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戰神”李世民_亂世麗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亂世麗姝 >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戰神”李世民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戰神”李世民(1 / 1)

亂世麗姝!

齊王李元吉看到李世民接連立功,而自己丟了唐朝的發祥之地——三晉晉陽(後世的太原),感覺太丟麵子。於是向父皇李淵請命帶兵去收複三晉晉陽,李淵看到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有些不成器的兒子現在想立功贖罪,也挺高興,就答應了他。不過覺得三晉太重要,所以讓太子李建成一塊前去。

李元吉和李建成兩人對李世民都比較嫉妒,所以氣味相投、坑壑一氣,兩人決定這次一定要在三晉打幾個大勝仗,給自己漲點臉,把李世民比下去。

不過劉武周和宋金剛可不是好惹的,特彆其手下大將尉遲恭(尉遲敬德)更是勇猛剽悍,勇冠三軍。

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人,人們常叫尉遲敬德。高大威猛,聲若天雷,麵如黑炭,勇猛過人,純樸忠厚,勇武善戰。

據說尉遲敬德善於排除、避開長矛,每當單人匹馬衝進敵陣,敵人的長矛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長矛,回手刺殺敵人。

李元吉和李建成率領五萬大軍進入三晉後,九月,抵達介休,宋金剛和尉遲敬德憑借城池抵抗。李元吉和李建成在三晉度索原山下紮營,軍營中飲用山澗水,宋金剛和尉遲敬德派人悄悄切斷了水源,唐軍士兵又渴又乏。李元吉和李建成想遷移營地靠近水源,宋金剛和尉遲敬德趁機揮兵進攻,於是李元吉和李建成的軍隊潰敗,幾乎全軍覆沒。宋金剛殺死李元吉手下唐軍大將薑寶誼。

隨後,李元吉和李建成帶領剩餘殘兵退至三晉夏縣時候,宋金剛又派遣手下將領尉遲敬德、尋相帶兵抄近道很快趕到夏縣伏擊。李元吉和李建成腹背受敵,於是又遭到慘敗,手下大將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劉世讓都被宋金剛和尉遲敬德俘虜。

李元吉和李建成兩人僥幸逃脫,灰溜溜地逃回了長安,向父皇李淵請罪。

李淵聞訊又驚又怒,驚得是劉武周、宋金剛的部隊戰鬥力這麼強大,怒的是齊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兩個兒子太不成器,特彆是齊王李元吉在三晉連戰連敗、損兵折將。李淵狠狠訓斥了兩人一頓,收繳了兩人兵權,責令兩人在家閉門思過,好好反省失敗的原因。

不過,三晉晉陽是李淵的發祥之地,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必須要奪回來,他最後不得不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征討三晉大都督,率兵奪回三晉晉陽。

李世民的五千玄甲精騎基本已經組建訓練完成,明光鎧甲、新式唐刀也已經打造完成,全部裝備到了玄甲精騎。由於唐軍戰馬短缺,這五千玄甲精騎組建起來也的確不容易,戰馬也是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俘獲的、從草原突厥、東北遼東、河套地區購買的、走私的等等,騎兵也是百裡挑一的精於騎射的驍勇之士。

李世民向李淵報告了唐軍缺少精銳騎兵的弱點,提議組建一支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唐高祖李淵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在組建玄甲騎兵的事情上,李淵也是給了李世民很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持。

劉武周、宋金剛都是得到了突厥的大力支持,向其了大量戰馬,包括許多彪悍的突厥騎兵,所以,劉武周、宋金剛的軍隊戰鬥力才那麼強悍。

秦王李世民知道劉武周、宋金剛騎兵的厲害,也不敢輕敵,在認真準備了一個多月後,秦王李世民乘冬季黃河冰凍堅硬時機,和秦瓊率領五千玄甲精騎從龍門悄悄渡過黃河,駐紮在三晉柏壁,與宋金剛對峙。又讓長孫無忌和程咬金隨後率領二萬步兵也趁黃河冰凍之際悄悄渡過黃河,進駐三晉柏壁。

