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封賞_我的姐夫是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九十一章:封賞(1 / 2)

“見過皇後娘娘。”

“見過姑姑。”

燈影之下,徐皇後瞧著張安世和徐靜若,麵上微笑,隻是這時來不及理睬朱?,這令朱?耷拉著腦袋,似乎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點什麼,臉上顯出了幾分不高興。

徐皇後道:“你們在講什麼?”

朱?立即道:“我們在講賈寶玉初……”

徐靜若這時羞怯得不得了,不過似乎覺得若是讓自己的姑姑知道張安世講這些隻怕不喜,便強打著勇氣打斷道:“講賈寶玉與襲人,姑姑……我……我身體大好了……”

她沒有騙人,初試**情的確實是賈寶玉和襲人,至於後頭的話,卻一下子讓徐皇後再無追根問底的心思。

徐皇後高興地嫣然一笑道:“你的姑父和本宮,怕你身子孱弱,希望能多將養一陣子,張安世,陛下有事尋你,你隨本宮來。”

朱?依依不舍道:“為啥不叫我。”

徐皇後摸了摸他的頭,卻沒多說什麼,朝張安世招招手。

張安世哪敢怠慢。

留下那心裡倍感失落的朱?,和驚魂未定的徐靜若,忙是走了。

跟著皇後娘娘的後頭往正殿走。

張安世一路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等入了殿,見了朱棣,還見三個兄弟也在,頓時明白了什麼。

“臣……張安世見過陛下,吾皇萬歲。”

朱棣一見張安世,便大聲道:“小子,你乾的好事!”

張安世一聽,心裡大驚。

臥槽,誰把我賣了,我乾啥了!

朱棣卻已上前,激動地道:“你他娘的怎麼知道這建文就在福建。”

張安世一聽,也不由的愣住了,驚詫地瞥了一眼四周,卻見一個和尚神情落寞地站在那裡。

這建文……還真找著了?

專家誠不欺我也,以後再也不黑他們了。

其實讓朱勇他們出發去找人之時,張安世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不過倒是覺得那寺的可能性最大,因為考古發現之中,確實出現了龍袍改造的袈裟,而這龍袍的工藝,斷然不是福建本地出產。

因而,合理懷疑的話,十之**,這個袈裟的主人就是建文皇帝了。

隻是……現在朱棣激動地看向他,詢問他發現的經過。

這倒讓張安世有些緊張起來。

對呀,他又不是妖怪,總不能說自己像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

不過……畢竟這是先射箭再畫靶,隻要有一個合理的推論,卻也未必不能解釋過去。

張安世定了定神,隨即就道:“陛下,其實臣也比較關注這件事,所以……臣便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看了朱棣的神色一眼,張安世繼續道:“首先,臣假設了建文出逃,既然出逃,這天下之大,他又能往哪裡去呢?那麼追隨他的人,又會如何安排呢?”

“臣就在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原之地,他們肯定是無法逃脫的!因此,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條是出關,一條是出海。而要出關,這大明的邊鎮,是在北平和宣府一線,那裡卻正是陛下的龍興之地,他們經過北平、宣府,如是往那裡走,豈不是自投羅網?”

朱棣不禁點頭:“不錯,不錯,你的猜測很正確,真是一個聰明的少年啊,你繼續說,你怎麼就認為他沒有選出海這條路?”

張安世道:“臣本是以為,可能會是出海,或者說,他們一開始確實是出海,可細細一想,他們幾個流亡之人,貿然出海,且不說尋覓艦船不易,就算真能出去,所遇的危險也是極大。臣就在想……建文真受得了這顛簸之苦嗎?還有追隨他的宦官以及臣子,大多都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他們能承受這些嗎?“

朱棣聽罷:”你猜測的沒錯,這些人都是酒囊飯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若真有這般的勇氣,何至於淪落到那般的境地。哎呀,你這般一說,朕倒是覺得……你真是將這些人的底細都摸透了。“

張安世慚愧的樣子道:“主要是在陛下身邊,隨時受陛下言傳身教,這才開了一點竅而已。”

“你繼續說。”

張安世道:“既然他們曾想過出海,卻又不敢出海,那麼……臣就在想,他們假若當初真要有出海的念頭,會從哪裡出海?蘇杭一帶,這不可能,那裡距離京畿甚近,一群這樣的人出現,而且還要違反海禁,想要做到無人發現,這絕無可能。”

“最安全的地方,便就是福建了,那裡多山,朝廷對那裡許多地方鞭長莫及,臣聽說,那裡有許多的山民,因為無地可耕,生活困苦,所以私下出海謀生,更有不少人私下西洋,因此僑民甚多,官府也無法及時管禁。”

朱棣暗暗點頭:“不錯,福建布政使司,隔三差五都有這樣的奏報。”

張安世道:“若是建文出海,必走福建的海路,那麼他們抵達了福建之後,得知了海上的諸多艱辛,於是……望而生畏之下,這個時候……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原地藏匿了。”

