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_撩魔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武俠修真 > 撩魔 > 第103章: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第103章: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2 / 2)

對於這樣的疑問,顧尊並不意外,隻是說道“當今天下不說遠處。眼前便是離國兩國紛爭,相互侵略、損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輕死,貴公貴仁之說,已成虛偽之談。”

“所以‘貴己’之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說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於一國,而未合於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於天下。人人治內貴己,互不侵、損,人人自重自愛,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嗎?”

其實這就是一種對原本認知觀念的挑戰。

受儒家的“仁”之學說影響,世人從未覺得“殺身成仁”、“存天理滅人欲”有何不對。

但顧尊卻明白,人保持合理的利己主義其實是沒錯的。

真正合理的利己主義,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利益或幸福,雖不會有意地作利他之事,但至少不要危害彆人的幸福,才可算得利己。

且自保自利雖係自然的本能的要求,亦雖有相當的才智學養,方能維護自己的利益;亦須有相當的修養和克製,方能不致損害彆人的正當利益。故利己主義,亦有其道德價值。

這種利己主義,其實就是現代人的思維模式。我想過好我自己,你彆來道德綁架我。這種事其實放在現代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放在封建時代,就是大逆不道的歪理邪說。君讓臣死,臣還敢不死?

所以楊朱學說特彆的接地氣,首先就是生死觀。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賢愚、貧賤之異,而死皆歸為腐骨,你生前是好人與壞人沒有不同。

己身之最貴重者莫過生命,生難遇而死易及,這短促的一生,應當萬分貴重,要樂生,一切以存我為貴,不要使他受到損害,去則不複再來。

生命比一切都重要,而生命對人隻有一次而已。因此,楊朱強調的隻是個人的利益,而不重視國家的利益,從而導致了無君論。

而這,也是顧尊為了推翻大離王朝埋下的伏筆。

最後是順應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當全生,物既養生便當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羨壽,聚物而累形。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為外物傷生。

不羨壽、不羨名、不羨位、不羨貨,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保持和順應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所以從這個方麵說,其實楊朱和墨家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

貴生重己,兼愛非攻,完全對立。

楊朱學派講的是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乾的。而墨子主兼愛,隻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但這兩者其實都有些矯枉過正了,要麼就是隻注重自己,要麼就是全世界一個樣,明顯不合理。

所以顧尊坐了一個非常折中的選擇。那就是“重己兼愛”。有點像縫合怪,雖然感覺差不多,但是實際上非常合理。

“重己兼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注重自己的利益,但這裡“自己”代表的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和我站在一個階級的人。

麵對和我一個階級的人,那就兼愛。麵對和我不是一個階級的人,那就重己。

而墨家恰恰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向儒家的貴族階級開炮。所以百姓就是墨家團結兼愛的階級,而王朝的統治者就是敵人。既然是敵人,為了貴生重己,那就得徹底的消滅你!

這是百姓推翻封建主義的階級鬥爭?好家夥,顧尊本以為自己是個縫合怪,沒想到直接憋出了終極大殺器。

劉煥臣在知道了“重己兼愛”的理論之後,如獲至寶“巨子,我悟了。這一次,我有戰勝的信心了。”

顧尊微微一笑,知道留給大離王朝的日子不多了。



最新小说: 精靈之關東學院 七世回憶錄 新婚夜被扔廢院,神醫王妃要休夫 冷漠的看客 大婚當日被悔婚,我當場改嫁他叔 我欲焚天 帝君總想將我打包帶走 前世慘死:重生後病嬌王爺夜夜寵 穿到古代帶女團 一天漲一萬戰鬥力,你跟我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