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天下!
?對這些新人,江海洋采取如下措施
這些新人來自五湖四海,他第一個方法是進行統一的語言培訓,新招來的十幾名各種語言翻譯即刻上崗,有了用武之地。
他規定骷髏幫的標準語言就是漢語,所有人不管母語是什麼,都必須學會和使用漢語,而且是強製性的。高薪招來的人才,漢語學習效果和其薪資、獎金掛鉤,在規定時間內學會的獎勵,超過的罰薪。孤兒、流浪兒現在吃、喝、用等一切都由骷髏幫供給,等他們正式成為軍人後,才會有各種待遇,所以在他們學習漢語的獎懲措施上,暫時以食物的獎賞和處罰為主。
有意思的是,彆人都是被迫學習漢語的,甚至和獎罰掛鉤,而蘇珊娜卻主動要求學習漢語,並且指定江海洋做她的漢語老師。蘇珊娜這樣做,一是希望和其在一起的機會增多,二是想通過學會漢語更多的了解其,更好的與其進行思想交流,增進彼此的感情。
江海洋雖然明白蘇珊娜的用意,但他也隻好接受其要求。
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是宗教戰爭,因為人們都被洗腦了;在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領導的軍隊,因為他們最擅長於做思想工作。
江海洋對這些新人采取的第二個方法是進行思想教育。
他對這些新人給予了厚望,所以,他多次召開憶苦思甜會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他的主要意思是不管你們以前為誰賣命,但現在我是你們的老板,是你們的衣食父母,所以你們必須拋開過去,一切都聽我的,按我的規矩來。不想乾的走,但如果選擇留下,就必須一心跟著我乾,什麼好處我都不吝嗇給予,否則,就不是滾蛋的問題了,而是死啦死啦地有。
蘇珊娜對於江海洋在憶苦思甜會上異於平常的表現,感到非常不解。其時而溫文爾雅,時而盛氣淩人,時而像個通曉天文地理的學者,時而像個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簡直就像個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她很奇怪,其是如何將這些角色完美集於一身的。
江海洋當然不知道蘇珊娜的想法了。
骷髏幫雖然是海盜,但也是海軍,日後就是在海上討生活,所以除了以上兩點外,江海洋還要求所有人都必須懂得或者學會航海、海上戰鬥等技能。現在不會沒有關係,有專人教你,給你機會和時間學習,但你的學習效果和你的待遇直接掛鉤,想過的好那就好好的學。
曆史上,蔣校長從一個侍衛長成長為民國的總統,不能不說是一個傳奇。但其成功和其任黃埔軍校校長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的巨大影響下,更是不可忽視。出身黃埔軍校的軍官和將領都尊稱其為校長,對其畢恭畢敬,唯命是從,正是這些人死心塌地地追隨他進行革命大業,才成就了其個人的成功。
史實證明,教育是興國之本。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和日本都在短時間內恢複,並成為強國,靠的就是教育。因為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人是國家根本,如果人的素質上不去,搞什麼都白扯。
1850年,英國開始普及教育,1891年,對大部分初等學校實行免費教育;1834年,國賓西法尼亞州出現免費教育,20世紀初,開始實行義務製教育;這些發達國家的共同特點都是注重教育。到了21世紀,資源豐富的中國為什麼依然落後,就是因為不重視教育,人的素質普遍低下。
這些都是前車之鑒,江海洋當然清楚。
後世的中國都不重視教育,更不用說古代中國了,海盜就更不用說了。骷髏幫的海盜們大多數都大字不識一個,而且都或多或少的有壞習慣,品質方麵也有一定的問題,日後根本無法挑重擔。目前,大多數海盜雖然懾服於江海洋的威嚴,不敢生事,但日後骷髏幫發展壯大了,這些人一旦掌權了就會造成嚴重影響。親衛隊都是年輕的小海盜,跟在江海洋身邊,有他親自教導問題還不大。
實踐證明,知識就是生產力。
骷髏幫日後想發張壯大,必須要有更多有文化和素質的人。他信奉拿來主義,所以創建了海軍學校,他自任第一任校長,將二百多個孩子全部納入軍校第一期學員。他準備回到大陸後,再建立陸軍學校,並定期招收和培訓學員,這樣,海陸軍校將成為他後備人才的搖籃。
他對孤兒、流浪兒的培養和使用,有著自己的明確目的,所以,海軍學校隻是對孩子們進行初步的培養,他不準備對第一期學員培訓太久,主要是現在他急需人用。
在軍隊方麵,他已經有了初步規劃。
