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趙子龍以仁擇主_漢室可興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漢室可興 > 第六章 趙子龍以仁擇主

第六章 趙子龍以仁擇主(1 / 1)

漢室可興!

黃巾軍一路向南奔逃。公孫瓚已經判明他們的意圖是渡過馬頰河和黃河、回轉青州,於是親自帶領四千騎兵、一萬步卒不遠不近地咬在身後追趕。損失相對較小的田楷三部自然也在其中。

午時戰場位於東光之南,距離馬頰河約有三十多裡,黃巾軍逃到馬頰河時夕陽西墜,放射著金黃的光芒。他們又累又餓,爭先恐後地跳入淺淺的馬頰河中,頭也不回地向對岸逃去。河水冰涼,寒冷刺骨,但擋不住黃巾軍逃命的渴望。

公孫瓚臉上帶著勝利的狂熱和潮紅,見黃巾軍已經渡過一半,當下一揮鐵槊,吼道“衝鋒!”步騎齊出,狠狠鑿入黃巾軍後陣。

此戰一點懸念都沒有,黃巾軍生路在前,無人肯轉身作戰,就看誰跑得快,隻要跑過同伴就能活命,否則就是死路一條。推攘、擠壓、踐踏、廝殺,亂成一團。

這一戰結束得比午時那一戰還快,但戰果卻更為驚人,黃巾軍死者數萬,馬頰河水儘化為血紅,屍首在河麵上漂了黑壓壓一片。公孫瓚俘獲七萬多人口,其中壯年男子近三萬,其餘為婦女老幼,車甲財物難以計數。三十萬黃巾被公孫瓚斬殺、俘獲十來萬,還有十來萬在徐和、司馬俱、管亥等人率領下逃過馬頰河,渡河回轉青州,其餘近十萬化為鳥獸散。此戰後,公孫瓚威震九州。

公孫瓚將所俘獲的男子編入軍中,軍隊擴充至四萬多人,派兵將老弱人口以及財物輜重押運回幽州,自帶步騎三萬五千南下回屯東光。

論功行賞,嚴綱、單經、鄒丹、田楷、張吉、師恭六人正式被公孫瓚表為騎都尉和校尉,騎都尉和校尉都是秩比兩千石的高級武職,嚴綱帶三千騎兵,田楷六將均帶三千步卒,樓飛、公孫胄等十幾個軍司馬戰功不足,大都是賞賜些財物。劉備軍功大,公孫瓚也有意任命他為校尉,但嚴綱、單經、鄒丹三人堅決反對,劉備投奔公孫瓚僅一年多就升的如此之快,他們表示難以接受,張吉、師恭不置可否,隻有田楷一人支持,獨力難支。公孫瓚隻得放下此議,多給劉備財物,並調撥二百精兵為他補全軍隊,又對劉備關於麾下軍官的任命全盤同意。

劉備一部二曲,軍侯陳祿、趙靖,下共十屯,屯將分彆為關羽、張飛、張式、周衢、謝榮、陳愷等人。屯將又名百人將,統領百人。劉備召集軍議,都是到屯將,陳祿、趙靖雖為軍侯,但被劉備有意無意地重視提拔為副手,並無對手下各屯的直接指揮權。陳祿、趙靖雖然感覺有些不妥,但劉備對兩人親熱無間,噓寒問暖,宛如兄弟,不論大事小事全部請教他們意見後才實施,兩人也不好說什麼。

此外,劉備增設一個陷陣隊,以耿庸為都伯,以輕俠為骨乾,雜以黃巾降卒中勇悍少年,由劉備直接指揮;又增設一個武衛隊,以耿奇為都伯,抽調忠勇之士進入,負責劉備護衛工作。

