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弓弩_權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權謀 > 第四十章 弓弩

第四十章 弓弩(1 / 1)

權謀!

火槍的諸多缺點決定了它還不能成為戰爭中的主角,算算日子,白蓮教起事在即,沒有精良的武器,想對抗韃子的百戰精兵,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李超隻所以敢這麼拽這麼飛揚跋扈,敢在沒有任何人允許的情況下處置劉福通的侄子劉全,不是一時衝動,他很清楚自己和劉福通的關係,他更明白在外麵混除了背後的靠山之外,自身的本事也很重要。如果李超不儘快拿出自己的業績的話,很容易落下督辦不利的口實。劉福通如果借機報複,那就不妙了,雖說不能把他怎麼樣,但軍器總監的位子鐵定是坐不住了。

所以於公於私李超都必須馬上弄出點成績了。

弓弩,這種主宰了人類戰場幾千年的武器,再一次出現在李超的眼前。

在近代火藥武器的誕生之前,弓箭一直是決定性的武器,沒有其他青銅或鋼製的武器起到能代替弓箭所起到的作用。中國在投擲武器方麵一直保持著世界的領先地位,在這期間由七項技術的發明與使用是其他的民族無法比擬的,卓越的製弓術,弩的發明和改進尤其是銅弩機的創製,連弩的發明,弩車特彆是多弓床弩的發明,杠杆拋石機的發明,火箭的發明。這是我們祖先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戰爭技術高超的見證。

木製棍棒被外力彎曲變形,而外力一經消失突然恢複原狀會產生較大能量,這種能量再在箭簇轉化成動能,殺人於百步之外,這樣就產生了最古老的遠程殺傷性武器――弓。而弓的產生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弓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了一個相對成熟和完善的階段。各諸侯國都設有專門的兵器製造部門,並製定了官方標準,用於指導兵器生產,以獲得更多的規格統一的精良兵器。保留至今、記載有關弓箭製造標準的隻有齊國的《考工記》了。該書詳細描述了製造弓與箭的選材、工藝流程等。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明確指出製造複合弓所需的六材是乾、角、筋、膠、絲和漆。

正是弓箭製造工藝在春秋時期達到高峰,在射遠兵器的製造方麵才發生了一場革命――弩的誕生。據傳,是戰國時期楚國的琴氏“橫弓著臂,施機設樞”發明了弩春秋時期,地處南方的楚國在擴展疆土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與當時的少數民族部落發生衝突,從中受到啟發,學到弩的製造方法也是自然的。況且直到解放初期我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仍然使用原始的木弩而不是弓箭。所以筆者認為這個傳說是有根據的。弩發明後,不斷得到改進,主要體現在弓力的不斷加強和弩機的改進上。據記載,當時一張弩質量為369kg,最大射程可達800。這樣的弩單靠人兩臂的力量當然是拉不開的,必須由力士以坐姿用兩條腿兩隻手合力張弩踏張或利用機械的力量。

對於當時以步兵和車兵為主構成的難以橫向移動的大型方陣來說,弩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與威懾力,所以為當時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發生的秦趙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強弓硬弩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將趙國主將趙括射成“刺蝟”,取得了這場奪天

下之戰的勝利。

唐宋元弓弩發展最高峰。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它的版圖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北達西伯利亞,西接帕米爾高原,南到南洋諸島。這自然和唐代軍隊的戰鬥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唐軍以輕型步兵和騎兵為主,講求機動性,弓弩作為主要射遠兵器裝備了唐朝大部分軍隊。據《太白陰經》所載,唐代軍隊一軍人數為12500人,裝備弓12500張附弦37500條,箭3750000支,弩2500張附弦7500條,箭250000支,裝備比率各占100和20。

弓在唐時不是管製兵器,而弩絕對禁止民間持有,以防止農民起義軍用其對抗朝廷。

宋朝建立以後,對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戰極度重視,而弓弩作為一種最適合守城的遠距離殺傷兵器,由此在製造規模和質量上達到了最高峰。當時宋朝統治者不僅在京師設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設有軍器作坊,集中能工巧匠大量製造性能優良的弓弩。據《宋史》兵誌記載“弓弩院歲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餘萬張,諸州歲造黃樺、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餘萬。”

關於弩,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特彆強調弩機上“望山”的作用“望山”是西漢時期發明的。因弩箭的初速高、彈道接近直線,所以可用“望山”上的刻度對準箭鏃再對準目標後發射,以提高命中率。

