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壁重新粉刷了一遍。
門窗都換成新的了。
楚聞鬆跑營業執照,找木匠做貨架,又搞了兩個展示台。
裝修基本上完成了,接下來就是進貨的事了。
蘇憶安貨比三家,從供銷社進貨省時省力,但利潤低;去隔壁地市的批發市場,利潤高一些,品種全一些,但路費真心不便宜。
“百聞不如一見,看看再說。”
楚聞鬆現在不上班,可以陪蘇憶安走一趟。
“你行嗎?”
主要是男人尚在恢複期。
“永遠不要問男人行不行,不行能讓你懷三個孩子?”
“滾,正經說話。”
“說生孩子就不正經了?”
兩口子選擇了汽車出行,路程近,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
從汽車站到批發市場還有一段距離,夫妻倆就雇了一輛三輪相送。
“你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呀?”三輪車師傅都是很健談的,聊天過程就是攬客過程。
“槐北。”
“槐北我挺熟的,可二位不像槐北口音。”
“你說的沒錯,我老家是沂東的,我愛人在槐北工作。”
這麼一說,三輪車師傅就懂了。
“師傅,停車。”
楚聞鬆突然喊停,三輪車師傅來了個急刹,要不是男人眼疾手快,蘇憶安就慣性出去了。
“乾嘛啊?你。”
楚聞鬆也不解釋,而是走向路邊,在那裡有個灰色的包裹。
楚聞鬆抱著包裹走了過來,三輪車師傅羨慕道:“同誌,發財了,看看撿到的是什麼?”
楚聞鬆已經看過了,是一袋子鉛筆和鋼筆。
鉛筆倒還好,幾分錢一隻,鋼筆就不一樣了,一支能賣到二三塊錢。
滿滿一袋子……誠如老師傅所說,發大財了。
“走吧。”楚聞鬆淡淡地吩咐。
很快到了批發市場,彼時的批發市場,看不見人流攢動的盛景,店鋪少,顧客也少。
兩個人下了車,楚聞鬆抱上編織袋就往市場裡麵走。
每家門店都有編號,楚聞鬆仔細辯認著。
終於在一家拐角,楚聞鬆抱著編織袋走了進去。
這家店的位置並不是很好,平日客人也少,看見有顧客進來了,連忙起身迎了上來。
“兩位想買點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