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大禮儀之爭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大禮儀之爭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大禮儀之爭(2 / 2)

便是有所瑕疵又怎樣,整個天下已經牢牢的握在他的手裡,隻要他將天下治理的更加富饒,他就能在曆史上超過太宗皇帝。

誰讓太宗皇本身就得位不正,李絢抓住這一點,在史書上大書特書,三代以後,一切的怨咎就會歸到太宗皇帝自己的身上。

“陛下心中有數就好。”劉瑾瑜隨手翻起一本奏本,剛剛看了一眼,她的神色頓時肅然起來。

“怎麼了?”李絢有些詫異的看向劉瑾瑜。

“陛下自己看吧。”劉瑾瑜麵色凝重的將奏本遞給李絢。

李絢看了一眼,隨意的說道:“嗯,藺卿上的奏本……請改太子名諱以為天下事便……”

李絢的眉頭頓時就緊緊的皺了起來。

這本奏本是太常寺卿藺仁基寫的。

這本奏本的意思,是請為太子李誌昭改名,然後好方便天下人。

“如何?”劉瑾瑜有些擔憂的看著李絢。

李絢輕歎一聲,說道:“三娘應該知道的,皇祖父長子是恒山郡王李建成,次子太宗皇帝,叫李世民,而三子便是衛王李玄霸,四子齊王李元吉……而韓王伯,霍王叔,乃至於父王都是元字輩。”

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彭王李元則。

劉瑾瑜輕輕的點頭。

“所以按照排序,恒山郡王應該叫李元成才對,而太宗皇帝應該叫李元民,衛王是李元霸,齊王是李元吉。”李絢搖搖頭,繼續說道:“到了李承乾那一脈,魏王李泰其實應該叫李承泰,高宗李治,應該叫李承治才對,這樣是不是就好聽多了。”

劉瑾瑜眉頭一挑,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

李絢繼續說道:“因為避諱,所以首先是恒山郡王改為李建成,其次是太宗皇帝改名李世民,其他子嗣保留元字。到了下一代,反而是太子李承乾保留了承字,而最後其他諸子去掉承字,目的就是利於避諱。”

“如今這一切到了我們的身上。”劉瑾瑜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李絢點點頭,說道:“要麼昭兒保留誌字,其他諸子去掉誌字,比如二郎,李誌明,以後就叫李明了,還有九郎,李誌河,日後就叫李河了,其他李有,李常,李高,李朗……”

“不要,不好聽。”劉瑾瑜終於忍不住的打斷了李絢。

“所以,就是昭兒去了誌字。”李絢輕歎一聲,說道:“那麼日後,太子李誌昭,便改名為李昭,日後他稱帝,便是某某皇帝李昭。”

“聽起來倒是好聽了一些。”劉瑾瑜還是忍不住搖搖頭,說道:“臣妾還是覺得不如李誌昭穩重。”

“所以,這本奏本,便回了吧。”李絢將奏本往前一推,同時說道:“高祖皇帝太子李建成改名,是為了天下更好;太宗皇帝太子李承乾不變而諸子改名,怕是為了展現太子唯一之重,但是這兩朝,太子都沒有順利繼位。”

劉瑾瑜重重的點頭,臉上甚至帶出一絲凶狠。

她的兒子,她的長子,將來必須順利繼位。

“反而是高宗皇帝一朝,李忠,李弘,李賢,李顯,李旦。”稍微停頓,李絢擺擺手說道:“他們繼位雖然同樣有問題,但兄弟之間的感情很好,並沒有因為皇位奪嫡而真的鬨起來。”

劉瑾瑜緩緩點頭,若是沒有武後,或許李忠便已經繼位了。

武後如果不胡亂圖謀,那麼李弘,李賢,都有可能順利繼位。

“其他的不說,朕還是希望臣的那些兒子,能夠和諧共處一些,不要為了皇位爭執起來。”李絢看向劉瑾瑜,說道:“娘子擬本吧,回了藺的提奏吧,至於說避諱之事,等到昭兒登基以後,他自己改名字去。”

曆史上改名的皇帝很多,最出名的叫漢宣帝,他原本叫劉病已,登基以後改名劉詢。

“是!”劉瑾瑜認真的點頭。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然後說道:“從明日開始,為夫在太極殿理事,就讓昭兒在旁邊跟著看吧,過幾年朕征伐新羅,娘子坐鎮洛陽,昭兒坐鎮長安,起碼,他要學會該如何去信任人,什麼人該信任,什麼人不該信任。”

“夫君隻要像教誨中宗皇帝那樣的教誨昭兒,妾身這裡,便沒有異議。”劉瑾瑜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絢。

當年為了獲得李治和武後的信任,李絢在李顯的教導上,是真的用了力氣。

“放心,有些當年沒有交給三郎的,為夫也一樣會交給昭兒的。”李絢忍不住苦笑的搖搖頭。

劉瑾瑜跟著笑了起來。

隻是她沒有發現,李絢的目光落在藺仁基奏本上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陰沉。

藺仁基這本奏本,看起來說的是太子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在為更加敏感的事做鋪墊。

李絢心中冷笑,他這一朝,可不要什麼大禮儀之爭。(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深海拳王 火影:我的忍術平平無奇 覺醒後我讓總裁追妻火葬場 末日體溫計 暗夜覺醒者 人到中年,我的情報每日刷新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心聲泄露後,真千金被團寵了 宋惜惜戰北望全文免費 五靈: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