宋代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與城齊,上建有棚,突出城牆平麵之外,每個弩台容弓弩手24人,將1人。不但可以射擊正麵之敵,而且還可以側射在城牆平麵火力死角內的敵人,大大提高了防禦能力。例如1004年的宋遼澶淵之戰中,宋軍用床弩伏擊射死了遼軍主將蕭達零,最終導致宋遼之間達成和議。

蒙古部落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以前,一直處於原始氏族部落末期到奴隸製社會的轉型期,所以初期蒙古戰士所佩的弓箭大部分為自製。但是隨著蒙元軍東征西討,得到了大量的工匠和勞動力,弓弩的製造逐漸精良。蒙古鐵騎發動的強勁旋風在征戰幾乎整個歐亞大陸的過程中,把中國古代的製弓術傳到了世界各地,並且將從被征服地區學到的製弓術容入到中國弓箭製造中,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弓箭的工藝水平。

所以,李超所麵對的冷兵器時代弓箭工藝空前發達的軍隊,而且,李超的假想敵一直都是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真正的蒙古騎兵,可從很多資料文獻上了解到很多關於蒙古兵的戰略戰術。

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

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隻是時間的問題。

蒙古人的戰術和武器,都是空前的。李超沒有帶兵經驗,想要在戰術上有所突破,甚至超越蒙古人,恐怕在短時期內很難做到。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隻有在武器製造上有所改進,才能有和蒙古人抗衡的資本。

事不宜遲,李超一大早就帶人趕往位於山頂的弓箭司,找弓箭司的石姬商議製造弓箭事宜。

韻芷留在山莊看家,石爛和熟悉封劍山莊的老王,陪著李超騎著馬前來。

“這臥牛山上長滿了桑木,山莊為了製作弓箭方便,便將這弓箭司設在這臥牛山頂,好在這盤山道還算平整,馬兒爬起來還不算辛苦。”老王一邊拉著韁繩,一邊向李超講解道。李超到山莊後,恩威並施,將原來劉全的一眾手下收歸己用。眾人見識了李超的雷霆手段,又得知他是韓山童的關門弟子,白蓮教的紅人,就紛紛改旗易幟,向李超表示效忠。所以,這老王年老成精,對李超的巴結更是賣力,這一路上,將弓箭司的大致情況都向李超彙報了一遍。

“弓箭司的首領叫石姬?”李超好奇地問道。

“是啊!”老王肯定地回答道,“按理說,這女人是不能當工匠的,更彆說當首領了。可這石姬來頭可不小,她的師傅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天山箭叟’,端的有一副造弓的好手藝,聽說,她造出的弓每把都價值十萬錢以上,而且,是絕對的有價無市。那天山箭叟當年欠韓教主一個人情,就派石姬過來,為我們掌管弓箭司。”

“哦!”李超點點頭,“原來如此!”古代的女子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基本上屬於男人的附庸。一般女子出生後,連名字都不能有,隻有一個姓。沒出嫁之前,要聽父母的;出了嫁要聽丈夫的;丈夫死了要聽兒子的。基本上這一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機會。儘管如此,聖人還說過,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所以,有女子能當上封劍山莊中的一個部門主管,恐怕是真的有過人之處吧。

三人騎馬緩步在山間行走,現在是一月初的天氣,南方雖沒有北方萬物凋敝那麼淒涼,但也是很難見到一點綠色,山路周圍的樹木光禿禿的,偶爾有兩隻寒鴉飛過,“呱!呱!”地叫聲,著實討厭。枯藤老樹昏鴉,恐怕就是眼前的寫照了。

李超正走得氣悶,猛然聽見,一陣悠揚悅耳的古琴聲,琴聲溫柔婉約,纏綿不絕,仿佛深閨淑女憑欄刺繡,好不雅致。

李超精神為之一陣,問老王是何處琴聲,老王笑而不答,李超心急,手中揮鞭,打馬直奔琴聲傳來之處。


最新小说: 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級! 四域眾生 至尊神丹帝:重生修仙廢材少年 血神劍 翅膀硬了你叛師,我留一手你哭啥 陸總,太太要去父留子 呆萌蘿莉總裁的隱婚虐戀 末日世界吞噬一切,越吞噬越強大 為何要忍,我是周衛國 飼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