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起先那最興奮的張姓青年,更是長籲短歎。
原來,早些時候他家新生一子,生活極是艱難。
本以為這次大將軍肅反,會帶來希望,不過聽那些長輩所言,似乎不會有什麼變化。
然而誰知,就在這時,一陣清脆的銅鑼聲從街頭傳來,伴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
“大將軍有令!”
“賊逆伏法,普天同慶,即日起開倉放糧三日!”
“城中百姓,憑有效戶籍領取,無籍流民,登記造冊後也將一並發放。”
“各位父老鄉親,聽令後皆可前往城東糧倉有序領取,切莫擁擠!”
這一消息仿若一道驚雷,瞬間炸響在眾人耳畔。
原本還沉浸在失望與無奈中的百姓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真的嗎?大將軍要開倉放糧?竟然如此仁義?!”
那張姓青年眼睛瞪得滾圓,一個猛子衝到那傳訊的官差前,忙不迭的問道。
在確認消息後,他更興奮得直接跳了起來:
“有救了!我兒有救了!大將軍英明啊!”
張姓小夥興高采烈,連呼萬歲。
然而又有人這時出來潑上冷水:
“光是開倉放糧又有何用?”
“過些日子,吃完了那公糧,該餓肚子那不還是要餓肚子?”
“這所謂開倉放糧,我看不過是邀名之舉罷了。”
此言一出,人群中頓時又一陣騷動,原本熱烈的氣氛也為之一滯。
張姓小夥不知如何駁斥,隻是苦著臉弱弱言,總比不放糧要之類雲雲。
這番話自然又換來了一番譏諷,場麵頓時尷尬至極。
就在這時,那傳訊的官差看不過眼,一把推開那說風涼話的中年老登,怒斥道:
“汝何人也?安敢在此妖言惑眾!”
“大將軍何等仁義,何等英明,豈是爾等能妄言揣度?”
“我且告爾等,開倉放糧不過是其一,後續大將軍還有更多安民舉措。”
“你以為讓爾等登記名冊所為何來?”
“來日大將軍清查田畝,就要以此為基,發放田地。”
“屆時,必將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幼有所依也!”
“什麼?!”
“當真如此?!”
“大將軍英明啊!”
官差這一番話擲地有聲,頓時引來陣陣驚呼。
那說風涼話的老登被說的是麵紅耳赤,隻得拱手連道自己糊塗。
一番插曲過去,百姓們聞風而動,紛紛湧向城東糧倉,登記領糧。
與此同時,郡守府中的蘇曜也終於恢複了疲勞,從睡夢中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