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像我們後至的,必定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到時候一家老小,枉死於土人之手,消息傳回京城,你們不還是哭一場,然後罵本王這些人……沒屁的本事,連土人都拿捏不住?”
張安世一時無語,這楚王咋說的好像自己是股市裡的韭菜一樣,大莊家就是想騙他進去割。
張安世隻好又勸道:“陛下是殿下的兄弟啊……”
朱楨卻是冷哼道:“本王現在快活得很,你休要多言!嗯,你酒量不錯,這酒也不錯,宮廷禦釀,這是皇兄釀出來的?”
張安世道:“殿下喜歡,我送十箱八箱去。”
“算了,再好喝,也要適可而止,人啊,不能貪心,得曉得自己的分量!什麼勇武,什麼武力超群,本王隻曉得雙拳難敵四手。我勸你到了陛下麵前,少勸他教咱們兄弟去海外。總而言之,我是賴定這兒了,誰也趕不走!這是太祖高皇帝的江山,本王吃的也不是皇兄的俸祿,本王吃的是本王老子太祖高皇帝的。”
說罷,眉一挑,神氣活現的模樣,大有一副有本事就衝我來的氣概。
張安世便不好再勸了,隻好道:“殿下誤會陛下了,罷罷罷,我不說了,果然好人沒好報。”
張安世頗為朱棣無語,這兄長做的……得乾了多少大缺大德的事啊,連自己的兄弟都不信任他。
哪怕是有一些兄弟不信任,這楚王殿下,這樣魯莽和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人,智商至多也就比朱勇高那麼一點點,也絕不肯上鉤。
可見朱棣在眾王心目中的道德敗壞到了何等地步。
…………
阿魯台和哈兒兀歹入了京,便一直都被安排在了鴻臚寺。
隻是他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得知一切都是那夜明珠的問題,二人捶胸跌足。覺得實在太冤枉了,若不是那夜明珠,鬼力赤中毒甚深,二人如何會謀劃篡位,又如何會自相殘殺,到最後……又怎麼會是如此狼狽的下場?
說到底,是大明使了詭計。
他們到了京城,朱棣對他們很冷淡,而且還下旨,命他們的殘部解除武裝,進入關內。
這時,二人就徹底成了被拔了牙的老虎,心知可能自己再也無法回大漠了。
甚至可能會被大明直接圈進扣押起來,連他們的部下,也絕不可能再回到草原中去。
於是二人隻要在一起,便禁不住借酒消愁。
說起來,這宮廷禦釀,倒是極合他們的口味,這酒勁頭很大,喝起來痛快。
隻可惜,有此好酒,可他們的基業和部眾,卻全數被他們自己敗了個乾淨。
一想到這個,二人就覺得心口堵得慌,卻也無計可施,隻是心中蒼涼,喝醉了之後,便不禁滿腹牢騷。
“安達,我悔啊,這漢人隻曉得用陰謀詭計,倘若堂堂正正打一場,何至如此?我……我對不住祖先……”
“哎,那又能如何呢?如今用漢人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就是虎落平陽,堂堂的漢子,卻要這般憋屈。”
阿魯台邊激動地說著,邊拚命地拍打著酒案。
哈兒兀歹卻憂心忡忡地道:“卻不知我們的部眾如今下落如何?漢人詭詐,我們不但害了自己,卻連自己的族人也統統害了。”
他們二人,對於張安世卑鄙的手段,都是憤恨不平。
如此大聲密謀,其實早被潛伏在此的密探聽了去。
可顯然,二人也破罐子破摔,尤其是喝醉了酒之後。
卻在此時,突然有人來道:“快出去接旨。”
二人已有些醉了,聽說聖旨,便用蒙語不屑地道:“嗬……卑鄙小人……”
“奸詐……”
不過二人還是晃晃悠悠地出了所住的庭院,卻見有宦官已在此等候。
二人站著,那宦官大喝一聲:“還不跪下接旨。”
或許是這一聲大喝,讓他們猛地清醒了不少。
哈兒兀歹意識到自己距離階下囚,其實也不過是一線之隔,當下冒出冷汗,便慌忙拜下。
阿魯台雖覺得憋屈,卻也學著哈兒兀歹的樣子跪下。
宦官扯著嗓子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韃靼部、兀良哈部對我大明多有滋擾,殘害邊鎮百姓,朕不可忍,今日爾二人,帶殘部來投奔,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以姑念哈兒兀歹、阿魯台二人尚且知罪,對其罪行並不追究。今爾二人,與殘部一同入關,據聞韃靼、兀良哈人頗勇武,命爾二人收攏殘部,朕發還武器,於年末二十七,率部至金山操演,欽哉……”
這宦官說罷,阿魯台和哈兒兀歹雖學習過漢話,不過畢竟不熟悉,隻聽懂了一半,便麵麵相覷。
宦官見二人沒有接旨,一副愣愣的樣子,便提醒道:“接旨吧。”
“這聖旨是何意思?”阿魯台道。
宦官便道:“陛下的意思是,讓你們與殘部會合,還發還你們武器,給你們提供一些輜重。”
二人都一副不肯相信的樣子。
“命你們暫屯金山,到時候,會讓你們與模範營進行一場實戰操演。”
“實戰操演?”
