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在“姑姑”家的這頓飯,一直從中午就吃到了下午。
主要還是聊天的時間多,至於敞開了肚皮“暴飲暴食”,幾個大人基本上不會如此。
梁騰和吳瑕,還有兩個女婿,姑姑和她大的兩個兒子,都算不得貪嘴的人。
然而滿桌子的好菜,又是平常時不怎麼能吃到的,兩個兒媳,還有一群小朋友,個個都吃得滿嘴流油,興高采烈。
姑姑倒不心疼一群小朋友吃得多。如果是有營養的東西,巴不得小朋友多吃些,長身體。然而這都是些燒烤的東西啊。
有燒烤羊排,有全聚德烤鴨,有烤小香豬,這幾樣東西,彆說是燒烤了,普通的油膩食品吃多了也上火。
像那小香豬,雖然長不大了,但這麼小的“小香豬”,吃起來一身的油,像吃一塊塊肥肉似的。就算炒來吃都嫌油膩,容易上火。現在還把它烤得皮香肉脆。
像燒烤羊排,未必是現烤的。可能放置了一段時間,畢竟這玩意也不是那麼好賣的。願意出大價錢購買羊排吃的人,更傾向於吃水煮的,有一口羊湯的羊排。
吳瑕購買的“全聚德烤鴨”,最為地道了,正宗著呢,品牌名聲在外,肯定是現烤的。吳瑕還擔心“姑姑”家小孩多不夠吃,要了兩隻。
現烤的烤鴨,和肥膩的烤香豬,這兩樣非常香,吃起來是最正宗的味道。
大人小孩吃了,隻吃幾塊,說不定就要喉嚨痛。
還有羊腳乾鍋、牛腳乾鍋,以及吳瑕準備的“牛巴”,這幾樣表麵看起來,算不得燒烤。說是“乾鍋”,其實也是有汁水的。
吃起來,令人口有餘香,回味無窮。
它們不像燒烤那麼容易直接上火,可凡是吃起來香的東西,它在“秘製”過程中,放置了大量配料,像孜然粉,五香粉,八角粉,薑末,小茴香,各種乾紅辣椒,桂皮粉……反正都是些吃了容易上火的配料,放了幾十種都有。
這些配料熬製出來的乾鍋,以及“香辣牛巴”,偶爾吃一些沒事,吃多了肯定也是熱氣得不得了。
吳瑕和梁騰,對於飲食方麵,一向自製力挺不錯。
尤其是吳瑕,夥食從小到大以清淡為主。
“姑姑”和她的兩個大的兒子,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太多機會吃肉。都是一碟“炒樹葉”或“炒鹹菜”,對付兩碗粥或一碗飯,就是一餐了。
長大了,反而娘仨都是瘦削身材。不太喜歡吃肉。吃青菜的興趣遠大於吃肉。
現在為了招呼客人,準備了這麼大一桌肉菜,娘仨吃得其實不多。
至於兩個女婿,那是經常有酒席應酬。吃慣了大葷大肉的,知道自我節製的重要。這一桌美食,兩個女婿吃了不少,但沒有超標。
出乎梁騰和吳瑕意料之外的,對滿桌子各色肉食特彆感興趣,敞開了肚皮瘋狂“掃蕩”著的,除了一堆小朋友之外,就是三名“女將”了。
姑姑家的兩個兒媳,還有吳瑕的保鏢燕千羽。
兩個表哥的老婆,也就是吳瑕的兩個表嫂,吳瑕接觸不多。
她倆喜歡吃香喝辣。仔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
但燕千羽平常時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模樣,吳瑕跟她一塊兒吃飯的次數也不少。但一向由吳瑕決定購買哪些食材,幾乎沒怎麼買過香辣的食物,沒想到千羽對麻辣燒烤食物,也是喜歡得不得了的。
超級重口味啊。
現在燕千羽“原形畢露”,算是一次難得的放飛自我。
千羽其實跟“姑姑”家的兩個兒媳是同一類型的人,對燒烤食物,“情有獨衷”。
大夥買的美食是挺不少的,但在“三大女將”和一群小朋友的瘋狂“掃蕩”之下,起碼將今天買到的肉食吃了將近一半。
可彆小覷了這“將近一半”的份量。
仔細算來,大大幾十斤肉啊。
一塊羊排,有三斤左右;一頭小香豬,據說是“巴馬小香豬”,這種類型的香豬最重也不會超過70斤,普遍在40斤左右的居多。像吳瑕表哥定製的這一頭,在香豬中算是特彆小的,大約隻有20多斤。
還有兩隻“全聚德烤鴨”,一隻重5斤左右,兩隻就10斤。
兩種“乾鍋”,合計差不多有10斤。
