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是為了這一次,借助秋汛防洪的機會,開一個這樣的先例——國家大規模采購!
為日後的進一步國家采購,打好基礎。
這個時候,趙煦就需要感謝王安石變法了。
王安石變法,罷差役法和科配製度。
改用了免役法和免行法取代,這兩個法令都有一個共同點——廢國家無償征用民間勞動力和物資的製度。
從那以後,國家再想大興工程,或者大量采購物資就得拿真金白銀出來。
像是這一次河防,韓維奏請,要雇傭十萬民夫。
為了雇傭這些民夫,一天工錢起碼兩萬貫!
如今,趙煦想要征購裝填沙石的麻袋,也得拿出真金白銀來。
若是上上輩子的他肯定舍不得。
但現在趙煦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用錢采購甚至是溢價采購物資,看似國家暫時吃虧了,但國家的公信力卻可以借此建立起來。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下次再進行大量采購,民間就會踴躍參與。
民間的活力就會自然激發。
“此外,朕還叫人設計了一種新的吊運裝置……”
“昭宣到了河北,務必將之打造出來……”
“每隔十裡,打造一台,用於吊運材料……”
趙煦說著,就將這些日子他繪製的簡易龍門吊的圖紙塞給了宋用臣。
宋用臣接過來,拿在手中,借著燈光看了看……
然後,他就震驚了。
絞索、滑輪組、吊組……若是可行,完全可以取代他過去為了修建汴京城而發明的發土車。
於是,宋用臣緊張的問道:“臣鬥膽敢問,此物誰人為之?”
趙煦微笑著,看向他:“此非昭宣之物乎?”
他是皇帝,皇帝不需要什麼魯班之類的頭銜。
正好宋用臣是內臣,一個內臣做當代魯班,完全沒有問題!
宋用臣咽了咽口水看著似笑非笑的大家。
他連忙跪下來:“臣豈敢……”
“我之賜,如何不敢?”
宋用臣無奈,隻能拜道:“即使如此,臣亦不敢居功,倘有人問,便以:‘此大內秘藏之古籍上所有’相告……”
趙煦苦笑了一聲,道:“便依昭宣的吧……”
也確實,宋用臣是不敢做這種事情的。
此乃取死之道!
等到宋用臣要拜辭的時候,趙煦就又叫住他。
命馮景將自己寫好的治河注意事項,交給了宋用臣,囑托道:“到了河北,再打開……”
“然後交給章惇、韓維、苗授等人……”
“臣遵旨!”
……
第二天,乙巳日(初八)。
章惇、苗授、宋用臣在垂拱殿陛辭——前兩日,垂拱殿正式啟用,恢複了聽政功能。
兩宮自然是交代了不少事情。
韓絳、呂公著更是千叮嚀萬囑咐,希望章惇等人不負使命。
河北、河東可是大宋經濟的命脈之一。
若是決堤,光是賑災,就得花掉幾百萬貫。
更麻煩的是——熙寧十年黃河決於曹村埽堤,一度奪淮入海,黃河的泥沙,將淮河流域的水道堵塞了好幾條。
那可是花了無數財帛,才好不容易消弭下來的大災!
再來一次奪淮入海,汴京每年八百萬石的漕糧恐怕就要難以維係了。
沒了漕糧,汴京百萬之眾,就得餓肚子。
搞不好,還得學大唐,天子帶著群臣跑路洛陽就食……
那就太丟人了!
章惇等人,當然也知道事情重大。
大名府和河北那邊,連降暴雨,水位正在迅速暴漲中。
堤岸隨時可能出問題。
他們每一個人肩膀上,現在都肩負著數十萬人的身家性命。
沒有人敢懈怠,陛辭後不做修整,直接在苗授率領的上四軍護衛下,前往河北。
兩宮帶著趙煦,親自將他們送出宣德門。
回到大內,兩宮看著宮外陰沉的天氣,也都歎了口氣,然後就各自回去,到了寢殿的佛龕前念經祈福去了。
這也是她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人事已經儘力,剩下的就隻能聽天由命!
注:埽堤,一種用樹枝、石頭、沙土捆綁在一起的用於堵塞決口的工具。
北宋沿著黃河滑州、檀州以及大名府河段,設立了數十個埽堤,來應對最危險的情況。
但然並卵……
沙包這種近現代的東西,肯定比原始的樹木捆著石頭好用。至少關鍵時刻應該能發揮作用。
注2:熙寧四年、熙寧十年,黃河兩次決堤,特彆是熙寧十年內黃口決堤,讓一部分黃河水衝入淮河,泥沙堰塞了好多淮河水道。
蘇州都受到了影響!
蘇軾破口大罵:汝以有限之才,興必不可成之事,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當時王安石已經罷相一年,說的是誰,不言而喻。
注3:北宋治理黃河,唯一還能用的辦法,就是穩住東流道,北流道隨便他擺動。
隻要東流道沒有斷絕,北流的水量和泥沙都會分流。
這也是主角要花那麼多錢的原因。
注4:汴京城糧食無法自給,隻能依靠漕糧。
每年八百萬石的漕運額度,大半都是糧食。
這是汴京城的生命線!
注5:此時三易回河,隻進行兩次,最後一次是北宋滅亡,掘開滑州大堤,整個淮河打出gg。
ps:北宋在黃河改道後,就一直有很多人想讓黃河回到故道,因為他們覺得故道最好,最安全。
兩議回河,都有著這方麵的考慮。
但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