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人的悲歡總是不同
這日傍晚時分,兩宮擁著趙煦,駕臨內東門下小殿召見了兩位翰林學士。
口授了旨意。
於是,第二日丁卯(初四)。
兩道宣麻製書,從宮中降出。
銀青光祿大夫丶西太一宮使丶知河南府韓絳,落西太一宮使,進拜尚書右仆射丶中書侍郎,進封康國公,加封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寄祿官自銀青光祿大夫,升任金紫光祿大夫。
致仕前宰相丶守太師丶潞國公文彥博,落致仕,進拜平章軍國重事,守太師,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寄祿官恢複為紫金光祿大夫。
同時,還有一道起複詔書,同日頒布。
責授筠州團練副使,隨州安置沈括起複為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彌英閣講書,寄祿官恢複為從六品朝請大夫。
比起被責授前的中大夫,降了三級。
……
同日,距離汴京一千多裡外的浩浩長江航道中。
一艘烏篷船,在這浩浩江水中,飄搖著向前。
蘇軾布衣常服,坐在船頭,望著浩浩江水,也回望著身後漸漸遠去的山川。
心頭百感交集。
他的妾室王朝雲,來到他跟前,問道:「郎君不舍張公?」
蘇軾點點頭。
去年七年正月,他五年黃州團練副使責授期滿,大行皇帝親發手詔,準許他離開黃州,前往條件更好距離汴京也比較近的汝州居住。
雖依然是責貶,但人身自由已經得到了部分恢複。
不再限製訪友,也不再限製書信往來。
於是,蘇軾利用這段時間,去看望了自己的弟弟。
那個在烏台詩案裡,拿著自己的官職差遣,給他抵罪的蘇轍。
然後來到了江寧,拜謝了烏台詩案中打破隱居的沉默,出手為他求情的王安石。
出乎蘇軾的意料,王安石對他這個曾經的政敵的來訪非常歡迎,不僅僅帶著蘇軾參觀了他親手種在半山園中的花草,還請他到保寧禪院中飲茶丶參禪,兩人討論佛道,品評天下詩文,竟有幾分知己的味道。
王安石甚至盛情邀請蘇軾在江寧住下。
還說汴京那邊他可以去打招呼,蘇軾非常感動,奈何囊中羞澀,根本買不起江寧的田宅,隻能作罷。
離開江寧,蘇軾又受到朋友邀請,前往真州。
也是在真州的時候,他得到一個消息,與他同科的常州友人蔣之奇已經替他在常州買好了田宅,邀請他去常州居住。
對常州,蘇軾非常喜歡。
於是欣然答允,便在去年七月,抵達常州,在當地住了一個月,他越來越享受在常州的生活。
便在常州寫了一封上書,請求汴京批準他在常州終老。
可惜,那封上書遞了上去後石沉大海。
汴京的天子,有沒有收到都不知道。
無奈之下,蘇軾隻我在現代留過學(要離刺荊軻)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550/4873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