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麗姝!
箭矢如蝗,亂石如雨,整個長安城上下都被震天動地的殺聲所籠罩。一麵麵黑色的旗幟在風中招搖,大隊的唐軍怒吼著向城牆撲去,就像是大海上翻滾咆哮的浪濤,要將礁石徹底拍為碎片。
唐軍軍隊進攻的猛烈,已經超出了屈突通的想象,在城池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數倍於守軍的唐軍大軍展開了龐大的陣勢,沒有主攻和佯攻,負責西麵的太子李建成、負責南麵的秦王李世民、負責北邊的平陽公主李秀寧和親自坐鎮城東的唐朝皇帝李淵,都在不惜一切代價攻城。李淵知道,如果他們不儘快拿下長安城,就有可能被拖死;如果不儘快拿下長安,大唐就不能控製關中;如果不儘快拿下長安,他的一切宏偉藍圖都無法實現。所以,不惜一切代價,無論如何都要儘快拿下長安城!
投石機、雲梯、大型車床弩……唐軍似乎已經拿出了全部的家底,所為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這長安城。?而長安城中的情況,屈突通更是心知肚明,軍隊數量不多、人心惶惶,他不知道自己麵對李淵這一家子的瘋狂進攻還能撐多久……
李淵覺得自己渾身的血液都燃燒了起來,大聲怒喝,舉刀向前。劉文靜快速舞動角旗。轉眼之間,號角聲便被喊殺聲所代替。一隊隊唐軍將士推著雲梯和攻城車,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快速向城牆迫近。而守軍也拚命奮起反擊。
羽箭往來如風,帶走城上城下無數年青的生命。行走在半途中的雲梯瞬間“長滿”三尺多長的箭杆,重量陡增。安裝在雲梯底部的木車發出吱吱咯咯的哀鳴,越來越無法承受驟然改變的重心。又一支強弩射來,正中雲梯頂端橫木。龐然大物晃了晃,轟然而倒。
沒等唐軍將途中散架的雲梯重新支起來,數以千計的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煙撲下城頭。幾十個火球同時在一座雲梯上升起,快速彙聚成一團烈焰。雲梯四周的士卒們不得不放棄,轉身逃走。同一瞬間,更多的雲梯和攻城車被點燃,濃煙嗆得人直流淚。即便能見度到了如此地步,羽箭的呼嘯聲依然嘈雜不絕,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人慘叫,在煙霧中翻滾掙紮。
屈突通站在城樓之內,心中充滿了絕望。
一根七尺多長的鐵羽弩箭就貼著城樓的廊柱呼嘯而入,擦著屈突通的耳朵飛過,將屈突通的右臉硬生生擦出一道血口子。
“保護大人!保護大人!”屈突通的親兵合身撲上,將主將直接撲倒在女牆後。緊跟著,三支鐵羽長弩呼嘯飛至,將兩名來不及躲避的士卒射穿,帶著他們的體溫釘在了城樓中央。
“啪!”火花四濺,磚屑亂飛。肚子上被射了個透明窟窿的士卒厲聲慘叫,用手指拚命去捂窟窿,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血如噴泉般射出,染紅城樓上畫滿了吉祥圖案的雕梁。
雕梁畫棟,在瀕死者的眼中瞬間變得清晰,然後又慢慢模糊,最終,隱於無邊的黑暗後,化作低低的梵唱。
“舉盾,上垛口,舉著盾牌上垛口!”推開壓在身上的親衛,屈突通瘋狂地叫喊。剛才那幾支羽箭決不是沒有目標的亂射,能射出如此準確和如此迅速的連環攻擊,說明敵軍的強弩至少已經推進到五十步之內。
城牆上,躲在垛口後與敵軍對射的弓箭手們早就陣亡大半。剩下的人被來自城下的羽箭壓製著,俯身於城垛後無法抬頭。來自城樓內的支援者還沒等靠近,盾牌上就被射滿了羽箭。幾名身體稍微孱弱的小兵被盾牌上的壓力推得直向內退,如果不是被袍澤們的身體擋住,差一點就掉下城頭。
“豎盾牆,豎盾牆,把弓箭手扶起來,把弓箭手扶起來!”屈突通的聲音又在眾人身後響起,冷漠如冰。士兵們在低級軍官的逼迫下,不得不蹲到城垛後,將盾牌豎直,然後用身體死死頂住。幾名旅帥在盾牆後貓著腰奔走,將幸存的弓箭手們用腳踢起來,逼著他們進行反擊。城牆下煙霧非常濃,根本看不清楚敵軍在哪。但弓箭手們隻要向人聲最嘈雜處開弓,肯定能有所斬獲。
情況正如屈突通所判斷,叛軍已經距離城牆非常近。在不到五十步的距離內,弩箭的軌跡幾乎就是直線。這種情況下,箭矢的力道猛增,但對於盾牌後的人造成傷害的機會反而大減。得到喘息的隋軍將士抖擻精神,將大塊大塊的石頭抬到了城牆邊緣。敵人就在眼皮底下,他們看不見,卻能感覺得到越來越近的呼吸聲。終於,幾根粗大的木樁出現在守軍的眼前。那是雲梯的頂端,還帶著煙熏火燎的痕跡。
“砸!”有人大喊。隨後,數以百計的石塊順著雲梯下落。慘叫聲幾乎緊跟著石塊擊中目標的聲音響起,淒厲得令人不忍猝聞。
又是一輪羽箭,無數舉著石塊的大隋勁卒倒下。
又是一輪反擊,攀援在雲梯上的攻城者如螻蟻般摔落。
生命卑微如螻蟻。
“啊——!”
