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最能打的詞人:辛棄疾_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5章 最能打的詞人:辛棄疾(2 / 2)

諸葛亮望著天幕也是眉頭緊皺。

彆人不知道韓信的厲害,但諸葛亮卻深知韓信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因為諸葛亮所學習的東西都是當年謀聖張良留下來的衣缽,而張良又是對韓信非常了解的人!

初漢三傑之中,張良的智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是在行軍打仗方麵卻遠不如韓信。

韓信在諸葛亮眼裡絕對是前無古人,但後麵會不會再有來者就不清楚了!

“四渡赤水真的那麼厲害麼?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場戰役?竟然會被後世子孫稱為超神的戰役?就連韓信的兵法在四渡赤水麵前都很遜色?”

諸葛亮喃喃自語幾句,他此次出兵北伐勝算不大,如果他能夠擁有韓信的才能,那麼北伐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的增加!

所以諸葛亮現在求賢若渴,他自知自己沒有韓信的才能,就先把那個被後世子孫稱為‘幼麟’的薑維找出來再說吧,他要看看這個天水薑伯約是否真的有才能!

……

此刻的天幕已經播放完了白起這一生的光輝時刻,隨即出現了下一位意難平人物。

第八位: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曆城縣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

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並擒殺叛徒張安國,回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但未被朝廷采納。

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曾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製“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

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

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胄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征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棄疾推辭。

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複為誌,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誌難酬。

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複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誌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有《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五月十一日卯時。

祖上為隴西狄道西鄉人,北宋年間,五世祖辛維葉始自狄道遷居濟南曆城。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讚在靖康之變、宋室南渡後“累於族眾”,無法南下,遂仕於金朝。

儘管如此,辛讚卻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夠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他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同時,辛棄疾也“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

辛讚對辛棄疾寄以殷切的期望,曾兩次讓辛棄疾至金都燕京參加進士科考試,借機偵察金人形勢,以圖恢複。

這一切使辛棄疾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複中原、報國雪恥的誌向,養成了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


最新小说: 綜武:簽到成神,實力藏不住了 綜武問答:趙敏強吻,黃蓉送肚兜 張無忌穿越笑傲江湖世界 十年恩怨十年劍 劍影天漄 重生小綠茶,和絕症老公嘎嘎亂殺 從屬性麵板開始無敵 天命反派:退婚?弟骨?我統統拒絕 煉氣期如履薄冰,元嬰期重拳出擊 二周目女帝:這劇情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