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有的老臉差點懟在桌子上,“這就是肥皂?”
“是啊,都看看和咱買的肥皂有什麼差彆?”
蘇憶安從代銷點帶了一塊肥皂做對照組,看起來更直觀。
“不如買的好看。”
“不很光滑。”
“樣子也差點。”
“沒有買的聞起來香。”
蘇憶安笑道:“確實不一樣,咱這叫古法肥皂,就是就地取材,成本低。不好看,但不耽誤用,好使就行。
供銷社賣的肥皂,裡麵有香精、色素、抗癢化劑、防腐劑,這些咱也搞不到,要是有,就和賣的一樣好看了,還會香香的。”
蘇憶安知道,還有人不服氣,這些日子她確實出風頭了,不是每一個人都希望你好。
蘇大有說:“不管了,趕緊掰一小塊下來,我要用咱自己做的肥皂洗臉洗手。”
蘇憶安取了一根細繩,把肥皂“棍”一截一截的斷開,取了一塊給了蘇大有。
蘇大有去壓井那邊,擺開了架式洗臉洗手。說實話,真不怎麼好聞,還有點黏膩膩的,但洗手洗臉確實下灰,連藏在皺紋裡的灰垢都洗下來了。
真不是蘇大有不勤快,有不愛洗手不愛洗臉的臭毛病,家裡有塊肥皂,女人看的比她那條命還珍貴,他連碰都不能碰。
用肥皂洗手洗臉,和用清水洗手洗臉,到底是不一樣的。
蘇大有順手又把頭洗了,奶奶的,都沒法看了,豬頭都沒這麼臟。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蘇大有很滿意。
三斤豬油一塊五,肥皂市場價0.35元,按這個換算關係能實現利潤0.42元,哪怕賣的比市場價便宜,也是有利潤的。
最後這幾塊肥皂讓村乾部“瓜分”了,當然錢是要給的,因為不用票,價格賣的比市場價要貴一點。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以後是想什麼時候造什麼時候造,想造多少造多少……還是不行的,因為哪有那麼多的豬油?
今天村乾部都在,蘇憶安提出了現實問題,刺繡廠想要發展下去,必須有產品,有市場。
這幾天,又陸陸續續有婦女過來看,想要進廠乾活,但現在訂單少,讓蘇憶安拒絕了。
務實一點,要是給彆人代加工,掙加工費還是可行的。
“什麼叫代加工?”
“代加工,就比如服裝廠造一批童裝,有刺繡圖案,我們可以把刺繡這部分接過來,服裝廠按每片多少錢算給我們,這就叫代加工。”
剛才蘇憶安說這劑那劑,蘇大有都聽暈了,這會更暈,“憶安,這些新名詞你是怎麼知道的?”
蘇憶安知道,自己重生回來的變化太大了,等於從一個啥啥都不懂的傻丫頭,變成了“博學多才”的人,總要給自己的變化找個出處。
“我去縣上,聽供銷社的人說的啊,我還看過他們訂的報紙。”
眾人釋然,幾乎沒有人懷疑蘇憶安的話,人死了還能重回上輩子,說出來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