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從“大伯”這兒,得到了許多保證。
梁騰雖然不會他說什麼就信什麼,但就算他的話裡有七分可信,梁騰對於他預定要實現的目標,也充滿了信心了。
大夥乘車,前往“大伯”老家準備鑽樁的現場。
準備蓋一層130平的兩廳三房一廚一衛。
不過農村的蓋房用地,都不會有多少地就蓋多大的房。房子的占地,一般在100平到150平之間。
有多的土地,圍起來作個菜園子也挺舒服。
農村講究“多子多福”。既然生的小孩子多,屋前圍個院子,也方便小朋友們玩耍。
“大伯”家準備蓋一層房子的田地,本來有300平方的大麵積。房子隻用了130平方地皮。
理論上,似乎可以蓋兩棟相同麵積的屋子,還有剩餘地皮。
但理論是理論,現實卻有著諸多的限製。
首先這300平的田地並非方方正正的一大塊。它沿著鄉道這邊,是挺整齊的一個平麵。挨在最裡麵的,卻是一條左邊窄右邊寬的大大的弧線。
本來呢,“大伯”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理論上給兩個兒子每人留一棟房子,是農村通行的做法。
至於女兒,出嫁了有夫家養活,可以不必分配。
再說了,“大伯”計劃蓋的也隻是一層房子。占用的資金算是少的了。
蓋兩個一層房子,總麵積也不過260平。難道他拿不出這筆錢嗎?
最主要原因,還真不是錢的問題。
燕千羽“大伯”在計劃建房之初,已經積極的聯係跟他這田緊挨著的村民,想多收購一些地。如果能一口氣多要100或者200平米,那當然最好。
畢竟農村的地,現在還不值錢。如果村民真的願意轉讓,參考之前已經完成交易的幾宗土地,大約一百平也就賣個15萬塊。
“大伯”情願多拿兩、三萬塊錢來購買200平方。
這樣一來,他擁有的地就足足500平,蓋了總麵積260平的兩棟房,還能有很大的一塊空地圍起來,當院子和“菜圃”。
但挨著他家田地的周姓村民,前些年也賺了不少錢。都跑到圩鎮上買地建房了。
儘管在城裡隻買得起70平的小地塊,但蓋起5層樓,完全夠住。
就建這房,也花費不小。
正因為不差那兩、三萬塊錢,周姓村民不情願三萬塊就把自己挨著“大伯”家的“兩百平”轉讓給他。
周姓村民揚言要賣可以,最少也得給個6萬塊。
“大伯”卻覺得這個價格太離譜。
“周姓村民”,肯定是看著他家蓋房了,用地又不方正,才“坐地起價”的。其心可誅!
現在的行情,是沿著鄉道、出入方便的地塊,才能賣兩萬塊左右一百個平方。
周家的兩百平田地,被“大伯”家的田擋住了,根本就不挨著“鄉道”。
“大伯”都願意按照挨鄉道的地價,收購他的。周家還想把地價翻倍,要6萬,就算“大伯”拿得出這錢,也不打算買了。不能慣著對方,把自己當成“冤大頭”。
購地,就因為“大伯”一時的賭氣,宣告破裂。
“大伯”的妻兒,還打算作些努力,去挽回這種尷尬局麵。畢竟在農村,很少有幾兄弟的大家庭,各自成家後,還住在同一棟樓裡的。誰不是各分一塊地兒,自己慢慢找錢蓋自己的“單棟”房子?
除非是窮得不得了,才會同住在同一座老屋內。
“大伯”家兩個兒子,兩兄弟其實能拿出6萬塊錢(各出3萬),去購買周姓村民的200平方地兒,但都不敢去買。主要是不敢違拗父親的旨意。
兩兄弟合計之後,想到一個折衷辦法自家的田地不是左側太窄,凹了進去嗎?所以在左側隻能容下一棟十米寬的房子。沒辦法蓋兩棟(需要寬25米以上才好蓋兩棟。就算兩棟方方正正的房子緊挨著,起碼也必須寬度在20米)。
既然地形最大限製在於,左側寬度不夠。兩兄弟就想向周姓村民購買緊挨左側的地,大約購買一百平就可以了。
價格呢,仍然按照之前“周家人”開的,300塊每平米,買一百平就給他3萬塊。
周姓村民哪裡肯賣?
斷然拒絕了。
明明就是看著“大伯”家有點錢,但地塊卻不夠方正,才抬高自己的兩百平地兒售賣。
現在對方隻要一半,周家剩下另一半的地兒,也沒什麼用啊。
兩個兒子沒轍了。
他們可不敢背著父親,去跟周姓村民做交易。一則,長年在父親的嚴威下長大,忤逆之事斷不敢做。
再一個,蓋房子的錢都指望著“大伯”出呢。你兩兄弟或許能拿3萬塊去多買100平土地,但未必舍得掏錢去蓋那房子了!
