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拜師鄭玄
“小子劉寒見過鄭先生。”
張讓出去後,劉寒對鄭玄執弟子禮。
這倒讓鄭玄稍稍驚訝,仔細觀察麵前這五歲孩童,雖然還是一臉稚嫩,但是靈動的眼神告訴自己,這是一個好苗子。
自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論,儒學的思想已經達到了巔峰狀態,整個國家的忠君思想也因此上升到極高的高度。
雖然此時皇權式微,中樞被宦官把持,但是無論是士族、外戚或者宦官都不敢挑戰大漢皇權,漢代四百年君本位思想,鄭玄不敢忤逆聖意。
“中水縣侯。”
鄭玄微微躬身回禮,自己雖是欽點的老師,但仍是白身,麵前雖是五歲孩童,卻是真正的漢室第一宗親,皇權至上,不容褻瀆,這是刻在文士骨子裡的規矩。
兩人見禮,劉寒心裡的石頭算是放下一點,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大儒多傲骨,不可辱,皇兄派張讓請他,終是不妥。
而後,劉寒看向一旁二人,“想必二位便是公與先生和黃將軍吧。”
二人聽到劉寒的稱呼,連忙俯身作揖,口中直呼不敢。
畢竟二人一人白身一人屯長,當不得如此稱呼。
“我說二位當得,二位便當得,即使現在當不得,以後也當得。中水縣諸事便勞煩二位。”
“喏!”x2
雖然劉寒年紀小,但二人大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送走三位,劉寒方至偏廳。
“奴婢拜見侯爺,這是陛下和太後寫給侯爺的信。”
劉寒收下絹帛,劉寒才五歲,還不認識太多字,寫字就更不會了,隻能讓劉義念給自己聽,兩封信內容沒太大區彆,都是對自己的叮囑和掛念。
若說區彆,那就是母後知曉自己找先生後,希望自己認真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梁,能夠幫到皇兄。
“多謝公公,公公一路辛苦。”
而後,將早早準備好的一顆鴿子蛋大小的珍珠從劉義手中接過,遞給張讓。
張讓看到這麼大的珍珠,心中的確想要,但是一想到乾爹的話:
“張讓,你要記住,咱們是宦官,是陛下的家奴,所有的東西都是陛下給的,所以我們隻忠於陛下。”
最終還是理智戰勝貪婪,眼前這位雖不是自己的主子,但也和主子差不多,怎麼敢伸手找主子要東西?
張讓慌忙退讓,不敢接受。
“不敢不敢!侯爺折煞奴婢了。”
要是這事讓乾爹甚至是陛下知道了,自己恐怕小命難保。
劉寒見狀,自是想通了他的顧慮,於是便開口講到:
“公公聽我說,這禮一是感謝你不辭辛苦,幾個月風餐露宿完成聖命;二是感謝你從洛陽將母後做的衣服還有皇兄的禮物帶給我;這三,公公回去的時候,還要將一些東西帶給皇兄和母後。這一份是伱的,其他人的也有。”
話到這一步,張讓再推辭就不合適了。
“喏!”
“皇兄和母後在洛陽如履薄冰,告訴他們我在中水無恙,切勿過多掛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