簡雍則被任命為功曹,帶著五個年齡較大、略識得幾個字、頭腦不糊塗的士兵負責戰績考核、錢糧雜事。

田豫被任命為軍參議,負責情報收集、出謀劃策、參與製定軍事計劃等,屬員五名。

這樣劉備部共計1257人,與曹操去年投奔袁紹時兵力差不多。當然比現在身為東郡太守的曹操就差遠了,曹操目前兵力至少四五千人。

此後一段時間公孫瓚立足東光,派出使節、密探,四處出擊,積極拉攏冀州各郡縣。原來隻是冀州北部郡縣懾於他的兵勢而歸服,現在南部郡縣聽了他大破黃巾的威名後,也紛紛暗通款曲,對他進入冀州表示歡迎,公孫瓚自從袁紹奪得冀州後被晾在那裡的尷尬境地大為緩解。此外,董卓探聽到公孫瓚與袁紹有所不睦,又新得知他大破黃巾,遂派使者至公孫瓚軍中,任命公孫瓚為奮武將軍,封薊侯。公孫瓚意得誌滿,雄心萬丈。

寒風呼嘯,天氣漸冷。這一日公孫瓚將劉備叫入帳中,詢問他涿郡有何英雄人物推薦。劉備心道最大的英雄人物自然是兩人的恩師盧植了,可惜人家現在被袁紹請去做軍師了,便道“鄙郡李建賢素有賢名,明公可派人察訪,量才使用。”

劉備之前拜訪李立吃了個閉門羹,隻得放棄。自己既然用不了,推薦給公孫瓚也不錯。如今公孫瓚、袁術、陶謙隱隱結為一派,袁紹、劉表、曹操是另一派,前者看著聲勢不小,根基是不如後者的,劉備有很大的積極性促使兩者達成平衡,不然公孫一派兵敗如山倒,哪有劉備的機會?

公孫瓚道“哦,此人我也有所耳聞。”心中沉吟此等士族皆重袁氏,未必會從自己吧。

這時親兵前來報告“稟薊侯,常山國趙雲求見!”

公孫瓚麵露疑惑,這趙雲是什麼人?劉備卻吃了一大驚,《三國誌》隻說公孫瓚與袁紹對壘,趙雲投公孫瓚,具體時間未寫。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麼?

公孫瓚道“帶他進來。”親兵自去。公孫瓚目注劉備。

劉備忙有眼色地告辭離開,公孫瓚擺擺手未送,叮囑他好好練兵。常山國來人不知是否有機密之事,劉備是不便參與的。

劉備出帳後迎麵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公孫瓚親兵的帶領下向這邊走來。此人身材高大,相貌英武,姿顏雄偉,身上帶有一股既沉著又鋒利的氣質,很是獨特,必是趙雲了。劉備退到一邊,向他微笑致意。

趙雲不識劉備,見他滿臉含笑、充滿熱忱,雖然有些奇怪,但也是頷首回應。

趙雲進入大帳,拜見公孫瓚,道“小人趙雲,見過將軍。”此時平民百姓麵對官員一般自稱小人。

公孫瓚請起,問道“趙君是來自常山?所為何事?”

趙雲道“聞將軍大破黃巾,解民倒懸,小人特率義從百人來投將軍。”

百人?太少了吧?不過有人投奔總是好事。公孫瓚臉上露出歡喜之色,嘴裡卻試探道“冀州人都投奔袁本初,爾等為何反道而行耶?”

趙雲道“天下洶洶,不知誰是誰非,百姓離亂,民有倒懸之危。本州本郡隻是選擇能夠實行仁政、保護百姓之主罷了,無所謂忽視袁公私投將軍。”

公孫瓚大喜,又與趙雲談論與袁紹對峙冀州之形勢。趙雲認為袁紹討董時私心自用,謀冀州奸心昭然,不圖保護百姓、驅除暴亂,反而搶占地盤、擴張實力,乃是漢室奸臣,而公孫瓚討伐張純、北掃烏丸、南平黃巾、保境安民,乃是漢室忠貞,公孫瓚對抗袁紹是以明對暗,以忠對奸,定然能夠取勝。公孫瓚也向趙雲表露自己再興漢室的大誌,請趙雲相助。趙雲拜道“雲敢不從命!”公孫瓚於是任命趙雲為曲軍侯,又給他補了四百步卒,湊成五百,歸於自己直屬的公孫胄所部之下

