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沉吟一會道“姑且信之。奇跡都是民間創造的,大師在江湖啊。”
許赤腳走後不久,燕京方麵的意見來了。
燕京給出的意見是尊重家屬的意見。畢竟廖老乾了一輩子的革命,他當年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如今存世已經屈指可數。
言外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但是,燕京方麵有要求,廖老生前的水利部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都將派人出席廖老的追悼會。而且,廖老的悼詞將由燕京方麵的人宣讀。
胡進將許一山叫到一邊道“老許,你小子牛,老子服你了。”
接下來就該給廖老準備棺木。
茅山地區盛行棺葬,人們年過六十,都會為自己準備一副將來所必須的安身之處。
因此,找一副好的棺木在茅山並不是難事。
黃山主動表態,棺木的事由他來負責。
這次,胡進沒有拒絕了,先感謝了他。
胡進否定治喪小組,那麼事情就全部落在自家人身上。
第一個問題,廖老的後事要不要按當地的風俗辦?
第二個問題,廖老墓穴定在何處?
黃山主動提議,將廖老安厝在茅山縣烈士陵園。
茅山烈士陵園有將近一百座烈士墓,基本都是當年解放戰爭犧牲的革命烈士,後來統一遷在一起,組成的烈士陵園。
這裡麵就有當年與廖老並肩作戰的同誌與兄弟。
廖小雅卻對這個提議不感興趣,她說,爺爺一輩子最喜歡的就是自由,他與她多次提起過,希望老了以後能埋骨青山綠水之間。
段焱華不失時機道“要不,去雲霧山?”
廖小雅卻問許一山的意見。
許一山想了想道“去無修山吧。我在地方誌上讀過,廖老生前就在無修山一帶打遊擊。我想,哪裡才是他老人家最想去的地方。”
許一山有此提議,並非真如他說的那樣,什麼廖老生前的戰鬥過的地方。而是在他聽到燕京方麵要來人參加追悼會之後,心裡突然醞釀出來的一個驚天大計劃。
廖小雅當即表態同意許一山的建議。
許一山經手過吳梅馨老人的葬禮,對茅山的風俗掌握得基本差不多。他再次提議,廖老的葬禮按當地風俗舉辦。
沒人反對他的提議,隻有黃山提出,廖老的追悼會由縣裡負責主持。
他誠懇道“追悼會絕對要辦得隆重,我們要對得起曾經為茅山付出生命和鮮血的革命前輩。請胡市長給我們茅山一次機會,讓我們表達一下對廖老的尊敬。”
胡進這次也沒反對了,隻是叮囑黃山,儘量不要搞得太大動靜,影響麵越少越好。
黃山滿口答應,能得到胡市長的認可,他此刻心情十分晴朗。
老董去請鼓樂班子。因為是廖老的喪失,草台班子肯定不行。
老董便去請了茅山縣花鼓劇團來。
既然按當地風俗辦,就得給老人裝殮入棺。
胡進沒想到,許一山已經埋下了伏筆,裝殮老人的任務必須由他親自動手。因為,他是廖老的親人,而且是唯一的男性。
胡進在得知這一點後,哭笑不得。
許一山趁機說道“我來幫你。老胡。”
繁雜的程序過後,就是給廖老淨身修麵,穿戴整齊後送進棺木裡存放。
許一山在這一過程中又悄悄埋下了一個伏筆,後來發生的事,足以震驚整座茅山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