“我操你八輩子祖宗!”
夾雜在聲嘶力竭的慘呼聲中,罵聲響做一片。有又短又快的河東腔,也有低沉柔軟的關中調。
城上城下,人血彙集到一處,蜿蜒如溪。仿佛唯恐大夥看不清楚,一陣晨風吹過,將籠罩在眾人頭頂的濃煙迅速吹散。冷冷的陽光瞬間照亮數千具屍體,照亮數千雙死不瞑目的眼睛。
……
此期間,李淵曾派被俘的屈突通的家僮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二話不說,一刀將前來勸降的家僮殺死。屈突通堅定地對眾將流著淚說“我蒙國重恩,曆事兩主,享朝廷厚祿,安可投降?”他摸著自己的脖子說“頭可斷,血可流,絕不苟活!”受到右親衛大都督忠肝義膽、誓死報國精神的感染,隋軍將士們無不群情激昂、熱淚盈眶,高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聲震天地。
屈突通早就殺紅了眼。不顧親兵的勸阻,他親自衝上城頭,阻擋敵軍的攻擊。一名順著雲梯往上爬的唐兵剛剛露出半個腦袋,就被他用力削下了城牆。另一名攀城者試圖用盾牌攻擊他的膝蓋,屈突通抬起戰靴來了記正踹,將盾牌和持盾者一並踹飛到半空當中……
又是三天三夜的血戰,長安城隋軍已經所剩不多,還能戰鬥的隻有二千多人了,虎牙郎將宋老生和武牙郎將劉綱也都全部戰死。雖然唐軍也死了幾個朗將,比如竇琮、段天佑等,傷亡也很慘重,但畢竟雙方力量過於懸殊,隋軍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境地。
右親衛大都督屈突通好像老了幾十歲,頭發幾乎全白了,眼窩深陷,麵容憔悴,雙眼布滿血絲,身上衣甲已經被鮮血染透,這三天三夜裡,他一刻也沒有睡過,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這時,李淵又把俘虜的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派到城下勸說屈突通投降。
屈突通對著城下勸降的兒子罵道“昔日與你為父子,今日與你為仇讎。”並命左右用箭射之。
此時李世民在城下策馬上前,對屈突通朗聲說道“素聞屈大都督愛兵如子,但你現在卻要把你麾下長安軍最後的血脈全部斷送,作為愛兵如子的大將,怎麼能如此狠心!你不為自己考慮,也應該為你的將士們的父母妻兒考慮啊!”
李世民的話猶如一把利劍,刺入了屈突通最脆弱的死穴,屈突通心如刀割,如遭雷擊,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看到主帥昏死過去,又聽了李世民提到自己的父母妻兒,城上殘餘的隋軍終於恢複了理性和親情,不由痛哭流涕,瞬間崩潰,紛紛扔掉兵器,開城投降。
被擒住的屈突通清醒後,向東南江都方向再三跪拜,大聲號哭道“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天地神祇,實所鑒察。”
李淵愛其為忠勇之士,不忍殺他。
屈突通哭道“通不能儘人臣之節,力屈而至,為本朝之辱,以愧代王。”
李淵對他的行為讚賞不已“大都督乃隋室忠臣也。”下令將屈突通釋放,並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
看到李淵也是英主,而且這麼厚待重用自己,屈突通深受感動,最後誠心歸降了李淵。後來成為秦王李世民的行軍元帥長史,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淵采納了李世民和屈突通的建議,進軍途中秋毫無犯,得到了關中貴族名士和老百姓的支持。
進入長安後,李淵繼續采納李世民的建議並與民約法十二條“不得搶掠,不得奸婬,不得燒殺,毋得犯七廟及代王、宗室,違者夷三族!”?得到了長安貴族門閥、隋朝舊臣、名士望族、長安百姓的的歡迎和擁護,很快控製和穩定了長安,從而完全掌控了關中局勢,奠定了興唐基礎。
唐軍進入關中後不久,王世充就派兵前來攻打唐朝地盤,李世民聽到消息後想起夏雪的叮囑,立即向李淵請命前去迎敵,李淵欣然允諾。
李世民於是一邊讓長孫無忌繼續組建訓練玄甲精騎、打造明光鎧甲、唐刀等新裝備,一邊帶領原來的人馬一萬多人去迎擊王世充的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