當時黃河以東的州縣遭搶劫後,沒有糧倉,百姓懼怕侵擾,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東西,軍隊缺糧。李世民發布王教曉諭百姓,百姓聽說李世民率軍前來,無不前來歸順,由近及遠,前來的人日益增加,然後唐軍逐漸征收糧食,軍糧因此充足。於是休兵喂馬,隻命非主力部隊的將佐找空子抄掠,大軍則堅壁不戰。

宋金剛,人如其名,身材高大,體格強壯,腰圓膀闊、肌肉結實,他的臉膛黑得像個海盜,相貌粗獷彪悍,臉上表情冷酷而狡猾。一雙又黑又狠的眼睛仿佛隨時準備奪走敵人的生命。就像寺院中五大金剛裡的“大力威怒金剛”轉世。

宋金剛親自率領一萬精騎前來柏壁挑戰李世民,雖然程咬金等請命應戰,但李世民堅持屯軍柏壁,休兵秣馬,堅壁不戰,察敵待機。

臘月初九這天,難得出現一個大晴天,不過天空依然刮著冷冽的西北風,宋金剛又帶兵前來柏壁罵戰挑釁李世民。唐軍群情激奮,紛紛請戰,特彆是新組建的玄甲精騎。不過李世民依然搖手製止,不許出戰。

這時忽然風向大變,罕見地刮起了東南風。李世民唐軍的位置在東南方,西北風相對唐軍一直是逆風,不過,現在突然的風向變化,東南風就變成了宋金剛的逆風和唐軍的順風了。

秦王李世民敏銳地感覺了風向的變化,天才的軍事頭腦讓他瞬間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秦王李世民突然一變一直堅守不出的策略,立即下令五千玄甲精騎整隊出擊。李世民讓長孫無忌帶領兩萬步兵繼續堅守柏壁,自己帶領秦瓊、程咬金和五千玄甲精騎突然打開營寨,旋風般向宋金剛一萬騎兵隊伍衝去。

在距離宋金剛四百多步的時候就下令全體玄甲精騎向宋金剛邊衝鋒邊射箭,這時候東南風刮的很猛,風勢帶著羽箭雨點般飛向宋金剛,平時羽箭的最遠射擊距離最多二百步,不過今天借著強勁的順風和戰馬衝鋒的慣性,唐軍的羽箭的射程遠遠超過了平時,宋金剛部下紛紛中箭落馬。

宋金剛大驚,本來還以為今天和往日一樣李世民也是堅守不出,所以隊伍的陣型也比較散亂,部下的戰鬥準備也不充分,許多部下甚至刀都還沒出鞘,還在交頭接耳地私下聊天。當發現李世民突然打開營寨旋風般向自己衝來的時候,宋金剛部隊一片慌亂,宋金剛連忙下令擺好陣型,準備迎敵。

當宋金剛還在指揮整隊的時候,卻發現雨點般的箭矢從天而降,許多部下紛紛中箭落馬,吃驚怎麼唐軍的弓箭射擊這麼遠距離。

他慌忙下令士兵取出弓箭還擊,但由於現在是猛烈的逆風,宋金剛士兵的羽箭根本射不遠,而且許多還被大風吹偏了方向,加上李世民玄甲精騎卷起的滾滾煙塵順著大風迎麵撲來,許多宋金剛的部下都被撲麵而來的漫天塵土迷了眼睛,看不清東西。

就算有的士兵射中了唐軍,但身披夏雪設計的重量更輕但防護力更強的明光鎧甲,玄甲精騎基本也是毫發無損。

玄甲精騎像一股黑色的超級龍卷風一般衝進了宋金剛的萬人騎兵陣列裡,寒光閃閃的更長更堅韌更鋒利的唐刀就像死神鐮刀一般把驚恐的宋金剛部下像割麥子一樣紛紛斬落馬下。宋金剛部隊大敗,一萬騎兵被衝殺得四零八落,要麼被斬殺,要麼被俘虜,幾乎全軍覆沒。

