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憶安答應的事就會做到,但是不能和家裡人說,除了讓他們擔心,沒有半點益處。
蘇憶安吃過早飯,就去和蘇大海換班了。
不到七點,代銷點開門營業,早上是個購物小高潮,家庭婦女買醬油買鹽買針頭線腦的,勞力買酒買煙的,孩子拿雞蛋換糖塊換火柴的。
對於蘇憶安來說,一分錢都是生意,多小的孩子都是顧客,顧客就是上帝嘛,隻要不是故意找碴的,她都有足夠的耐心接待。
知青點的人是看不上蘇憶安的,她們寧可去馬莊供銷社買,也不去家門口的代銷點買。但馬莊供銷社也有弊端,態度不好倒是其次,開門營業的時間晚,要是去那邊買,回來就耽誤上工了。
所以有時候逼急了,也要到蘇憶安的代銷點買。
比如,月事忽然來了,急需衛生紙。
韋樂和段文秋剛進門,蘇憶安就看見了,乾她們這行的,不說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至少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為啥?萬一丟了啥,算錯了賬,人家可不管你什麼理由,該賠的賠,該罰的罰。
現在,蘇憶安還顧不得接待她們,她麵前站著一個七十多歲,顫微微的老太太。
“閨女,我想拿雞蛋換東西,路太遠了,我挎不動。”
老太太是住山頭的老人,老頭還不如她的身子骨,女兒出嫁的出嫁,兒子搬去了公社,隻有老兩口守著幾間茅草屋過活。
年紀大了,買點生活物資極為不方便。
蘇憶安拿起本子和筆,說道:“大娘,你把需要換的東西說出來,下班後我上門去換。”
老人混濁的目光有了光,“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您這麼大年紀了,我還能騙您不成?”
“這閨女就是心善。”
老人說了自己想換的東西,洋火火柴)洋油煤油)大頭針、線穗子、鹽巴。
蘇憶安一一記下來了,還問了老人有多少雞蛋,她好帶多少物品上去。
老人走了,蘇憶安又開始服務下一位。
蘇大春,二奶奶的小兒子,不知道是抖機靈還是真有此意,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小雲,你是送貨上門嗎?以後我是不是就不用親自來買,你就給我送過去了?”
看不出蘇憶安生氣來,反而笑著說道:“二叔,我送貨到門不是不可以,你還要抓緊辦兩件事:一是趕緊搬家,住的近我不送;二是趕緊老,不滿七十我也不會送。”
蘇大春尷尬的說道:“我還不到五十,可不想老。”
蘇憶安嘴上說著話,手裡可沒閒著,取貨收錢找零,一樣也沒落下。
韋樂著急了,“蘇憶安,你能不能快點?彆人都等急了。”
蘇憶安看了她一眼,這人和姚流蘇處久了,倒是越來越像姚流蘇了,就是段位低點。
韋樂承受了蘇憶安的一眼,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幻覺,她總覺得蘇憶安要搞事。
“各位叔父大爺,嬸子大娘,韋知青等著急了,你們誰給她讓個位置,她先來?”
韋樂腦袋轟的一聲要炸了,果然蘇憶安搞事了,這不是拿她往火上烤嗎?
“憑什麼呀?真著急不會早點來排隊?再說了,韋知青用得著伺候男人麼?用得著奶孩子嗎?急個屁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