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花了兩天時間,把如今的國際黃金價格行情,摸了個一清二楚之後,梁騰的心情一度非常的低落。
如果一開始沒有兩個億的心理預期,或許,現在就不至於如此失望吧?就為了少了那4千萬到8千萬。
梁騰甚至一度在心裡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要不,就先把1噸的金磚收著先。不急著出手它!反正今後金價會漲的……
但這個念頭僅僅在他腦海裡一閃而過。
沒有停留太長時間。
笑話!等個15年時間,去賺黃金上漲的幾千萬“差價”?
他現在弄好了商鋪,一年的鋪租,都遠不止那幾千萬的收益了。
所以現在的金價儘管不能跟後世比,但出手還是得出手的。
道理梁騰始終是明白的。
但要拋售全部的1噸金磚,梁騰依然有一種“割肉清倉”的肉痛之感。
有什麼辦法呢?
隻能怪現在的國際金價不爭氣,可謂行情低迷啊。
大約在90年代的時候,當時梁騰還在讀初中,就偶然看過一個關於黃金價格的報道。當時印象挺深的。那一年大約每斤黃金價格在6萬多元左右(當然這每斤的價格是他自己計算出來的。國內通行的計算金價的計重單位是“克”)。
過了10幾年,到了現在2006年了,1噸金磚才能賣個1億6千多萬(按本年最高價來計算了),那也僅僅相當於8萬元每斤啊黃金價格。如果是按照本年度最低的金價來計算,還不到7萬塊每斤。
這幾乎就跟10年前齊平啊金價。
黃金不是稀罕物嗎?怎麼能如此不長進呢?
10年了無增長、原地踏步!
但這就是現在他必須麵對的現實!
殘酷的現實啊!
打破了他多少的美夢。
吳瑕知道梁騰在“傷心”金價不如預期。便安慰他說,她會儘量爭取以比較高的價格,出手那1噸金磚的。
但國際金價也就那個價了,她認識的富人圈子內的朋友,哪個會沒有渠道購入黃金呢?不可能比國際金價更高的價格,來收購你的金磚啊。因為人家都有渠道按“平均價”拿到黃金了,你賣得貴,何必要買你的……要不,梁騰你如果不急著出手,就再把那些金磚收著先?
說到後來,吳瑕都不像在安慰梁騰了。
賣還是得賣的!
不賣,他如何籌得夠這一年7億的投資額?
梁騰有氣無力的揮揮手,授權吳瑕全權負責跟買家談判1噸黃金的出售價格。
又時隔一天,吳瑕來向梁騰彙報最終對方隻能給出15億的金磚收購價。
這比梁騰的預期低了5千萬。但總算沒按照最低的12億來收購。
勉強還可以接受的吧。
一下子預算少了5千萬。剩下的資金籌集的壓力,無形中就增加了許多了。
但梁騰心情低落了一天一夜之後,很快就扭轉過來了。
一來已經成為事實的東西,人們總會逐漸調整心態接受現實。二來吳瑕聯係的這個買家非常乾脆,梁騰和吳瑕帶著幾名保鏢用卡車運了黃金到接洽的地頭。對方驗過數量及重量對得上,便很乾脆的當場打款到梁騰指定的賬戶之中。
看著手機短信提示的長長的一串數字,梁騰數了幾遍,終於確認金額完全正確。
一顆心,也隨著這一長串數字的出現,變得逐漸雀躍起來。
黃金雖然說是“硬通貨”,但畢竟沒辦法“隨身攜帶”。要變現也頗費一番周折。中間還存在著“折損率”。
還是手頭上握有現金,心裡的踏實感更足吧。
說句真話,梁騰經過連番的折騰之後,手頭上的現金,頂多也就是10萬8萬的“零錢”了。
梁騰都做好了心理準備,這個月錢不夠用,估計又得刷“係統”的創業金了。
幸好這個月的創業金“額度”還有大大幾十萬,隻用了一半左右的額度吧(梁騰如今財大氣粗,運作的項目金額巨大。係統創業金對於他的幫助已經甚微。但饒是如此,每個月有合適的花費,仍然得刷刷“創業金”。以確保虧損一直都在進行)。
就在他財務狀況亮起“紅燈”之際,快要“見底”的賬戶,一下子進賬15個億。
對於一個準備要勒緊褲腰帶的人來說,這筆橫財,無異於“久旱逢甘霖”。
吳瑕也看出近期梁騰比較“愁錢”了。就在前天,已經到新一個月的一號,她大力敦促之下,已經有意“入駐”王者大廈底下五層商鋪的各商家,也有高達九成,已經派遣人員到“開放之都”來,跟梁騰的公司簽訂正式租用合同。
簽約之後,就馬不停蹄的開始了各自“商鋪”的裝修事宜。
原本冷清的“王者大廈”,頓時變得熱鬨起來。
合同約定的支付租金的方式,是按年度打租金到梁騰指定的賬戶。
這幾天時間,梁騰的賬戶中,也陸陸續續合計收到了逾三千萬的鋪租。
正因為一下子有這些鋪租的收入,梁騰更感覺到坐擁兩條街商鋪的美好。
這更堅定了他早日完成5公裡商鋪開發的信念。
3千多萬的年度鋪租收入,梁騰暫時也不能動它。畢竟他已經向“係統”的“信用金”貸了3個多億,用來收購相關部門出售的那兩條城市主乾道的沿街土地。
“信用金”的利息,雖然遠低於同期的銀行利息,但終歸得給利息不是?
