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永州之野,捕蛇之民_葫中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葫中仙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永州之野,捕蛇之民

第二百八十一章 永州之野,捕蛇之民(1 / 2)

葫中仙!

胡壚之所以賜青蛇和白蛇這一份福緣,主要考慮到因為自己從法海手底搶下知相這隻小蜘蛛,也便沒有了法海將知相那串凝聚了佛蔭的念珠轉贈雙蛇的情節。

以胡壚觀察所見,眼下的青蛇和白蛇距化形還都差一些火候,而那串念珠應該是恰好能彌補她們不足的關鍵之物。

他雖算不上什麼正人君子,卻也不好意思對耽誤雙蛇這一機緣的事情視而不見,而且此事不過是舉手之勞,也便由著自己心意順勢做了。

了結了此事後,胡壚便不再逗留,徑自帶了知相往南方而去,打算探一探那位國師太陰真人的根底。

這路上他卻不再使用法術神通趕路,而是弄了一輛馬車不緊不慢行駛,一路走一路觀察這一方世界的風土人情。

因天子渴慕長生,朝廷不修德政,如今天下百姓時時刻刻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一乾貪官汙吏敲骨吸髓的盤剝下死走逃亡,日子過得慘不忍睹。

自古以來正邪都是此消彼長,所以才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隨著大唐國勢急劇衰微,國運龍氣已不足以壓製諸般妖魔邪祟,天下各地多有妖魔活動。

在妖魔之中,如白蛇、青蛇、知相這般良善者實屬異類,更多的是視人類為食物和玩物,多有用各種手段肆意戕害生靈者。

胡壚一路行來,但凡見到受苦受難的百姓,總要竭儘全力加以救助,即使不能消除禍亂之源,也會解其燃眉之急;至於那些沾染血腥冤魂的妖魔,則必是施以霹靂手段令其形神俱滅。

如此一來,他一路走一路扶危濟困、斬妖除魔,卻是將“太上道”掌教太樸子胡壚的名號宣揚了一路,民間已經有不少百姓自動轉為“太上道”信眾。

前後用了數月之久,胡壚和知相主仆兩個才終於走到永州境內。

隻是他們走得固然不算快,那有大隊人馬隨行的太陰真人行程更慢,據說還要月餘光陰才能抵達。

一直到唐代,江南之地也還沒有得到充足開發,地理偏南遠離中土的永州更是朝廷用來貶黜流放官員的荒蠻之地。

一代文學大家柳宗元便是在當朝皇帝李純即位之初被貶為永州司馬,於此地僻人稀卻有無數山水勝境的荒遠之流連了整整十載,留下數以百計的詩文佳作後,數年前才終於被召回長安,但旋又被貶為柳州刺史。

胡壚曆經數世,洞徹世態人情,早不會再以簡單的是非對錯評判李純貶謫柳宗元之事,卻總還是頗為欣賞柳宗元的詩賦文章,尤其喜歡他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閒適之作。

此刻既然來到永州,一時間又無事可做,胡壚便依照柳宗元“永州八記”文字所載,將空寂無人山野的那一處處幽美景致遊賞了一遍。

這一天,主仆二人找到了“永州八記”中最膾炙人口的《小石潭記》描寫的那處無名小潭。

胡壚觀四周竹樹環合之清幽,聞流水淙如鳴玉之悅耳,睹潭水澄清明澈之空靈,賞遊魚往來翕忽之從容,一時不覺心曠神怡,便在潭邊的一塊青石上半倚半坐,拿了碧玉葫蘆淺酌裡麵收藏的美酒。

知相卻沒有這份雅興,倒是有些眼饞潭水中那些自在暢遊的肥美。不過他是萬萬不敢擾了自家老爺這附庸風雅的興致的,雖然百無聊賴也隻能老老實實侍立在一旁,不多時便有些昏昏欲睡了。

驀然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而近,不多時便到了小石潭附近。

胡壚似毫無所覺,仍自顧自的以美景佐酒自斟自飲且享歡愉。

知相則立時精神一振,循聲定睛望去,正看到一個手持五尺長杆的中年漢子疾步而來。

這漢子四十餘歲年紀,樸實的麵容上滿是生活重壓凝結而成的滄桑之色,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顧盼之間熠熠生輝。

他腳步輕盈而迅捷,犀利的目光一直地上的亂石荒草中掃視,似乎在尋找著什麼東西,看到小石潭邊居然有人,臉色登時變了一變,急忙抬起左手打個手勢,施以胡壚和知相都保持安靜不要移動。


最新小说: 釣係主播勾勾手,大佬爭相當榜一 鬥羅:冥河雙生子,震世滅穹 紹宋 試圖慎重的DND冒險者 小行屍一心求死,豪門世家追著寵 正義生氣的狩獵惡魔 模擬:從奇葩動物開始 金光禦九界之道道道 凡塵煉道錄 重生魔修,撿到喪屍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