朱棣越發激動:“說的對,說的對,如此心思,真是令人折服。”

張安世道:“可既要在福建潛藏,問題便又來了,福建固然多山,可他們沒有戶籍,也沒有關引,就算出宮時偽造了身份,卻要四出活動,卻是不容易的,因為照太祖高皇帝的祖宗之法,百姓出門需要路引,否則便視為亂民,他們若是假裝尋常百姓,肯定不成。”

“可以隨意出入的人,隻有兩種,一個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另一個就是僧人。這讀書人可不好假扮,畢竟任何一個讀書人,在本地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容易引起關注。”

“那麼另外一種,就是僧人了。”

“臣想辦法,請人去了僧錄司那兒,尋覓了福建的寺廟造冊的情況,專門尋那些幾乎沒有什麼香火的小寺廟,而且那地方,一定便於隱藏,最好是在深山之中,平日裡無人走動,最終一層層的篩選下來……”

“篩選出了這些寺廟之後,再進行篩選,篩選規模最小的寺廟,這寺廟最好平日裡隻有幾個僧人,一旦僧人一多,難免人多嘴雜,容易被人察覺出什麼,再這般又篩選了一次,最終,便尋到了一處寺廟,即是臣所選定的這一處無名小寺。“

朱棣越聽越是驚詫。

這一輪輪的分析,確實邏輯性很強。

最重要的是,還是當真經過這些分析,將人找著了。

這樣一比,那他當初讓錦衣衛挑選了這麼多精乾之人,忙活了兩年多,豈不是成了笑話?

還有那紀綱,信誓旦旦的說人出了海。紀綱此人一向穩健精乾,現在看來……

朱棣忍不住搖搖頭,隨即大喜道:”精彩,精彩,哈哈……張安世啊張安世,你真是朕的枕頭啊。”

張安世心裡一緊。

朱棣道:“朕想瞌睡了,你這枕頭便來了。”

說罷,朱棣瞥向那朱允文,不屑地道:“朱允文,當初你身邊那些酒囊飯袋,比之朕身邊這少年如何?當初你但凡有幾分識人之明,又何至於到今日這個地步?到了現在,你難道還認為這是所謂的成王敗寇嗎?朕身邊隨便一個少年,才能便是你的十倍百倍。”

朱允文聽的心驚肉跳,他沒有想到,自己被發現,竟隻是眼前這小兒,單憑這樣分析便尋到的。

可怕的是,張安世的分析,竟完全猜中了他在逃亡過程中的心思,這樣的人,實在可怕。

到了這個地步,他隻剩下苦笑,萬念俱灰地道:“時至今日,還有什麼可說的,若是四叔隻想證明貧僧無用,四叔早就做到了。”

說罷,朱允文打量張安世,隨即又道:“隻是這少年,聰慧如此,隻怕享壽不永。”

他居然很認真的樣子。

意思是,一個人太聰明了,不會長壽。

朱棣聽罷,勃然大怒。

張安世心裡卻想笑,我是什麼貨色,我張安世自己不清楚嗎?我的聰慧來自於兩世為人的經驗而已。

所以張安世並不憤怒,而是笑了笑道:“借你吉言。”

朱允文隨即歎息道:“今日所見,貧僧無話可說,接下來,就請四叔處置吧。”

朱棣虎目中忽明忽暗,似乎也拿捏不定主意。

突然,朱棣道:“請魏國公吧。”

說著,他朝朱能幾個道:“爾等立下大功,朕自會重賞,現在可以退下……”

頓了頓,朱棣目光卻又落在了張安世的身上,道:“張安世留下即可。”

朱能如蒙大赦,他早受不了這裡了,於是領著朱勇幾個連忙告退。

魏國公入宮。

聽到宮中傳喚,尤其是在夜間,魏國公徐輝祖心中大悲。

夜間傳喚,一定是發生了天大的事,再聯想到自己的女兒還在宮中養病。

十之**,靜若沒了。

這一路,魏國公徐輝祖更咽,此時他才醒悟,自己為了自己的倔強,痛失了自己的女兒。

倘若不是因為自己圈禁,又何至於到今日這個地步。

徐輝祖傷心欲絕,隻恨不得以身代徐靜若。

跌跌撞撞地抵達了大內,入殿,終是再忍不住,於是熱淚盈眶,忙將長袖去擦拭眼淚,口裡嗚咽著,發出錐心一般的低泣。

等他擦拭了眼淚,抬頭。

眼前恍惚。

朱棣朝他笑道:“老匹夫,你來啦,你來看看這是誰。”

一聽是老匹夫三個字,徐輝祖雖是眼睛被淚水遮蔽,卻不禁定定神。

沒有人比徐輝祖更了解這個跟自己光屁股時起就廝混一起的玩伴。

一般朱棣罵人的時候,說明一定不會是什麼壞事。

於是徐輝祖朝朱棣指點的方向看去。

徐輝祖努力地睜大眼睛,隨即……看到了一個和尚。

他努力去辨認,猛地身軀一顫。

竟是俯身拜下:“臣徐輝祖,見過……見過……陛下……”

朱棣聽罷,冷哼一聲,扭過了頭,看也不看徐輝祖。

而那朱允文見了徐輝祖,又見徐輝祖如此,竟是羞愧難當,忙是側身避讓,道:“哎……時至今日,徐卿何故還要這樣羞辱貧僧。”

徐輝祖一時百感交集,更咽道:“陛下……還好嗎?”

