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能網紅!
梁騰有那麼震驚的表情,事出有因。
並非那冊《藥方》稀罕到了“國寶”的程度,令他見獵心喜。
是有某個大藥企采取了《藥方》裡的一個藥方,就弄成了它們企業的“拳頭產品”,從此銷量長盛不衰。
但這隻是特例。而且導致這樣結果的因素頗多,大藥企的“營銷能力”該占首功。並不單純可以指望一個“藥方”就在商業市場上呼風喚雨,無往不利啊。
梁騰前世的記憶中,有一個家鄉的企業案例,他記憶深刻。
那原本是一家集體所有的“糖果餅乾廠”,也曾風光一時,產品銷量極廣。但到了放開民營經濟從事各行各業以後,“糖果餅乾廠”的效益就急轉直下,最終落到發不出工人工資的地步了。
有什麼辦法呢?隻能把糖果廠賣掉了。
當時有兩種方案,要嘛賣給外地的大老板,要嘛由糖果廠的職工們湊錢,一起把廠子盤下來。職工們就按照“出資”的比例,來確定在“改製後”的新廠的“股分”。
出資最多的那位,理所當然成為新廠的“董事長”。
梁騰記得是一位如“江”的女士,出資最多,成了新廠的負責人。這位“江董事長”頗有市場眼光,知道生產糖果餅乾的廠家太多了,利潤太薄。必須推新產品另謀生路。
於是她去頻繁拜訪某大學的一位教授。她通過朋友知道,那位教授研發了一種“含片”,可以潤喉清嗓。
這種“潤喉”的個人配方,其實算不得什麼。後世可謂遍地開花,隨處能找到。但當時這方麵的市場仍處在相對“空白”階段。“江董事長”就憑著一個“潤喉糖”的配方,舉全廠之力生產“潤喉片”,結果推出市場後大受歡迎。成了新廠的“拳頭產品”,為新廠創造了極其可觀的收益。
從這樣一個案例就知道,一個“配方”創造了一個產品,如果這個產品銷量大,影響大,未必就代表你發明這“配方”的人有多麼牛叉。有可能是人家企業針對產品的“營銷策略”高明。
梁騰現在手裡捧著的《藥方》手抄本中,他看到了自己很尊敬的一位長輩的獨家秘方,未來會替藥企創造驚人財富的藥方啊,梁騰震驚。
震驚的不是這藥方以後能創造多少財富?他是隱約有點擔憂那位唯一掌握“藥方”的長輩,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變故?否則,怎麼可能把他自己一直秘密收藏,從不示人的“藥方”,也讓人“采集”了去呢?!
那位長輩,待梁騰極好。梁騰也一直把他視為自己的“恩師”。
千萬不要出了什麼變故啊?!
那位“恩師”,姓周,大名“囑勇”。
他是梁騰哪方麵的老師呢?恰恰便是梁騰考駕校的“教練”。
梁騰這輩子讀了那麼多書,期間經曆的“老師”之多,不說上百,也有大大的好幾十位。
為何他對一位駕校的“教練”特彆感恩在心,尊其為“恩師”呢?
那是有原因的。
梁騰畢業以後,跑到大城市去就業,或者自己來創業。也許時運不濟吧,他很努力,虛擲了多年光陰,事實上卻沒賺到錢,反而欠下一身債。
就在那個時候,家裡傳來了親人大病的消息。這令梁騰無法再像以往那般,繼續在各個大城小城之間“漂來漂去”的了。必須返回家鄉,待在親人身邊照顧、服侍、儘孝。
但回鄉容易,回到老家想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卻很難。
梁騰要照顧病人,工作時間方麵,就沒辦法那麼規律了。彆說“加班”了,就連固定的早出晚歸,都未必能保證。
當時在老家那邊,用人單位開的工資,比沿海發達城市,低了不止一點。想在老家這兒賺到還算可觀的收入,隻有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加班”。
許多一線工的高工資,都由加班加出來的。
但這明顯不符合梁騰家裡的情況啊。家裡有病人,頻繁有點小狀況的。問題不大,但必須“隨傳隨到”,否則小問題也可能釀成大問題。
真正在老家應聘一份固定的工作,梁騰能頻繁請假嗎?!
顯然不可能。
那麼,讓他不工作了,專門來照顧病人吧?這更不現實。他也沒有巨額存款,不工作,吃西北風去啊?!
憑當時梁騰所處的位置,能想到的唯一一個比較自由的工作,就是當同城的貨車司機。而且還是那種小卡車司機,拉一般貨物的。
像這種小型的“貨拉拉”司機,不需要拿到“大車證”,有個c1證都可以了。
但梁騰的現實問題是他居然那個時候還沒有考下“c1駕照”。
說起來都是淚啊。
他在自己工作的大城市報考的駕駛學校。都快到“有效期”了,居然還沒有考過“路試”,也著實令人無語啊。
考駕照是有三年的“期限”的。三年時間內,科目二,有一次“正考”,四次“補考”,總共5次的“預約考試”機會。科目三呢,也同樣一次“正考”四次“補考”,總共5次“預約機會”。一旦這些機會都用光了,那麼之前“科一”和“科二”的成績就統統作廢,一切歸“0”。想要拿駕照,又必須從頭開始報名,重新繳學費,從最初的“科一”開始考起。
必須強調的一點,就是這考“駕照”的3年有效期限,是從你考過了“科目一”電腦試,才開始計算時間。所以有些人所謂的七、八年都沒拿證,那是他本身都沒去考“科一”,因此沒有正式開始計算他的3年有效期的。
梁騰卻不想拖那麼長久。當時就在自己工作和出租屋附近,尋覓可靠的駕校。
附近的駕校多得很。但他下了樓,步行百多米就可以抵達的“駕校”,有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