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遠地他看到了一個村莊,麵朝大路的這排房子的牆上寫著“人民公社萬歲!”
他沿著鄉間坑坑窪窪的土路騎進了村莊,六十年代的農村還大多是土坯房,有青色的或紅色的瓦平鋪在房頂。
有一排朝陽的房子一側有一個寬敞地方,零零散散的幾塊平整的石頭上坐著幾個大娘。
這些大娘應該就是村裡麵的信息交換中心,她們掌握著這個村裡麵的最新最核心的人員動態信息。
他剛一靠近,幾個大娘的目光就如探照燈一樣的掃過來了。
他在幾個大娘的目光審視中下了車,點頭哈腰地打招呼,“大娘,乘涼呢!”
“小夥子,你是誰家的親戚?你找誰?”
“大娘,我從城裡來,我想換點葡萄,西紅柿,雞蛋,或者大公雞什麼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要到哪裡去換?”
“你用什麼換?”
他從自行車把上解下來一個布袋子,裡麵裝著幾斤大米。他也沒有稱具體多少斤。
幾個大娘圍上來了,朝著布袋子裡麵一瞅,眼睛亮了。
“這個大米可真不錯!”
大娘們來了興趣,一個大娘問:“用雞蛋怎麼換?”
“大娘,個雞蛋換一斤大米!”
“你這個小夥子做生意這麼不實誠!雞蛋分錢一個,個雞蛋,那你這個大米合毛錢一斤,這個大米太貴了!”
他就知道大娘們肯定會討價還價的,“大娘,糧店裡哪裡有這麼好的大米,而且去糧店買糧還得有糧票。你要錢的話,我可以給你分錢一個雞蛋,你有多少?”
大娘在錢和大米之間猶豫了一會兒,她真想要這個大米,給家裡人喝點大米粥。算了,還是換點錢吧,買什麼都得用錢。
幾個大娘湊做一堆嘰嘰喳喳了一番,然後對他說:“小夥子,你等著!”
“你們要是換大米的話彆忘了拿杆秤來啊,我沒帶秤。”他提醒她們。
大娘們邁著小碎步回家去拿雞蛋了。
他挺失望的,原本他期待著有大公雞,或者新鮮水果,結果隻有雞蛋可以換,大娘們一共拿來了三十八個雞蛋,隻有一個大娘換了一斤大米,她自己拿來了一杆秤稱的重。
他問一個大娘,“大娘,村裡沒有大公雞,或者彆的吃的可以換嗎?”
“一戶人家隻能養三隻雞,夏天的時候殺了好多隻雞,現在哪兒還有雞能給你換?”
哦,現在正是剛開始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
“那一戶人家隻能養幾頭豬?”
“養豬倒是沒說不能多養,還鼓勵我們多養豬呢。豬糞可以交給大隊上換工分兒,還給我們發獎勵呢。但是我們哪兒有多餘的糧食養豬。一家能養一兩頭就是很好了。到時候交到公社,也能掙好幾十塊錢呢!”
“我們一年到頭也就是掙幾十塊錢,哪裡像你們城裡人。你們城裡人好啊,每個月都有工資發!小夥子,你有對象了嗎?”
“小夥子,你是工人吧?你一個月掙多少錢?”
話題就這樣詭異地歪了,大娘們已經開始誇獎起她們的孫女侄女了。
他千恩萬謝的給大娘們鞠躬,“大娘,我結婚了。就是因為我媳婦兒有了,她饞嘴,所以想換點兒吃的給她補充補充營養!”
“哦!”大娘們沒興趣了。
他問,“大娘啊,現在到種麥子的時候了嗎?我看那些空的地裡麵,有的有人在耕地,有的地沒人。”
“還得過幾天,等過十來天天冷點,就好種麥子了。不過今年這個麥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種好,莊稼人不好好種莊稼,在那鬥地主,在那乾彆的,地也不好好種了!”
大娘們開始討伐起村裡的不務正業了,他也跟大娘們告彆了。
賺錢的機會,他目前沒有看到。他能想到的在農村可以賺錢的方式,都是要到八十九十年代以後了。養雞養豬還有大棚。大棚現在不要考慮了,現在也沒有塑料薄膜。養雞養豬的話,現在人都剛剛好能吃飽,沒有多餘的糧食也養不了。而且這些賺錢機會也是住在村裡的人才能有的,他一個城裡人也做不了啊。
他在鄉間的土路上一個坑一個窪顛得渾身散架地騎著自行車,即使沒有賺錢的機會,他還是挺喜歡到農村來逛一逛的。這兒天地比較廣闊,天空也高,空氣也自由,聞一口都是泥土和糞土的芬芳,以後他沒事還會常來溜達溜達的。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