一隻白切雞和一隻白切鴨,合計10斤是有的。
牛巴,吳瑕特彆要了10包,一斤一包的,剛好10斤。
這樣合計起來,此番家庭聚餐,肉食一共有60多斤啊。
吃掉了一半,那就是吃了30多斤的肉菜了。
確實挺能吃的。
這裡麵的羊腳和牛腳“乾鍋”,其實就是一堆骨頭,占重量,其實沒什麼吃的。
用“姑姑”大兒媳的話,她一個人都能把10斤的乾鍋吃光。
但其它的像“全聚德烤鴨”,骨少肉多。還有“牛巴”,純粹的肉啊,因此能取得掃掉了一半肉菜的戰績,這一家子的“胃口”,也足夠驕人的了。
看著燕千羽吃得那麼多,吳瑕都挺擔心她,會不會接下來一連“便秘”個七天七天,以對今朝的“貪嘴”付出代價。
人多的時候不好勸她。
等到散席之後,吳瑕和梁騰坐到了由燕千羽駕駛的“雷克薩斯”,緩緩駛離了“姑姑”家,吳瑕才勸說燕千羽,一個年輕女孩,不要那麼貪戀吃香喝辣。長遠來說,對身體不好。
但燕千羽卻說不妨。體質出的,她就屬於那種無論怎麼吃,都挺難上火的體質。
並且她也不經常“吃香喝辣”。往往是不吃,可以一年半載不吃,一吃就一次吃過癮。
不必擔心她會真的吃出事來。
臨上車前,“姑姑”在侄女車子的“尾箱”中,塞了滿滿一大堆的水果。
兩個女婿那邊當然也有,但沒有給吳瑕和梁騰的那麼多。
“姑姑”其實是把“客人”們送的水果,相互調換了一番,比如吳瑕帶來的水果,拿了部分,送她的兩個女婿。兩個女婿帶來的水果,她又各取一部分,裝了兩大袋,送給親侄女。
農村人送“回禮”經常這樣做。“姑姑”尤其做得順手。
“姑姑”對吳瑕格外熱情,主要還是梁騰太會做人了,臨行前,直接叫“姑姑”給了一個銀行賬號,他就把之前承諾的8萬塊錢,通過手機銀行,打到了她的賬上。
有梁騰這麼一帶領,其他兩個女婿,馬上也積極起來,各自往丈母娘的賬號上打了1萬塊錢進去。
有了這憑空多出來的10萬,“姑姑”建3棟新樓的計劃,就可以迅速變成現實。
“雷克薩斯”駛離了“姑姑”的家。
這時候才不到6點鐘。
晝長夜短。不臨近8點鐘,這天沒有那麼快黑。
梁騰建議到鎮上的“開發區”看看。
吳瑕早就猜到了他是有了新的投資的設想了。但梁騰沒有跟她商量具體細節,估計他也是沒有把整個投資項目,或者說是“投資的構想”敲定。
如果把整個思路都理清了,並且覺得切實可行,梁騰絕對會“通報”他的計劃的。
不僅僅是因為,需要吳瑕具體去執行,也由於梁騰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習慣了跟吳瑕一塊去完善投資計劃。
這種默契,是通過一個個項目執行過程中,逐步培養出來的。
吳瑕非常享受這種默契的合作精神。
現在梁騰沒有多解釋什麼,隻提出要到鎮上的“開發區”看看,吳瑕也識趣的沒有多追問什麼。
到了該知道的時候,她就會知道。
燕千羽打開了“車載導航”。
雖然這個鎮很小。但燕千羽也沒有到過。
對鎮上的地點都比較陌生。需要借助“車載導航”,找到“開發區”的位置。
其實“開發區”距離他們的“直線距離”,不到1公裡。
按照導航,也隻不過轉三條街道。
幾分鐘後,燕千羽就把車開到了“開發區”了。
這樣一個鎮上設的“開發區”,比梁騰和吳瑕預計的還要糟糕。
梁騰總覺得,既然定位為一個“開發區”,無論如何成績慘淡,終歸要把“招牌”立起來吧?
但這個“開發區”的入口,根本連招牌都沒有立一個。
直接就是一道30米寬的道路進去。
這入口,啥“標識”都沒有。
然而,“導航”指示這兒就是“開發區”,燕千羽還按下車窗,詢問了一個在入口處擺粉攤的老女人,證實了這裡麵就是鎮上設的“開發區”。
進入到所謂的“開發區”,發現這片區域,除了道路已經硬化之外,彆無可取之處。
不僅見不到入駐的公司——如果有公司入駐,肯定要建設標準化“廠房”。
“開發區”的土地有沒有賣給了私人,不知道。但已經建好幾層的私人樓房,寥寥無幾。
僅僅是挨近東邊,有稀稀落落的幾棟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