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連李家堡的鐵匠都沒怎麼見過鐵礦石,更何況李鬆。
他一顆顆的從佩刀上摳著礦石,心裡犯著嘀咕磁石……郎君要這東西有何用?
正狐疑著,又聽李承誌一聲呼喝“走了……”
隻要找到了鐵礦的具體位置,剩下的自然就是怎麼煉了。
其實並不難,比之前在崆峒山上鍛鐵相比,也就多了兩道工序而已一是采挖,二是將礦石煉成鐵料,有無催化劑都可,更不用坩堝,比鍛甲鍛刀容易多了。
而且離大營不遠,可以就地起爐,連運輸都省了。
至於粘土……
往東百多裡,就是後世甘肅有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區。哪裡不但有高粘土,還賊多……
……
是夜,李鬆的中帳內站滿了兵將。
隊主以上的軍官儘皆在此,足足一百多號,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李氏族人。
剩下十幾位,才是如皇甫讓這種外姓將領。
當然,隻要李承誌願意,隨時都能讓他們改姓李。
一群人激動不已的看著李承誌誰都沒想到,也就剛剛半月,郎君竟然就來了?
仿佛突然就有了主心骨,前兩天還無精打彩,連吃肉都覺得不怎麼香了的族人,一時間竟然信心大增,雙眼直冒精光。
便是離家萬裡又如何?
郎君肯定能將他們安置妥當的……
上百號人又是激動,又是興奮的看著李承誌。
看著這些期盼的眼神,李承誌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絲歉疚。
若不是他,眼前的這些將領何至於背井離鄉,遠到這數千裡之遙、荒無人煙的苦寒之地?
若是留在涇州,這些人十成十已被奚康生招安,等著論功封賞了。
再說句誅心的話,至於李承誌會不會因此被朝廷猜忌,與他們又有多大的乾係?
就如李承誌以往說過的那句話之所以忠誠,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遑論族人,便是至親,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又能如何?
但仔細看過去,李承誌沒有從任何人的眼中看到埋怨之色,反倒如見到了父母至親一般,滿含期待的看著他。
李承誌說不感動是假的……
他心中一暖,又深深的往下一揖“辛苦諸位了!”
一群將領頓時慌了神,哪裡還能坐的住?
有一個算一個,皆是往下一拜,嘴裡急呼著“郎君使不得……”
李承誌暗暗一歎有什麼使不得的?
便是終有一日,有那麼一絲可能會讓他們封妻蔭子,但眼前的這些,到那時又能活下幾個?
更何況,河西的局麵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成功性不知又降低了多少。是不是真有那一天,就連李承誌自己都不知道……
但這話是打死都不能說出口的,包括在李鬆等人麵前都不能說,不然軍心絕對立時就散。
李承誌也隻能咬著牙往前走……
他硬是擠出幾絲笑,半開玩笑的說道“都是一群粗胚,便是累不辛苦,也定會憋的辛苦吧?”
眾人一愣,隨即哄堂大笑,似是要將氈帳都要掀翻一般。
就是這麼一句,所有人都感覺李承誌與他們的距離突然就近了好多,不再是那位神人如玉,多看一眼都會自慚形穢的神仙人物。更不是高高在上,生殺予奪的大帥,而是能與他們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父兄、至親。
其實自起兵後,李承誌一直都在以身做則,從來沒有那一頓,比這些兵頭吃的好過,住的好過。
除了必要的應酬,比如招待楊舒、張敬之等人外,這些人吃什麼,李承誌吃的就是什麼……
還有他那愛兵如子的名聲,也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看看白甲營從頭到尾死傷了多少,就能一目了然……
不過為了保持統帥的威嚴,以往的李承誌很少會有這般平易近人的時候。
看他突然這般和藹,這些將領突然就想起了李承誌以往的諸般好處,再想他數日疾奔兩千裡,不辭勞苦的來安撫他們,這些將領笑著笑著,眼中就泛起了淚花……
李承誌也跟著心裡一熱,壓抑著悸動,樂嗬嗬的說道“莫慌……至多兩月,爺爺就能給爾等每人都配一個婆娘……包括兵卒,人人有份……”
李鬆渾身一震,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他都以為,郎君是不是發燒了?
郎君該不會是忘了營中有多少兵吧?
四營戰卒,一營白騎,整整五千……
除了搶,他委實想不到李承誌能有什麼辦法?
但即便是搶,即便搶完河西三郡,有沒有這麼多女人?
底下的軍將就像是在聽神話一樣,直愣愣的看著李承誌,一時竟不知是該信還是不該信?
若說隻是給他們這百八十個頭目解決一下倒有可能。
或是就近搶來一些婦人,比如那些胡族,再在軍中立一女閭,也不算很難。
但要說讓這五千多士卒全部在此成家?
說什麼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