很厚,眼睛也總是慣性地眯起,頭上隻留著稀梳的短發。
根據業界的玩笑說法,頭發越少學問越大,段永恭教授的水平無疑是很高的。
“秦克,寧青筠,來,坐吧。”
段永恭是那種做事比說話多的風格,也沒半點寒暄,指了指辦公室裡的沙發示意兩人坐下:
“你們這五天裡就跟著小齊,十分鐘後就有一個實驗的溝通會議,你們也一起參加。我知道你們數學建模的水平很高,在實習期間你們也會承擔一部分相關的工作。在實習中,你們有不懂的都可以問,問我、問小齊或問彆人都行,我已打過招呼了,隻要不涉及到需要保密的部分,都會回答你們。唯一的要求是,未經同意不要擅自觸碰實驗設備,沒問題吧?”
段教授的乾練這種風格還是頗對秦克和寧青筠的胃口,兩人齊齊點頭道:“明白了,段教授。”
“好。”段教授滿意地笑了笑,對齊誌聰道:“小齊,把會議的材料給他們看看,讓他們先有個初步的了解。”
實驗室分為許多課題組,段教授自然不可能每個課題組都跟。不過四天後的“波浪作用下防波堤地基液化實驗”在整個實驗室也算是最重要的海洋土力學課題實驗,段教授自然會親自跟進。
秦克二人隻匆匆翻了下會議材料便過了十分鐘,課題組的會議開始了。
段教授首先向三十幾個組員們介紹了秦克和寧青筠,隨即直入主題。
“本次實驗,是根據我們模似實驗得出的不同波浪參數,驗證j92段防波堤在預定的波高、水深條件下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需要記錄的數值有透射係數、反射係數,地基的粘粒含量、土的滲透性與密度變化……”
段教授的會議風格一如他的說話風格,直接乾練,不過可能是看在秦克和寧青筠是新人的份上,多說了不少解釋性的內容。
按段教授的說法,這次的實驗最關鍵的點是“地基液化”。
所以地基液化,是指地基土裡原本飽和狀態下、抗剪強度較強的砂土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孔隙水壓力上升,砂土間的有效應力減小而削弱了抗剪強度,最終使地基土產生軟化效應,變成了半流體狀態甚至是完全流體狀態的泥水混合物。
地基液化的危害很大,地基的承載能力大幅度降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得上層建築物的地基失效,造成下沉、側傾甚至是整個倒塌。
地基液化一般由外力作用產生的,比如波浪作用下長年累月的滲透與共振作用,或者是台風巨浪的惡劣天氣,又或者是更直接更強大的地震振動。
“j92”防波堤的方案則是這次實驗主要的驗證對象,通過評估地基在同時受到湖水的靜力以及波浪荷載波浪循環往複的動力作用下,出現地質液化後,“j92”防波堤能承受得住什麼程度的地基液化,以此驗證其安全性。
課題組此前已經過反複詳儘的計算機模擬實驗,以及實驗模型試驗,並據此對“j92”防波堤方案進行過數十次的優化,現在是正式向市場推出前的超大型真實環境試驗,他們稱之為“超大型實測”。
在會議最後,段教授分配了各人的工作。
這次實驗有一定的風險,為了避免真的出現超出實驗設計數值的地基液化狀況,導致防波堤倒塌的安全事故,許多前提工作都必須充分做好。
比如齊誌聰就要帶幾個助理研究員負責起與廠商工程師一起對大型造波機和浪高儀進行的最後檢查工作。
秦克和寧青筠也被分配到了工作,主要是分析此前計算機模擬實驗的數據。
“計算機模擬實驗是基於數學模型建立的,這數學模型是我們的上級兄弟單位、數學研究所那邊幫忙建立提供過來的,應該不會有問題。但既然你倆剛好來了,就幫忙驗證下原本的數學模型有沒有大的bug。”
對於段教授安排的任務,秦克二人自然不會推辭。
秦克大概翻了翻手裡的厚厚資料,有最近兩次實驗模型試驗的數據,以及相關數學建模下的計算機模擬實驗數據。
兩人被帶到分配的工位,便開始埋頭鑽研了起來。
充實而忙碌的三天轉眼就過去了,初次接觸到這樣大型的工程,一次模型實驗便有數千頁的數據,比當初的f99助劑實驗實在龐大了幾十倍,但秦克和寧青筠珍惜著這難得的機會,不懂就向身邊的研究人員請教,總算將整個實驗細節都弄懂了大半,對於這些實驗數據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秦克對於數字更敏感些,集中全部精力的情況下更是一眼看一頁,快得不可思議。
旁邊的人還以為他是在隨手翻閱呢,大概絕對想不到秦克是真的將每一頁的數據都記了下來,並在腦海裡自動製成了“圖表”,再與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結果作對比。
“咦?”秦克翻動著頁麵數據的手忽然停了下來。
這一頁裡的幾行數據,讓他感覺有些不太對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