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非傾國!
淩若用力一拍手邊的紫檀木桌,恨聲道“果然是弘時這個畜生!”
她當時就曾懷疑會否是弘時暗中下的毒手,但事後的追查皆證明弘時與此事無關,他當真隻是饒幸的逃得一命。
“他當時折磨了兒臣很久,兒臣臉上這道疤就是拜他所賜,之後,他更用刀刺兒臣的心臟,幸好兒臣身上戴著姨娘刺的玉佩,擋了刀一下,讓兒臣沒有立即死去,之後,兆惠與十三叔派給兒臣的人都過來救兒臣,但他們無法與那些人正麵衝突,隻是暗中救下兒臣,然後在他們放火的時候,尋來一具屍體留在屋中,為了讓他們以為屍體就是兒臣,兒臣還將皇阿瑪賞的那個玉扳指戴在他手上,好瞞天過海。”
淩若靜靜地聽他說著,在將聽到的話都消化完了之後,方道“既然你沒死,為什麼不立刻回京?”
“兒臣也想,隻是兒臣還有兆惠他們當時都受了重傷,無法趕路,隻能派人去報信,可是不知道為何那個人遲遲未歸,消息也沒有傳到京城,兒臣傷好之後,便與兆惠他們趕赴京城,但不知怎麼回事,泄露了消息,十三叔的人都被屠儘,隻有兒臣幾個逃了出來。之後兒臣們趕到了京城,卻發現京城九門都布滿了英格的暗衛,兒臣險死還生方才逃脫,可是阿桂卻被抓了去,通過這件事兒臣也知道,想要通過正常手段入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去了浙江想找李衛幫忙。”
淩若皺緊了眉頭道“李衛認識你,而且一定會幫你,為何我與你皇阿瑪都未在李衛呈上來的折子中聽聞這件事?”
“因為弘時一早就做好了布置,說有人冒充兒臣,招搖撞騙,所以在兒臣好不容易見到李衛的管家並表明身份後,他管家將兒臣當作騙子,又碰上當時李大人不在府中,他便將兒臣等人押解進京交給了弘時。”
明知道弘曆如今平安無事,淩若還是忍不住道“他對你做了什麼?”
“他想殺了兒臣,可結果卻被兒臣反製,迫他將阿桂交了出來。”說到這個,弘曆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每每想到弘時當時氣得快吐血的表情,他都甚是開心,“後來兆惠告訴兒臣,他有一個表叔在鄭州任知州,兒臣便與他一道去了鄭州,原本一切都是順利的,但怎麼也想不到,那個楊應熊會知道兒臣的身份,不止截下布齊大人的書信,還將這件事告訴英格,讓英格派人來追殺兒臣,幸好兒臣察覺到不對,所以事先躲了起來,避過此劫,可是布齊大人卻被楊應熊以貪汙之名,押解進京受審。在途中,楊應熊想害布齊大人的性命,兒臣不願布齊大人死在這種卑鄙小人的手中,所以將他劫走,一起進京。”弘曆一口氣將這些天的經曆說了一遍,聽得淩若不時點頭,道“那之時你又是如何入的京,還與馬齊在一起?”
“兒臣本欲再去其他地方尋找能襄助的官員,但布齊大人卻說,凡三品官員及以上的馬車入京都無需搜檢,隻要我們可以尋到一輛這樣的馬車,就可以順利進到京城。兒臣在城外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一輛馬車,坐在車中的是李榮保大人的兒子與女兒。”
弘曆話音剛落,淩若便接上道“李榮保?他是馬齊的弟弟,這麼說來,就是他們帶你去見馬齊的?”
“是,不過在進門之前起了一些小衝突,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才讓英格知道兒臣與馬齊大人在一起,從而進行截殺。之後,兒臣饒幸逃到果郡王府,擺脫了那些暗衛,兆惠他們卻沒有這樣的幸運,被英格的人給抓了進來,弘時拿這個來威脅兒臣,命兒臣不得將他的事說出來,否則便殺了兆惠他們。”說到這裡,他突然跪下道“兒臣知道弘時他們罪大惡極,死有餘辜,兒臣應該稟告皇阿瑪將他們繩之於法,但……但兆惠他們陪著兒臣幾番出生入死,在兒臣最艱難的時候都沒有背離兒臣,兒臣實在做不到眼睜睜看著他們死,所以兒臣答應了他的要求,不將他的事說出來,以換取兆惠他們的平安。兒臣生為皇子,卻如此婦人之仁,實在愧對皇阿瑪與額娘,但兒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