“就是真槍實刀乾一場,且看看誰能勝。”
這二人聽了,大吃一驚,覺得不可置信。
便用蒙語嘀咕:“這會不會又有什麼詭計?”
“這是皇帝自己說的,難道還敢背信棄義?”
“你的意思是……”
“打一場最好,我心裡憋著氣呢,早就想教訓教訓他們。”
“對,不管如何,我們總也能見著自己的族人了,隻是到時候刀劍無眼,傷了他們怎麼辦?”
哈兒兀歹眼裡掠過了一絲冷色,道:“先傷了再說,是他們自個兒要打的,不給他們瞧一瞧咱們勇士們的厲害,他們反而瞧不起咱們。”
“好。”
二人說定,臉上都不自覺地露出了喜色。
說實話,他們早想殺了這些卑鄙小人了。
當初大明北伐,確實殺的韃靼人屁滾尿流。
那些在關內享樂的韃靼人,回到了草原之後,慢慢地恢複了遊牧的生活,戰鬥力也開始慢慢的恢複。
這也讓許多韃靼人,重新開始找回自信。
現在,顯然是一雪前恥的時候了。
實戰操演的消息,很快就傳開。
而張安世卻是不急,此時,他拿了一個匣子,帶著一些寶貝入宮覲見。
這入宮之前,所有的東西都需進行搜查,確保不會有人攜帶利器。
不過見是張安世,那守門的宦官卻假裝沒有看到張安世夾著的匣子,隻是問:“威國公,您……這是……”
張安世親和地笑了笑道:“聽聞諸王都在,我來給陛下還有諸王送一份大禮。”
宦官便笑了,樂嗬嗬地道:“奴婢這就去通報。”
一會兒功夫,張安世便抵達了文樓。
這裡今日鬨哄哄的,朱棣隻覺得頭大。
他知道這諸王一個個如此,是什麼心思,無非就是臉都不要了,打算死乞白賴。
當對方打算不要臉,朱棣就剩下了兩個選擇,要嘛學建文,乾脆直接掀桌子翻臉,直接將這家夥都剁了。
可這些藩王,在全天下,依舊還掌著許多的衛隊。這樣一弄,隻怕他們的兒子們,會毫不猶豫地在天下各處直接起兵。
還不隻如此,最重要的是,這也不符合朱棣想要營造出來的兄友弟恭的形象,畢竟是打著靖難旗號做皇帝的人,怎麼能才幾年功夫,就直接翻了臉呢?
此時,有人稟報道:“陛下,威國公在殿外了。”
“召進來。”
張安世抱著他的匣子徐步進來,朱棣好像被解圍了一般,立即不理會諸王,隻看著張安世,笑道:“張卿,諸王你都見過了吧?”
張安世道:“陛下,都見過了,陛下,今兒臣帶了一些寶貝來。”
朱棣眼眸一亮,頓時好奇地道:“寶貝,什麼寶貝?”
朱棣和諸王的目光,便落在了張安世的匣子上頭。
張安世帶著幾分神秘的意味道:“有一樣,是給周王殿下的。”
周王朱橚顯得詫異。
卻見張安世打開了這匣子,從匣子裡取出了一副老花鏡來。
張安世道::“周王殿下的眼神不好,臣這兒,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磨製出了老花眼鏡,還請周王殿下試一試。”
周王朱橚有點懵,愣愣地看著那副老花鏡。
這是什麼玩意?
其他諸王,也是麵麵相覷。
包括了朱棣,一頭霧水的樣子。
隻見張安世,取出的是兩個圓球一般的水晶鏡,這兩片鏡子由一個木製的框架連接。
張安世道:“周王殿下一試就知道,這可是好東西,等於是給周王殿下多了兩隻眼睛。”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