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多虧了孫世香的鼎力相助,不然打袼褙的布都是個問題。
禮尚往來,蘇憶安送了孫世香三斤小國光蘋果。
友誼也是需要經營的嘛。
黎英羨慕不已,“憶安,你在縣供銷社也有朋友啊?你可真厲害。”
“不打不相識的朋友,還越打越熱乎了。”
“憶安,難怪有人說你壞話,她們是嫉妒你。”
不論是什麼,隻要當事人不在乎,自討無趣的是她們。
兩人又去買了十幾個花色的線圈,隻有色彩搭配好了,才是手怕的出彩之處。
木匠師傅已經做出兩個撐子了,用砂紙打磨的很光滑,蘇憶安還是用破布條纏了一圈,壓上粉紅色棉布試了試,有點緊,壓條吃力。
“師傅,把外圈做的大一點。”
“行。”
布幅是1.4米的,蘇憶安按女式手帕30x30的尺寸,讓出卷邊,剛好一排裁三條女式加一條男式。
蘇憶安用白色粉筆條做了標誌,在每方手帕的一個角畫了圖案,有的是鴛鴦浮水,有的是鯉魚打挺,還有一朵牡丹花,最後是一張仕女圖。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蘇憶安前後用時不到二十分鐘,簡筆畫就畫完了。
刺繡真正考驗人的,是幾色線的搭配,搭配好了活靈活現,色彩斑斕。
蘇憶安換上刺繡專用的針頭,上好撐子,換上底麵線,認認真真地刺起了繡。
一個圖案要用到七八色線,蘇憶安一絲不苟,斟酌著配色,第一個鴛鴦圖案用了四十多分鐘。
黎英親眼見證著一對鴛鴦活靈活現起來的,不禁嘖嘖稱讚。要知道一方手帕才301030的尺寸,圖案隻在右下角,很小巧的,一個配色隻有寥寥十幾二十幾針,配在一起才能達到令人驚豔的效果。
“憶安,你真厲害。”
蘇憶安嫣然一笑,“費了這麼久的工夫,還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歡。”
“肯定喜歡,我這啥都看不懂的都喜歡,彆說有眼光的城裡人了。”
蘇憶安把這四個圖案的樣品繡了出來,第二天就通知那兩個婦女來上班了。
會縫紉機的未必會刺繡,有現成的舊衣服,蘇憶安先讓她倆練練手。
除了機繡,蘇憶安還準備招四五個手工繡手,中午下工時,就有好幾拔人看的。
像蘇憶紅和兩個嫂子都報名了,中午就開始上手了。
等這批繡手能獨立出作品,已經是四天之後了。
蘇憶安卷邊,用熱水的土法熨燙平整,帶上大隊、公社的兩級介紹信,先去了向陽供銷社。肖程同意以一元一條的價格,留了十條代銷,一個星期之後來看銷量,再做下一步安排。
縣供銷社如法炮製,留下了二十條試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