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重細細回想了一遍案件的具體經過,先是魯詠庵因為心臟病死亡,後是小妾沙氏跳樓墜亡,似乎有一雙無形的手操控著這一切。
那麼對方這麼做的目的呢,誰會為難一個不知世事的孕婦,難道真的是姓魯的查出了史家修死亡的真相,於是光頭派人殺人滅口。
隻有這樣才符合邏輯,魯詠庵無緣無故從浙省主席調任到軍事參議院任副院長,此事本身就很古怪,連最低任職年限都沒有達到。
非要找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光頭害怕對方發現某些事,便將其調職冷處理,畢竟史家修遇刺一事比楊銓被殺所造成的影響更大。
其一,史家修是民國有名的報業大亨,堪稱報業托拉斯,擁有《申報》、《時報》、《新聞報》眾多報紙,交友廣闊、人脈甚廣。
其二,此前蘇省主席顧墨三在任內悍然殺害了記者劉煜生,激起了全國軒然大波,國府為此不得不公布了保護新聞事業人員訓令。
然而,劉案後不久又發生了史家修的案件,為了應付洶洶輿論,光頭下令乾掉不是嫡係的魯詠庵很正常,還能徹底鏟除一方勢力。
一石二鳥,稱得上妙計。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無法解釋,光頭搞暗殺不是什麼新鮮事,此前在憩廬召見的時候,他說的很清楚,史家修就是他派特務去殺的。
他既然承認了這件事,就沒必要隱瞞魯詠庵的事,也沒必要多此一舉安排特務處查案,要知道特務處的能力可比警察廳要強得多。
即便光頭要演戲,必須找國府最厲害的情報機關查案堵住悠悠眾口,找其他人不行嗎,為什麼要戴春峰和自己這個小老鄉背黑鍋。
不誇張的說他們兩人是對方嫡係中的嫡係,一個能成為國府首腦的聰明人絕不會做自斷臂膀的蠢事,至少在這個時間段內不可能。
所以光頭自導自演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左重想清楚這點,心頭的大石總算是放下了,隻要不用當替死鬼就行,隨即腦中靈光一閃。
萬一凶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人認為這件事是光頭乾的呢,那此案就不是一樁普通的死亡案,是帶有明顯政治圖謀的栽贓陷害。
麻煩了,這裡麵的水太深了。
左重抬頭看了看明晃晃的太陽,覺得離真相近了一步,如果有人從中挑唆,那麼自己之前的推斷沒錯,凶手一定是職業情報人員。
以特務處的工作內容舉例,像是造謠中傷、挑撥離間、收買威脅、打入內線、分化破壞,行刺暗殺、淆惑輿論等,是陰謀的一套。
另一方麵則是特務監視、綁架、嚴刑拷打、勞動集中營、控製媒體和報刊,實行肉體上的毀滅以至活埋槍殺等,這是鎮壓的一套。
魯詠庵死亡和小妾沙氏跳樓這兩個案子,很符合陰謀的行動特征,攻擊民國首腦,分化中央和地方,以便謀求更大的利益與好處。
誰會這麼乾呢,答案很明顯。
日本人!
怪不得他一接觸這個案子就覺得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敢情是遇到老對手了,對方還是一如既往的猥瑣和陰險,專從女人身上下手。
時隔大半年之久,小日本又忍不住冒頭了,左重猛地回過頭跟宋明浩低聲囑咐,讓他立刻回處裡將監視特高課人員的特務撤回來。
撤回人員是要防止蝴蝶案中的事情重演,一旦讓人發現特高課的間諜被特務處秘密監視,很可能危及在東京接受嘉獎的長穀良介。
不得不說對方學聰明了,跟以前直接搞情報或者搞破壞不同,他們這回不跟特務處正麵作戰,而是從邊角著手,迂回中直奔大龍。
這招不僅可以將光頭拉入涉嫌謀殺軍方大佬和孕婦的醜聞中,還能聯係到史家修事件,以此來證明國府首腦是個殺人如麻的凶手。
這事要是放在一個作風正派的官員身上,彆人壓根不會相信,可誰讓光頭的屁股不乾淨呢,都不用證據,恐怕老百姓一聽就信了。
左重越想越不踏實,留下沈東新在醫院詢問女仆以求戴罪立功,又讓淩三平回醫院,自己和鄔春陽兩人風風火火地回道了特務處。
回去乾什麼,當然是向便宜老師彙報案件的進展和他對案件的推測,人不能隻低頭做事,還要抬頭看路,得讓上麵記住你的貢獻。
果然,戴春峰聽到可能有日本人摻和在這件事裡後,屁顛顛的跑去憩廬報告了,不光是學生要看路,作為老師要看得更遠、更長。
兩個小時後。
戴春峰風塵仆仆的走進辦公室,臉上滿是振奮之色,顯然在某人那裡得了表揚,情報工作中能做到防患於未然確實是一個大功勞。
見到左重,他當即表示特務處進入一級戒備狀態,所有人員取消休假、值班人員晝夜坐班、無線電全時收聽,嚴密監視敵人動向。
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查清魯詠庵死亡背後的真相,不惜一切代價將那些扇陰風、點鬼火的人挖出來,無論是誰一律嚴懲不貸。
早就有所心理準備的左重,聽到對方的命令後仍然嚇了一跳,一級戒備狀態就是臨戰前的最後一個階段,代表戰爭隨時都會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