最後,宋金剛帶著一百多親兵拚死殺出一條血路逃回了三晉夏縣和呂崇茂彙合。

這一仗秦王李世民展示了其過人的軍事天賦,瞬間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大敗宋金剛部隊,讓唐軍士氣大振,而且斬獲頗豐,僅收繳的沒有受傷的戰馬就多達五千多匹,這些戰馬立即被李世民配備給了五千玄甲精騎,這樣,玄甲精騎一人雙馬,可以路上換乘戰馬,讓戰馬得以休息,這樣就更利於長途奔襲、機動作戰,戰鬥力大為增強。

秦王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後,乘勝追擊,帶領兩萬多步兵圍困並開始攻打三晉夏縣縣城。夏縣的呂崇茂和宋金剛一看寡不敵眾,連忙向劉武周求援。

劉武周派尉遲敬德、尋相帶領一萬人馬前往救援。李世民采用圍點打援的策略,讓秦瓊率領玄甲軍埋伏在尉遲敬德援軍的路上。

當尉遲敬德率兵快達到夏縣時候,在白雪皚皚的美良川被馬軍總管、左武衛大將軍秦瓊秦叔寶率領精銳的玄甲騎兵成功伏擊,損失慘重。而秦瓊獲得重大勝利,俘敵五千多人,殺敵三千餘人。尉遲敬德和尋相帶領殘兵潰逃。

不久,劉武周又派尉遲敬德、尋相等秘密率領三千精騎東援蒲阪之王行本,李世民偵知後,親率玄甲精騎三千人抄近道夜奔安邑截擊,大破之,尉遲敬德、尋相死傷慘重,僅僅帶領十幾個殘兵潰逃。

唐軍士氣大振,諸將都請求與劉武周和宋金剛決戰,但李世民冷靜地分析了情況,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他對眾將說“宋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鹹聚於是;劉武周據晉陽,依宋金剛為扡蔽,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利在速戰。我閉營養銳以挫其鋒,分兵衝其心腹,彼糧儘計窮,自當遁走。當待此機,未宜速戰。”於是,他繼續執行疲敝敵軍,釜底抽薪的計劃。派左行軍總管劉弘基,行軍側總管張論率兵進逼西河,斷宋金剛的糧道。

正月,唐將侯君集、李君羨進攻蒲阪,蒲阪守將王行本不敵出降。劉武周數次派兵攻潞州、浩州均告失敗。其護衛糧道的黃子英亦為唐驃騎大將軍張德政襲殺,張難堡被唐軍占領。至此劉軍南運糧道為之斷絕,戰略態勢對唐軍更為有利。

二月十四日,宋金剛終因糧儘兵困,被迫率軍北撤。李世民見時機已經成熟,遂揮軍乘勢追擊,至呂州,“吃掉”尋相所部,馬不停蹄,又乘勝再追。一晝夜行二百餘裡,戰數十次,士卒們饑餓疲勞到了極點。

至高壁嶺,劉弘基眼窩深陷、雙眼布滿血絲,他上前拉住李世民的馬轡,聲音嘶啞地進諫道“秦王殿下破賊,一路攻城拔寨,逐北至此,功已足矣,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啊!而且將士們都非常饑餓疲憊,應該讓大家停下來吃飯休息一下,然後繼續追擊敵軍,也不晚啊。”

李世民麵色疲倦,兩隻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絲毫不像是征戰了一天一夜的樣子,他中氣十足地對劉弘基說“我們饑餓疲憊,敵人更饑餓疲憊!現在我們是狼群,敵人是獵物,我們要像狼一樣死死地咬住獵物不放,才能最終吃掉獵物。”

李世民認為機不可失,依然策馬而進,率領諸軍奮進追擊。

追到雀鼠穀時候,他指著前邊那一堆一堆新鮮得還冒著熱氣的馬糞,對將士們喊道“弟兄們,敵人就在前邊,殺啊!——”

終於在雀鼠穀追上宋軍主力,一天中八戰皆捷,俘斬敵數萬人。至此,李世民和眾將士不食已經兩天,不解甲已經三天了。


最新小说: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 神朝之上 霧色纏溺 滿朝奸佞:朕的錦衣衛能無限加點 魔法! 香掩雲屏 穿書腰軟小丫鬟,男主們失控沉淪 單騎往天下 一人:龍虎山翻書成仙,擇日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