目前,他已經建立了幾個相應的部門,例如最早組建的匠作營、鷹眼營,但還遠遠不夠,他準備日後進一步的擴大和完善。他準備等軍校學員達到一定數量,並經過基礎培訓後,先建立海軍,再建立陸軍,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特種部隊等。
他從匠作營和海盜裡,挑選在航海、操船、火炮、火銃、冷兵器、格鬥等各個領域有專長的人才,來擔任軍校的各科專業老師,分彆教授學員們各科知識。
當然,他自己也會兼任老師。
蘇珊娜憑借在數學領域的多年學習,也成為了軍校教師隊伍中的數學老師,隻不過由於她的漢語還不行,所以上課時還需要翻譯。
當初,骷髏幫隻有不到一百人,而且都在一條船上,江海洋就沒有進行詳細的軍製設置。隻是將親衛隊和海盜們分成小隊管理。現在,骷髏幫的人數已經增加到四百多人,而且還設立了鷹眼營、匠作營、軍校等多個部門,他必須明確軍製,才便於管理。
江海洋知道,明朝的軍製為伍、隊、哨、總、營、鎮等,還沒有獨立的炮兵和工程兵部隊,隻有一個掌管火器的神機營。到了15世紀後,歐洲各國已經開始以連、營、團、旅等為軍隊的正式編製單位;17~19世紀,歐洲各國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部隊出現師、軍等編製單位,和後世的軍製基本沒有什麼區彆了。炮兵和工程兵成為陸軍的獨立兵種,並按作戰用途將火炮區分為攻城炮、野戰炮、岸防炮。
顯然,明朝在軍事上已經落後於世界了。
如果他要進入明朝軍隊,自然需要去適應,但骷髏幫是他建立的隊伍,所以,他準備直接引入後世的軍製。他將軍校的基本編製定為連排班,將二百多個孩子分成兩個連,設正副連長、一名參謀,由他選派親衛擔任。參謀主要用來加強思想控製。其他排長、副排長、班長、副班長等職務,在學員中考察擇優任用,而且是定期考核,能者上庸者下,使他們從小豎立競爭意識。
他崇尚拿來主義,所以將後世軍隊的條例和紀律,作為軍校的行為規範。
他不僅是軍校的校長,而且親自執教。他除了負責學員們的思想教育外,還負責軍訓以及彆人不能勝任的其他知識教授。
他在軍校開設了炮科課程,教授學員們火炮從鑄造到發射和保養的全過程。在他的藍圖上,日後,骷髏幫還要有陸軍的炮兵部隊,而且分為攻城、野戰、守城等多個炮兵部隊。他的豐富知識和見識聽得學員們如醉如癡,甚至,連匠作營的匠人們都經常來聽他講火炮知識。
他還開設了數學,因為數學是炮科的基礎,尤其是幾何學。
1607年,利瑪竇所撰的譯為中雲“借幾何之術者,惟兵法一家,國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須此道尤最亟焉!”強調幾何知識乃為精通兵學所必需。1621年,李之藻在上奏的中,亦稱西國放銃之人均“明理識算”。西方古典彈道學理論的發展,以及火器家們在實戰中的經驗積累和總結等,加上西方近代數學的發展,是火炮在西方得到大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也是江海洋在軍校開設數學的原因。現在,正好有蘇珊娜這個免費勞力,不用白不用,所以,他才同意其當軍校的老師。
另外,他還準備開設一門在17世紀還沒有的課程——旗語。
在古代,旗語是一種主要的通訊方式,出現較晚,而且也很簡單,隻是把幾麵旗幟按照預定順序,掛在特定的桅杆頂部。最早出現於年的英荷戰爭時,由英國人發明,但極為簡單。1800年,英國皇家海軍建立了一套由十一麵旗幟組成的信號係統,算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一套旗語係統了,把這些旗幟按照固定順序升起,就可以拚出單詞或一些預先設定的命令。
原來,江海洋隻有一條戰船,不需要旗語。現在,他已經擁有兩條戰船,互相之間需要傳遞命令等信息,而且,他的目標是擁有越來越多的戰船,因此,他必須擁有旗語這樣的信號係統。他決定在海軍學校專門開設這門課程,希望這些未來的海軍從現在起就學習旗語。
當然,兩條戰船上的船員也必須從現在開始學習和使用旗語。
因為軍校學員是江海洋的第一批重要力量,起到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所以,他每天和他們吃住在一起。他要將這些學員培養成為自己的中堅力量,自己的私家軍,他要在這些人的思想裡,牢牢地打上自己的烙印,使他們像樹根一樣,深深地紮根在自己的勢力裡。當他的這些學生在骷髏幫嶄露頭角時,骷髏幫就會成為他絕對的天下,骷髏幫也會有更大的發展。
他給每條船都分配了一個連的學員,邊學邊實踐,他在每條船上輪流待一天,不辭辛勞地親自教他們。現在每條船都有海員一百多人,軍校學員一百多人,使原本人員不滿的兩條船都接近了滿負荷狀態,在很短的時間內,人才戰略就使骷髏幫的實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
骷髏幫的實力在不斷提升,蘇珊娜對江海洋的感情也在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