“貧僧已是方外之人,有愧列祖列宗,生不如死,還談什麼好壞。”

徐輝祖歎了口氣:“隻怪當初不能效全命,否則斷不至使陛下到今日這樣的境地。”

這二人說的話,張安世一句都不想聽,太大逆不道了。馬德,等會被宰了,還要濺我張安世一身的血,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張安世心善的嗎?

隻見朱允文苦笑道:“不,貧僧今日思來,貧僧淪落今日,實非命數,而是理所應當。”

徐輝祖不解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允文眼簾垂下,道:“貧僧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反省,遲遲想不明所以然。今日方知,當初實是貧僧自取滅亡,即便沒有四叔,這天下隻怕也要分崩離析,貧僧自以為……可以依靠書生們大治天下。”

說到這裡,朱允文不禁淚流滿麵,更咽道:“今日方知,貧僧誤信了人,令養尊處優之人,充盈朝野,而疏遠那些真正為大明打下江山的將士,以為幾句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便可教太祖高皇帝的江山永固。哪裡知道,這實為亡國滅族的征兆。徐輝祖,你摸著自己的良心說,當初朕削藩時,你心裡是認同的嗎?”

“我……”徐輝祖沉默片刻,才道:“臣以為……此事難為。”

“是啊,你認為此事難為,想來你也早知道其中的弊病,也一定知道朕所信之人,多為誤國誤民的書生,是嗎?”

徐輝祖遲疑了一下,終究艱難地點頭道:“是……”

“那當初為何不言?”

“臣乃武臣,又非議論國政的禦史、翰林,如何能言,又有什麼言路?”

朱允文苦笑:“是啊,這便是貧僧的愚蠢之處,可你看四叔身邊,多少驍勇的將軍,又有多少似這個少年這般的俊傑,貧僧又怎麼不是自尋死路呢?”

“這是天命啊,貧僧當初做下那些可笑之事時起,天命就已不在我,而在四叔的身邊了,今日貧僧這模樣,實像跳梁小醜,可笑、可笑……”

徐輝祖低頭無言。

朱允文道:“今日言儘,時過境遷,你不必再稱貧僧為陛下了。”

徐輝祖耷拉著腦袋,眼淚又奪眶而出。

朱允文道:“當初貧僧猜忌你,處處提防你,你現在尚能如此待貧僧。貧僧心裡反而有愧,就不要讓貧僧帶著這份愧疚去死了吧。”

說罷,他笑了起來:“貧僧這輩子,已有太多的恨事,再多這一樁,更不知還要留下多少遺恨,你是有才能的人,應該尋覓明主,為我大明江山,去乾大事,中山王的後人,理當世為大明藩屏,永葆我大明江山。”

徐輝祖重重歎了口氣,卻再無言。

…………

這一夜很漫長。

張安世被抓去喝酒。

酒桌上,朱棣居中,徐輝祖在左,張安世在右。

朱棣一口酒喝儘,道:“看來今夜是睡不著了,你們一個是國舅,一個是太子的妻弟,也都算是一家人,來啊,喝,喝……”

朱棣滿麵紅光,就差蹦迪了。

張安世口裡道:“陛下,陛下,我酒量淺……”

於是淺嘗一口。

徐輝祖倒也乾脆,直接一杯酒喝儘。

朱棣斜眼看著徐輝祖,得意洋洋地道:“你看這朱允文如何處置?”

徐輝祖道:“陛下要如何處置,自然如何處置,臣豈有什麼話說。”

他第一次向朱棣稱臣。

朱棣卻是大笑,摸著張安世的腦袋道:“你這未來的泰山大人,可精明得很哪。他曉得若是自己給那朱允文求情,依著朕的性子,定然大怒,說不準就將朱允文殺了,便故意漠不關心的樣子,任朕處置,嘿嘿……”


最新小说: 寶藏女孩還青澀,忽悠她生三胎 魔王勇者你彆跑 穿書女頻,擁兵百萬,讓我道歉? 這個導演沒有格局 深淵秘境之源力紀元 隨母再嫁!綠茶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豪門育嬰師,夫人她靠哄娃封神 惡毒孕妻有空間,七零大佬掐腰寵 春意入軟耳 大唐:開局為李二獻上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