在梁騰的預算中,“王者大廈”底下商鋪的租金收入,基本上都用來支付“信用金”利息的。輕易不要挪作它用。
貸款的利息,都必須按時支付。
隻要能支付起利息,這數億的貸款就可以一直拖著。拖上幾年,等梁騰開發好那5公裡的沿街商鋪了,光是收鋪租,就足夠他償還借出的本金了。
不僅僅是這幾個億的本金要還。梁騰甚至還計算了接下來幾年,他可能還得向銀行舉債10多個億。
這些錢,隻要他修好了5公裡的商鋪,然後全部租出去,每年少說也有兩個億的鋪租收入。
哪怕前後兩項貸款合計高達20億吧,每年2億的鋪租收入,還個10年也可以還清本金。
本金+利息,無非就用“鋪租”多償還幾個年頭,總能還清。
更何況,這5公裡商鋪的租金,又不是一直不漲。
梁騰很有信心,隻要他能撐過這最艱難的頭一年,堅持推動兩條主街道沿街商鋪動工修建。往後的日子,就會越來越順遂。
未來的“開放之都”的房地產不會崩盤,還會迎來幾倍的暴漲……
這樣一個梁騰可以預見的未來,不發生變化,他的這些投資就一點不帶風險。
收益可期,才舉債20個億怕什麼呢?
小意思而已。
再說了,第2年第3年第4年的投資,如果樓盤的“預售”情況遠遠好於預期,梁騰回籠的資金足夠高的話,他甚至可能不需要再向銀行貸款了。
後續準備投入商業街開發的10多億,他或許都不必再向銀行去借貸。用自己“預售”商品房的收入,就足夠支付。
沒有巨額的新增貸款,當然就不必支付相應的巨額利息。
如此一來,他的財富的增值,就會變得更穩健。
歸根到底,梁騰還帶著一點小農意識,不怎麼願意去借債的。
之前他為了要拿下“王者大廈”背後兩條城市主街道的開發權,以及街道沿街兩邊幾百畝地塊,才不得不向“係統”借“信用金”,導致一下子背負起好幾個億的債務。
這才艱難無比的拿下了“王者大廈”背後,長達5公裡的沿街商鋪地皮。
作為沒錢卻硬著頭皮去爭搶如此大項目的窮老板,他太難了。
幸好一舉成功的拿地。
有了這麼優勢的地塊,就有了“活水”。
梁騰隻要穩紮穩打的開發商業街和超高建築,不大賺特賺,就要怪他自己不夠努力了!
正因為過程如此艱難,梁騰才寧可勒緊褲腰帶籌巨資,也要把商業街按照最佳的方案來開發。而不是僅僅賺“快錢”,單單搞幾層的商鋪,賣掉了賺了幾十個億,就拍拍屁股走人!
他看的是最長遠而穩定的收益。
5公裡的沿街商鋪,大部分要收入自己囊中。而整個項目動作所需的數十億投資,就從擬建的30棟電梯高樓來賺取吧。
賣掉一部分商品房,理清了債務。剩下一部分,就掌握在手裡,待價而沽。
梁騰對於這一次商業街的開發及運作,腦裡有著清晰而完整的思路,給他5年時間,他誓必將一切債務“清零”。
到時候啊,當個天字第一號的“收租公”,想想也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