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我,你這個粗糙的女人!!
每家三日的期限很快就到了,很多人家都是在出發前一天晚上定下人選。
為什麼呢?
因為幾乎每一家都吵吵嚷嚷了兩天唄。
哪家子不是好幾口人呢,這麼好的差事,你去我不去的,難免有人心生怨懟。
有了埋怨,就會變得更加不和氣,不和氣的結果就是吵架或者乾架唄。
為此,這兩天因為這份外出上工之事,村裡沒少有提出分家的,還是大隊長和村支書勸得口乾舌燥,也抵擋不了的那種程度。
事情都到這份上還能咋整,就得分了。
整個村子,滿打滿算一共三百多戶,分家的竟有三十多戶。
也是沒誰了!
為這事兒,哪怕最後人選都定好了,村支書還臥床一下午呢,全身無力,嗓子啞到說不出的話的那種,還滿嘴是火皰。
村支書是那種一件事愛琢磨很久的人,他認為是自己和李隊長的原因,導致這麼多大家庭分開,總覺得有些太不做人了。(不是人的意思)
李隊長心大些,他的想法比較開明。
他認為像這種能鬨到分家的人家,就算沒有這事,也會有其他的事導致他們分家,說到底就是不和……
次日一早。
陳二嫂給陳二哥收拾好一切,讓他背上行囊,在院門口等待著。
陳家所有人也都站在門外,跟著送行。
彆說丫兒還有大寶、二寶這些小孩子,就連平日裡不上工能睡到日上三竿的蘇木,都跟著站在門口了,可見重視。
去縣城需要倒三班車,最先一班是從家裡到鎮裡這段路程。
村裡隻有一個驢車,對三百多人來講根本不夠用,李隊長事先在鎮裡雇用了十輛馬車,每車拉十人,分三趟把人們運送到鎮裡。
合光鎮還沒有直達縣城的汽車,他們隻能再坐車到另一個大鎮子,那裡有通往他們縣城的長途汽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叫他們合光鎮是縣城下最偏僻的一個小鎮了呢。
馬車一來一回的也挺耗時,二十裡路,一個往返至少要一個半小時。
為不耽誤大家趕汽車,李隊長提前和車夫說好,讓他們淩晨三點就來接第一趟。
陳二哥等得是第三趟馬車,這會兒已經是早上六點多了。
原本陳二哥的想法是做第一趟,早去早安心,還能在鎮裡找個舒服的角落睡一會兒。
可陳二嫂不讓,紅著眼說讓他晚走一陣子。
陳二哥哪裡還能說出拒絕的話,帶著不舍多陪了劉招娣兩個多小時。
但再怎麼拖延,時間終究還是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第三趟接人的馬車,已經按照順序來到陳家門口。
陳二哥拍拍劉氏的肩膀,小聲叮囑一句,“我去賺錢,你在家好好的。”
劉招娣原本濕潤的眼頓時乾枯了,還瞪陳二哥一下。
啥意思?
意思她在家一直惹事,不好好的了?
嘿呦,她就說陳二隻知道氣她吧,他還是快走吧!
陳母偷偷回頭,抹了把眼淚,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怎麼能不惦記,老二要出遠門了,她這心裡都沒個著落。
可轉念一想,往年家裡除三兒子外,所有男丁都出去也不是沒有過的事。
唉……
也是年紀大了,她每年都要適應一陣子,才能逐漸接受。
陳父見狀,在陳母的後背撫順幾下,無聲地安慰著。
陳二哥和陳二嫂小聲嘀咕完,靈巧地坐上馬車,呲著個大牙和大家揮手再見。
陳大哥和陳大嫂不會說啥好聽的話,隻能不住地和二弟點頭,表示家中一切都有他們在呢。
陳文止和蘇木也同樣沒有言語,目送著陳二哥的馬車啟程。
馬車駛出去十多米遠時,陳二哥忽然想到什麼,衝大家喊了一句,“家人們,幫忙照顧著我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