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悌未降之時,強項不屈,現在既入劉備麾下,就變得謙抑恭謹起來,對劉備禮數周到,道“大司馬仁厚愛民,知人善任,悌豈敢不儘心報效?願為重開太平儘綿薄之力!”
薛悌陪著劉備從相縣南下,至符離東行,出沛國,入下邳。
下邳相糜竺自下邳來會。
劉備至夏丘。
夏丘曾遭曹操屠城,雞犬無遺。
如今雖然仍算不得繁華,但也恢複了幾分生氣。
劉備召見縣長。
縣長名梁習,陳郡枳縣人。
劉備滅劉寵,除陳國。梁習時為陳國主簿,崔琰、毛玠等考察後向劉備推薦。
劉備與梁習深談後,相當推許,任命其為建平長。今年梁習又轉任夏丘長。
劉備問梁習民生情況。
梁習答道“本地百姓遭曹操屠殺,十不存一。前任縣長招徠流民措施頗為得力,下吏蕭規曹隨,效果尚佳。隻要耐心施政,小心嗬護,愛惜民力,不好大喜功,本縣必可恢複。”
劉備讚道“君言是也。隻一個愛惜民力,便見為政之要。暴政使百姓死,苛政使百姓苦。不死則反,苦甚則叛,人情之常,不可不察。待夏丘儘複舊觀,我再來此地。”
梁習道“必不讓公失望。”
劉備不想給梁習增加麻煩,便不在夏丘停留,繼續南下,經徐縣,到達睢陵。
泗水便在睢陵之南彙入淮水。水麵開闊,可行大船。魯肅的橫江軍在河岸邊建有一座軍事碼頭。
王淩正指揮數艘大船,在演練水戰法,見岸上大隊人馬停駐,命戰船警戒,親乘小船前來偵視。
王淩自是認得劉備,忙將船靠岸,上前拜見。
劉備道“不必多禮!君既在演習,不可耽擱,速回船上,繼續進行。”
王淩道“諾!”再次上了小船,箭一般駛回座艦。行事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王淩打出旗號,幾艘大船分成兩隊,再次“交戰”。你來我往,打得甚是激烈。接舷戰時,偶有落水者。雖被迅速救了出來,但在這寒冬臘月,水寒刺骨,已是去了半條性命。
衛覬有些不忍,道“演習如此激烈,傷亡必多。”
劉曄道“非如此怎能速成戰力?因噎廢食,萬萬不可。”
劉備沒有出聲,看了一會,繼續開拔,大軍踏過浮橋,到了淮水南岸的盱台。
曆史上劉備領徐州後,袁術來犯。劉備在淮陰、盱台一線與袁術相持,互有勝負,後因呂布在後方生亂而敗。
下邳國在淮水之南尚有四城,淮陵,東城,盱台,高山。
劉備自盱台南下至高山。
這一路上巡視三郡,訪查民情,行軍速度並不甚快。在夏丘時還曾做出北巡東海、琅琊的架勢。
走走停停,到達高山時,已經是十二月中。
劉備命回師彭城,派耿奇護送著隨軍行進的華歆、毛玠等中樞重臣先行出發。等耿奇出發後,劉備率領三軍極速南下,直奔堂邑。
不一日來到長江北岸。
劉備望著滔滔江水,胸中豪情澎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
如今牽招渡淮,陳登過江,趙雲南來,劉備親征,兵發數路,九軍齊出。不動則已,動如雷霆。而江東之地,一盤散沙,各自為政,與赤壁之戰前孫權一統江東、政治穩固的局麵,大不相同。
這是在劉備水軍尚未建成的情況下,取得江東的最佳時機。哪怕隻給予孫策一年機會,江東也將成為一處可望而不及的險地。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雖然軍士疲憊,經濟困難,劉備仍決定速戰速決,將江東拿下。最低目標就是把孫策打垮,讓他無法在江東站住腳很。
不然等劉備跟袁紹決戰時,劉表可能不一定出兵,孫策是肯定會襲擊劉備後方的。
若是被袁紹、孫策夾擊,勝負著實難料。
當前劉備困難,袁紹也困難,聽說軍隊都在餓肚子。
袁紹無力發動大戰,正是劉備解決後方的最佳時機。
在劉備穩固境內、巡視三郡時,揚州形勢變化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