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賀喜_三國求生手冊_思兔閱讀 

第564章 賀喜(2 / 2)

二人說話間,聞聽消息的顏良已經親自迎了出來,隔開老遠就打起了招呼。

張臶笑道“度遼將軍事務繁忙,若非今日恰逢喜事,老朽也不便前來叨擾。”

顏良忙道“張公如此說真正愧殺在下,在下這幾天一直想去學院聆聽張公教誨,奈何手邊雜務纏身,拖延至今。”

張臶笑道“將軍心中裝的是國計民生大事,自是無暇旁顧。不過,將軍可莫要忘了當初許諾老夫之事啊!”

顏良一愣,心想我許諾你個糟老頭子什麼了?

不過他轉念一想,好像當初自己為了忽悠他從上黨來常山,的確是許諾過他一些事情。

對了,是許諾他,讓聖賢經典可以傳播於天下,讓每個讀書人皆可人手一卷。

當然自己也不是空口白話說說而已,可是為了這個許諾做過一些準備工作的。

顏良道“在下自是沒有忘記,張公且稍待,容我召人詢問一二。”

把張臶讓進了堂內後,顏良叫來了張揖問道“稚讓,派去雒都檢視太學石經的人有回音了麼?”

張揖答道“回稟將軍,已經回來了,太學石經在戰亂中被破壞,四十六塊碑石如今隻有三十餘塊完好,其餘多多少少有些缺損。我已經派人將碑石所刻經義摹刻下來,正在派人整理。”

顏良道“甚好!此事要加緊了,既然太學石經殘損,那不妨在常山重立一道碑林,讓其流傳百世而不毀。”

聽說顏良要效法昔日太學,刊刻校訂經義,崔琰等人紛紛拍手稱讚。

常林道“將軍若是要讓太學石經完整重現於常山,在下倒可略儘綿薄之力。”

顏良問道“噢?伯槐兄此言何解?”

常林道“熹平年間,石經初成時,在下家中便遣子弟數人前往抄錄,共錄得四十六卷,乃成我常氏傳家之寶。

其後我常氏雖顛沛流離遠走他鄉,然這四十六卷書冊一直保存完好,如今在上黨族人手中。

若是將軍真欲令太學石經於常山重現,在下可央請常氏族長,拿出石經摹本供將軍校對查看。”

楊俊也說道“在下雖家中沒有石經全篇摹本,然在太學求學時也曾抄錄過所學本經《儀禮》與《論語》,若將軍有需,在下可代為校正。”

顏良要y太學石經之事還是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來,崔琰、劉劭、王粲、荀緯、司馬芝等人紛紛表態願意出一份力。

顏良笑道“哈哈哈!那可就太好了,某先謝過諸位,待石經重現,自當將諸位所作的努力記錄於上,讓後人知曉諸君對文化傳承的幫助。”

隻有張臶顯然還不太滿意,說道“將軍此舉固然有大益,不過與當日對老夫的許諾還是有些出入啊?”

眾人這就好奇了,當初為了校訂太學石經可是花費了蔡邕盧植等賢才整整八年多時間,其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顏良隻是想把太學石經整理,複製在常山,但校訂、刊刻等工作仍是十分巨大。

對此張臶還覺得不滿,那當初度遼將軍到底許諾了些什麼?

顏良哈哈笑道“張公且稍安勿躁,容我再問一問。”

“行之,青州那邊進展?”

陳正除開擔任元氏令外,還負責常山內外的情報工作,其中有不少事關青州。

不過陳正顯然從當前聊起的話題中知道了顏良問什麼,答道“原本還沒進展,不過在下去往泉州的那些時日,又再度派人前往聯絡,終於是說動了東萊左氏,讓他在泉州開設一個造紙坊,將造出的紙張行銷幽冀。”

陳正所說的東萊左氏是當代造紙世家,其家所產的左伯紙馳名天下,為廣大士人所好。

在漢朝,雖然早就經過宦者蔡倫改進紙張工藝,然製作成本偏高,製作出的紙張質量參差不齊。

若是那些質量次一些的紙張,用來書寫時會暈染墨跡,還沒有竹簡方便。

這也是當今之世紙張遲遲未能全部替代竹簡的原因之一。

顏良聞言笑道“這左子邑倒是謹小慎微,邀他來常山不肯,邀他到泉州便肯了?”

陳正道“泉州與東萊都瀕臨大海,舟船來往十分便捷,想來他也是如此考慮。”

一旁的崔琰插話問道“將軍與召東萊左氏造紙,可是想要以紙書抄錄經典?”

顏良道“然也!紙書較之簡書輕便數倍,季珪兄以為如何?”

崔琰道“簡書固然笨重,然較之紙書、帛書等物更易保存,倒也說不上孰優孰劣,且紙張有好有劣,非是所有紙張都便於書寫。雖然左氏造紙之術精湛,然價格高昂,恐倒不利於經典傳播啊!”

顏良道“紙張價格高昂,乃是因為紙張產量沒有提升上去,隻消可以量產,這成本勢必能降下來,工藝嘛也可以一直改進,直至能夠滿足書寫要求。

想那蔡侯、左氏,亦不過是反複鑽研方才改良造紙術,我輩自當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精進才是。

在我看來,左氏既然敝帚自珍,那就毋須理會,另行招募造紙匠人,在常山新開一個造紙坊,由燧人學院師生幫忙改良,待造紙術大成後,便用所造之紙來傳承各個學院的知識,豈不美哉?”

崔琰道“此法大善,我井陘多林木,又近水源,又有煤炭,乃是造紙最佳所在,還請將軍將造紙坊建在井陘。”

顏良笑道“季珪兄倒是精明,這就想著為井陘謀利了。”

一旁的常林、楊俊等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道“欒城、南行唐也適合造紙,請將造紙坊建在我處。”

顏良道“諸君莫爭了,此事要一步步來,先在燧人學院附近建個小作坊,用來改進技術,待有所成就後,方才要擴大規模,依我看,每個縣都建一個也不是什麼難事。”

眾人都麵麵相覷道“建這麼多造紙坊,造出的紙張能有銷路麼?”

顏良笑道“若是這些紙張用來給諸君書寫,自然多有富餘,可能銷不出去,可若是紙張上若是都寫有諸子百家經典,害怕銷不出去麼?即便常山本地銷不完,大可以運去其他郡國,甚至天下十三州銷售,諸君大可不必擔心。”

王粲問道“將軍的意思是要做成書籍來賣,這固然是個好主意,不過這抄書可得要累死人啊!”

一旁的常林頗有同感,當年抄錄太學石經四十六篇,他家裡就派了六七個子弟足足抄了一個多月。

不過顏良卻一點兒都不在意,說出一個大家都不曾聽聞過的詞語道

“我有一法,毋須耗費大量人力抄寫,此法名叫——印刷!”



最新小说: 港綜:開局殺個僵屍祭天 盜墓:開局叼著奶瓶去考古 官道:拒當接盤俠,我平步青雲 穿劇後,我把劇情帶歪了 一抹春痕夢裡回 怪異收容專家 娛樂:我與富婆經紀人的那些事兒 快穿:瘋批男主太色太能撩 萬族唯尊 冤種長姐重生後,創飛全府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