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夏,帝幸洛陽。
淅淅瀝瀝的小雨降落在天地之間,輕輕的奏起一片幽曲。
乾陽殿中,李絢忍不住的伸了一個懶腰,對著一旁的徐祿輕輕擺手說道:“不用掌燈了,今日便如此吧。”
“喏!”徐祿拱手,然後後退一步。
李絢起身,放下手裡的奏本,然後朝著殿外走去。
從長安而來洛陽也已經有五日了,一路上的懈怠終於被徹底掃去,朝政迅速的落入掌控之中。
天下春種灌溉,人力調動。
科舉後各科士子被迅速的安置到地方官位。
吏部,戶部。
一個叫天官,一個叫地官,果然名不虛傳。
朝中吏部和戶部的官員被迅速的派遣到地方,緊盯著天下的春種之事。
那是頭等大事,
今年是難得風雨和諧的一年,沒有洪澇,沒有旱災,但越是如此,李絢對春種秋收就抓的越緊。
今年的秋收,很可能就要為日後征伐新羅,奠定基礎。
……
大業門下,李絢稍微停步。
徐祿趕緊上前,問道:“陛下,今夜去什麼地方?”
“去賢妃那裡。”李絢說了一聲,然後邁步朝集仙殿走去。
清靜的宮苑之中,是一片令人難以想象的祥和。
“陛下駕到!”內侍高喝聲在殿前響起。
一身青色襦裙,打扮閒散的鄭芝趕緊從裡麵迎了出來。
“參見陛下!”鄭芝側身,輕輕躬身。
“嗯!”李絢伸手將鄭芝拉了起來,然後一起走入殿中,看著空蕩蕩的宮殿,李絢問道:“滎王呢?”
“去內書堂了。”鄭氏奉上一杯清茶,然後低聲說道:“孔學士說,朗兒讀書還算有天分,所以,讓他早一年入學。”
“六郎四歲多了,入學也不算早,跟著讀就是了。”稍微停頓,李絢說道:“今年,朕要巡視河北,十五娘你也跟著一起去吧。”
“喏!”鄭氏詫異的抬頭,小心的問道:“不是說淑妃姐姐和燕王跟著一起去嗎?”
“怎麼,朕讓你也跟著一起去,你還不滿意了?”李絢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臣妾不敢。”鄭芝稍微側身,然後低聲說道:“臣妾家中就在滎陽,咫尺之遙,若是因為臣妾跟著一起去,而加大了朝中的耗費。”
“不用擔心,朕本身就有讓你跟著一起去的意思。”李絢伸手將鄭芝拉了起來,輕輕的捏住她白皙的下顎,撫過她修長的鵝頸,輕聲說道:“朕還想著跟你一起生個女兒呢。”
“女兒?”鄭芝順勢坐進李絢懷中,滿臉的不解:“陛下不是已經有福昌公主了嗎?”
“她已經馬上就十三歲了。”李絢搖搖頭,說道:“再有兩年就該訂婚了,一出嫁,想回宮裡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