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世家,楊家,竇家,長孫家,鄭家,王家,都已經被李絢拉攏在手裡,而不在他手裡的,隻有盧家和崔家這兩家有威脅了。
李絢要征伐新羅,在此之前,他們必須要解決解決盧家和崔家暗中隱藏的威脅。
如果這兩家真的還有彆的心思,那麼也就彆怪李絢心狠了。
……
天色明亮,渭水秋涼。
禦船緩緩的朝著長安而去。
李絢坐在船閣之上,臉色有些蒼白的沁州刺史高崇德,正鄭重的坐在一旁。
李絢看了李朗一眼,然後才又看向高崇德,有些心疼的說道:“高卿,朕說讓你回來,但沒有讓你這麼趕著回來,真出了事怎麼辦?”
高崇德認真的拜首道:“陛下讓臣回來,必然是找臣有大事,臣不急不行。”
“事是大事,但沒那麼急。”李絢看向高崇德,神色認真的開口道:“高卿,朕要卸了你的沁州刺史之職。”
“陛下請講。”高崇德沒有在意一個沁州刺史,他知道,在皇帝心裡的地位比什麼都重要。
“回到長安之後,朕會以病休為由,任你為翰林院大學士,正四品上,監修國史。”李絢最後一句監修國史,立刻讓單純的翰林院大學士官職重了起來。
李絢看著高崇德,說道:“之後,朕會任命兩個翰林院學士,但在此之前,你要將翰林院的架子立起來。”
高崇德略微沉吟,然後說道:“陛下是讓人準備整理天下十道窮困州縣之事嗎?”
“那隻是其一。”李絢搖搖頭,道:“關鍵在外,而就眼下而言,朕需要高卿替朕整理攻伐新羅所缺乏的所有東西,朕已經讓寧國公沙陀忠義在擬畫新羅的地形關卡之事,但大軍行軍,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又該如何,這他就沒高卿熟悉了。”
沙陀忠義終究是降將,用他來做對新羅的了解可以,但他對大唐中樞的運轉了解就差的多了。
高崇德當年征戰的時候,就跟在他的父親平原郡公高侃的身邊處理各種公文了。
尤其是在遼東之處,他的熟悉在大唐絕對是少有的。
“此事陛下詢問劉少卿便可,何必找微臣?”高崇德抬起頭,詫異的看著李絢。
他說的,是李絢的嶽父,劉瓊玉的父親,宗正寺少卿劉元神,也是汴國公劉仁軌的長子。
當年劉元神也是跟在劉仁軌的身邊幫助處理各種政事的。
李絢輕輕搖頭,說道:“嶽父終究是後來才參與軍事,諸事沒有高卿熟悉……而且,諸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聽一些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對朕來說是有好處的,尤其大軍征戰,少一處失誤,便能少死很多士卒。”
沙陀忠義,高崇德,楊再思和楊執柔,還有劉仁軌,劉元神,甚至於李多祚,黑齒常之,這些人的意見李絢都會聽。
如今他不再是單獨一個衝殺在前線的大軍將領了,而是一國之君,解決事情,已經習慣的來用整個天下的力量了。
“臣領旨。”高崇德認真的躬身。
“新羅的事情,是機密,不要讓外人知道。”稍微停頓,李絢說道:“高卿的弟弟,如今任太子舍人,正好在長安團圓,平原郡公府想來也已經很久沒有熱鬨過了。”
“是!”高崇德臉上忍不住的帶起一絲笑容,
李絢想點點頭,然後又特彆囑托說道:“高卿回到長安之後,要多休息,身體重要,朕攻伐新羅不在一時,還需要等新羅國內先動起來。”
“陛下放心,臣省的。”高崇德稍微鬆了口氣,如今他也算是能夠歇一歇了。
翰林院大學士,監修國史,這一聽就是宰相的味道,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能夠同中書門下三品了。
當然,那應該是新羅開戰之後的事情了。
現在的他,要做的是調養自己的身體,然後做完皇帝交待的事情就好了。
他們高家,從今日開始,也算是徹底的在大唐站穩腳跟了。
……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在門外響起,徐祿站在門口,躬身說道:“陛下,太子率百官到春明門迎候。”
“也正是的,何必如此大張旗鼓,還驚擾百姓。”李絢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了高崇德。
高崇德認真的說道:“太子純孝,此乃天下之福。”
李絢點點頭,說道:“高卿說的是,看樣子,朕以後需要好好的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治國之道了。”
馬上昭兒也十歲了,李絢出征新羅也就在幾年之後,他長大了,開始能做事情了。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絢怕他做錯事。
那才是麻煩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