另外,父親現在病情好不容易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如果因為此事“急怒攻心”,導致病情惡化、急轉直下,他兩兄弟也是不可承受。
“大伯”正在發狠呢,周家人要六萬塊?他就偏偏不買你那兩百平的田地!
你這些田又不沿鄉道,等於沒有“路”出入車子。建房都建不了。就讓你白白的浪費在手裡吧!
對於攤上這樣一個“頑固”的父親,兩個兒子也表示無可奈何。
隻能嘗試著來跟老頭子溝通。
兩兄弟在這“諸多限製”情況下,可以想到的方案,就是朝著鄉道的這一麵,並排建兩棟房。
這一麵足夠寬,每棟樓的開間有十米以上,兩棟就是二十多米。
而麵對鄉道的這一麵田地,至少長達30米以上。並排建兩棟房子都綽綽有餘。
但這個方案一出,就被“大伯”噴了個體無完膚。
按照風水格局,蓋房子必須“坐北朝南”,才是上上之選。
而在麵向鄉道的這一麵開房門,那就成了“坐東朝西”。
正所謂“日暮西山”,乃山窮水儘、日暮途窮之象。正是風水格局中最差的房屋朝向。
哪怕是“坐西朝東”都比它強。
但鄉道是那樣的修好並經過了他家的田地,對著鄉道蓋房子,就是房子朝西而建,大凶大敗之象,斷不可取。就是不合規矩,容易招致“不詳”!
當然,也不可以背對著道路蓋房子的。
總之,迷信的人就是規矩多。
“大伯”卻振振有詞並不需要風水大師級彆的人才懂這道理。作為“常識”的東西,一般人也知道建房千萬不要“坐東朝西”。
最理想的,當然是“坐北朝南”。
兩個兒子自幼在一個“風水大師”的家庭長大,耳聞目染,當然深信了這一套。頓時嚇得不敢再提朝向鄉道建房子了。
而“大伯”的妻子,反而不是特彆在意這種風水之說。
她一門心思隻想著自己家老頭子估計時日不多了。你生前講究那麼多的風水之局,結果連兩個兒子都成家了,孫輩也成群了,還沒給兩個兒子每人掙得一棟樓。
可見講究太多的風水格局,還不如規劃夠地兒,給兒子一人弄一棟房子實用!
妻子於是就跟“大伯”辯論起來,希望能說服他,就朝著鄉道建房子。
正好蓋兩棟,每個兒子都能單獨擁有一棟。以後孫輩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現在老一輩給他們留下的,隻是一層樓房。想要往上蓋,就需要他們以後自己努力掙錢……有了這個“動力”,估計要比“毫無壓力”的日子,更能促使他們發奮努力!
妻子就拿他家田地右邊鄰居為例。
人家也是外來戶,購地蓋房子。隻有60平的地皮,已經蓋好了三層,大門就朝著鄉道。正是“大伯”很排斥的“坐東朝西”的戶型。人家不也照樣蓋好了三層小樓?甚至,已經裝修得進入了“尾聲”了。
鄰居家挑的擺“進人酒”的日子,據說是在下個月的初八。
妻子反駁的話語,頓時令“大伯”心生不悅。
大伯強調鄰居這家“外來戶”不懂規矩,亂蓋房子,以後有他家“黴運頻頻”的時候呢。這戶人家進人酒席,請朋友鄰裡,如果請到他家,“大伯”是斷然不會去吃他家的喜酒。
妻子卻強有力的反駁像在圩鎮或者縣裡,乃至一線大城市裡,那些臨街鋪麵,都是固定好了的方位,隻能對著大街建鋪——難道就因為其中有“坐東向西”格局,那些商鋪就沒人買了嗎?照樣不會降價,還非常搶手。推出之後,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難道說,購買了“坐東朝西”商鋪的生意人,以後就發不起來嗎?
人家之前能掙下諾大的財富砸幾十萬幾百萬購買商鋪,買了“商鋪”後,把生意做得“更上一層樓”的案例,比比皆是!
這一切,無不證明著一個道理有條件的話,“風水之說”當然可以講究一番。沒有條件的話,也要懂得變通啊。
不必死守著“坐北朝南”才是大吉之選的死規矩。雲雲。
說了好一通。
她說是“好有道理”,“大伯”也被她駁得“無言以對”!
但“大伯”終歸是家裡最權威的那位,凡家庭內的重大決策,他都可以一言九鼎,最後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