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了本源之湖?
以希結偏頭探求地看向艾德斯,卻發現艾德斯同樣一臉茫然。
榕樹距離他們尚且都過於遙遠,又何況本源之湖的隱秘。
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不過棕熊聖形的伊薩克·麥金尼,與渡鴉聖形的澤比·奧爾特加幾個瑪伊納德魯伊之環的大德魯伊,聞言愣了一下之後,卻麵色大變。
“導師,你為何不阻止?!!”澤比·奧爾特驚呼。
大導師沉默了幾秒,搖搖頭:“我不能阻止,那是本源的要求,自然之母命令我讓出前路。”
“可是……可是……”
“既是自然之母的要求,吾等自該遵循,”伊薩克·麥金尼拍了拍澤比·奧爾特的肩膀,打斷了她,“那必然是對本源,對自然,對這個世界最好的選擇。”
澤比·奧爾特沉默。
伊薩克·麥金尼看向大導師:“導師,既然他墜入了本源之湖,那確實無法回去,也不能讓他回去了。”
他回頭看了眼群聚起來的德魯伊們,接著道:
“您有什麼安排?”
“需要我們派人找他嗎?”
“不用,”大導師輕輕搖頭,“北方大陸太大,瑪伊納德魯伊之環的人太少,卡諾雖是異世之人,但親近自然之人,藏匿於林地荒野之中卻是本能。”
“何況他還是自然一道上真正的大師,隻要他不想被人找到,就無人能找到他。”
“派人去尋,無異於乾草堆裡尋跳蚤,不僅於事無補,還耽誤了孩子們的修行。”
大導師語氣頓了頓,語氣真誠地感慨:
“也不知道卡諾大師在異世是何等的人物。”
“若是我因天球交彙,流落到異世,絕對做不到這般乾脆地被新的本源認同。”
眾人聽著大導師的感慨,同樣對那個異世之人產生了由衷的好奇。
連大導師都欽佩的人物,那怕是隻能在神話和史詩裡去尋找了。
其實,這也就是來者的身份多半是崇尚自然的德魯伊,他們才有餘暇在此地,慢慢感慨。
但凡是其他職業,譬如術士之類,立場傾向混沌難以判斷的身份,再難找,整個北方大陸的德魯伊之環也會傾巢而出。
“導師,卡諾大師既然無需我們尋找,那您召集我們前來,是為了?”伊薩克·麥金尼困惑地問。
周圍的德魯伊們同樣有這個疑惑。
除了那些在外遊曆的德魯伊,這一次召集,瑪伊納德魯伊之環堪稱是傾巢而出。
聖林中發生了什麼當然很重要,但似乎也不需要這麼大的場麵,而且也和一些年輕的,尚未在聖林留下自己痕跡的德魯伊無關。
完完全全可以讓瑪伊納德魯伊之環,負責對外的德魯伊和學徒們通知。
大導師昂起頭,眯眼看著日光穿過濃密傘蓋,灑下的清晰光路:
“卡諾大師已經在本源當中烙下了痕跡,自然之母啟示新的生命將降生在這個世界。”
“它是全新的生命,也是異世的殘留,它是新時代的啟明之鑰,是繩索,是未來,是希望……”
德魯伊們麵麵相覷。
全新的生命……啟明之約……未來……希望……
這是……大導師的預言?
什麼生命竟然能影響到未來?
“我……不……”
他搖搖頭,低垂下頭,神色肅然地俯視瑪伊納德魯伊之環的眾德魯伊:
“自然之母需要你們找到它們,保護它們,幫助它們融入自然的循環之中。”
伊薩克·麥金尼上前一步問道:“是那頭金色巨獸嗎?”
“至少與其關聯密切,形態相似。”大導師點點頭,“種子已經萌發,卻可能難以適應突變的環境,正是需要我們這些農夫的時刻。”
“我們該去何處尋找?”澤比·奧爾特問。
“北方嚴寒的深山,我看到了落葉楓、雲杉、垂枝樺、岩高蘭和仙女木……”
德魯伊們麵色凝重地將這些特征一一記下。
然後在瑪伊納德魯伊之環負責外事的幾個大德魯伊的安排下,一一領受了各自的任務,向大導師行了一禮之後,便直接向瑪伊納森林外走去。
艾德斯、厄爾文、以希結也在其中。
海恩希裡由於巡邏林地的任務並未結束,暫且留下,不過一周之後,也將出發前往飛龍山脈。
沒有人找借口推拒,因維持自然神聖的循環,本就是“母親”給予每一個德魯伊的使命,說到底德魯伊這種職業本身就是自然選中的維護者。
何況新的自然之靈,便意味著新的捷徑。
以其聖形踏入聖林,自然之母總會對幼子施與一些寬容和優待。
很快。
神聖瑪伊納之前,便隻剩下大導師和寥寥幾個大德魯伊。
“導師,卡諾大師那裡真的不用管了?”澤比·奧爾特發問,“既然烙印來自於他,新生命的真名、特征、習性、如何接觸,如何模仿化為聖形……必然也都是他最清楚。”
大導師思慮了幾秒,道:“通知一下巫師會,還有北方大陸諸國國王和大貴族,讓他們注意著,莫要傷了他。”
“就這樣?”澤比·奧爾特疑惑。
“就這樣。”大導師微微頷首,“找不找得到他並不重要,我們可以想辦法請他自己來。”
“什麼意思?”有大德魯伊疑惑地問。找都找不到,怎麼請人?
澤比·奧爾特恍然大悟道:
“無論再怎麼警惕,卡諾大師總要冥想,總會再次出現在聖林,那時我們完全可以邀請他。”
正如他們不會對一個秉持自然之道的同行者,抱有太大的警惕。
那叫卡諾的異世界德魯伊,想必也會更信任他們。
更何況,即便大導師讓路是因為自然之母的請求,但多少也表露出了瑪伊納元素之環的善意。
若是卡諾是個知恩圖報之人,這便是一個大人情,多半能在其他德魯伊之環前,將他邀請進來。
是的。
聖林之中不是隻有瑪伊納德魯伊之環。
以瑪哈坎、凱斯卓山脈為界,此界以西,泰莫利亞、瑞達尼亞的大部分區域,加上希達裡斯等一些小國,都在聖林的籠罩範圍之內。
其它區域,譬如科德溫、史凱利傑等,都有各自自然之道的聖所。
有些是與聖林類似的樹林,還有些則是巍峨的山脈、遼闊的大海、晦暗的沼澤……
每個聖所中,內裡展露的都是同一個本源,隻是外現的狀態不同,就好像青翠茂盛的森林是自然、洶湧澎湃的海洋是自然、勃然噴發的火山同樣是自然一樣。
溯源根本當然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