趙雲原本是滿懷期望地前來投奔公孫瓚的。

他出身於常山國真定縣一個小家族,既非大姓,也非望族。他幼讀詩書,文武雙全,誌向高遠,一心想掃除暴亂、中興漢室。黃巾初起時,趙雲才十五六歲,武藝未成,未能投軍報國,之後的幾年看著天下叛賊四起、胡人作亂、董卓暴橫、漢室傾危,接著諸侯討董,非但沒能除掉董卓,地方上反而越來越亂,憂心如焚,夜不能寐。不過由於他出身寒微,雖然因勇武在常山名氣不小,但郡中並不太重用,二十三歲仍舊是個白身百姓,滿腔壯誌,報國無門。

今年冀州紛爭,袁紹公孫瓚二雄並立,趙雲敏銳地看到冀州勢必發生戰事,要想保全家族並且有所作為,必須投奔其中一方。袁紹號為討董盟主,開始時保存實力、逡巡不前,在全族被董卓所殺仍不出兵,反去謀奪冀州,趙雲對他的品德相當看不起。又加上袁紹多重用士族大姓,趙雲出身寒微,與袁紹更是格格不入。而公孫瓚北掃烏丸、南破黃巾,聽說英雄傑出,所以趙雲說服常山國相範忠,帶著幾十郡兵以及十來個自己親族來投公孫瓚,終於邁出實現他誌向的第一步。

但今日一見,一番傾談後,趙雲覺得公孫瓚失之過剛,雖然壯懷激烈,但在治政牧民方麵似乎沒什麼想法,在任賢用能方麵似乎也差了一些,帳下武夫居多,謀士極少。冀州二雄爭鋒,不投公孫又能投誰呢?趙雲有些迷惘。

趙雲跟隨者公孫瓚派的親兵持軍令接受了四屯步卒,編入自己麾下,折騰許久搞定,剛剛入營帳準備歇息一下,衛兵入內報告有自稱劉備的軍官來訪。劉備?不認識啊。

劉備含笑的臉龐出現在麵前,這不是公孫瓚大帳外遇到的那個人麼?

劉備含笑見禮,自我介紹道“趙君,在下涿郡劉備,表字玄德,現在薊侯帳下為彆部司馬。備平生最敬英雄豪傑,素聞趙君之名,特來拜會。”

趙雲忙還禮道“劉司馬客氣了,在下表字子龍,劉君喚我子龍即可。”請劉備入座。這位劉司馬麵上帶笑,言語誠懇,讓人如沐春風,趙雲對他莫名就有種好感。

一番傾談,趙雲心中頓時升起知己之感,劉司馬的話句句說在自己心坎上,仿佛是多少年未遇到的老朋友一般。劉備的出身經曆和顛沛遭遇讓趙雲唏噓,他的遠大誌向讓趙雲共鳴,他對天下形勢的看法又讓趙雲心生敬佩。

兩人像是有說不完的話,尤其是劉備,總能勾起趙雲的談性。趙雲自認不是個話多的人,卻對這個初次見麵的人卻傾吐了許多。用完晚飯後,劉備也不回帳了,就在趙雲帳中與他抵足而眠。兩人一直聊到天色發白、東方破曉,才相視一笑,攜手起身,都有種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

此後,劉備幾乎天天來找趙雲,有時自己單獨來,有時帶著關羽、張飛等人前來。趙雲見到關羽、張飛如此英雄人物都心甘情願居於劉備之下,而劉備與二人的關係也是情誼深厚、如同手足,很是羨慕,有時候趙雲也會忍不住想如果劉君是薊侯就好了。



最新小说: 龍魄再續 瀟瀟雨歇餘歎息 吾福臨門 重生之錦繡榮華 末日爆兵萬億,部隊要比喪屍多! 方圓的古代生活 修仙,從畫厲鬼當幫手開始 重生七零:左手吃瓜右手虐渣 輻射之殤:龍斷之登 海島求生與女子特種兵的求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