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劇作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如《陳母教子》。
有些作品存在著勾欄調笑作風,流露了低級庸俗的情趣。
特彆要指出的是關劇對清官、“王法”充滿幻想。
靠清官、“王法”來主持公道,昭雪民冤,雖然也表現了作家的正義感,但這隻不過是一種社會改良主義的幻想,不可能是醫治社會弊病的靈丹妙藥。
……
當關漢卿的名字出現在天幕榜單上的時候,各個位麵、各個時空的人們都懵逼了,因為在大家看來,這個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小人物完全沒有上榜的資格!
大元位麵。
關漢卿自己看到天幕上的排行榜都有些懵逼。
“我上榜了?我怎麼可能上榜?”
“漢卿,你真的上榜了!竇娥冤不就是你寫的麼?天幕上的榜單肯定是你不會錯的!”
“關某何德何能,怎麼能夠登上華夏文壇的榜單?”
關漢卿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覺得自己在詩詞歌賦上的造詣遠不如那些前輩,彆說是文壇前十位了,就算是有一百個名額,也根本輪不到他關漢卿啊!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元代雜居開拓了一個新的文化豐碑,這對於整個華夏文壇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很多人都熟知唐詩宋詞,因為唐詩宋詞簡單容易背誦,流傳範圍廣,傳頌度很高。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真正給後世帶來巨大影響的還是元曲雜劇,也正是因為受了這方麵的影響,才導致唐詩宋詞走向沒落,而關漢卿在這方麵就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
……
當眾人都在議論關漢卿是否有資格上榜的時候,天幕中又出現了新的名單。
第八位施耐庵。
施耐庵(約1296年約1370年),原名施耳,字肇瑞,號子安,彆號耐庵,江蘇興化人。
原籍蘇州,後遷居淮安,或稱原籍淮安,居於杭州,後歸淮安故裡。
元末明初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水滸傳》。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佑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年)登進士。
不久任錢塘縣尹,因替窮人辯冤糾枉遭縣官的訓斥,遂辭官回家。
至正十三年(1353年),與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等人一起起義反元,因張士誠居功自傲,於是憤然離開平江,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
後入江陰祝塘財主徐騏家中坐館,除了教書以外,還潛心研究創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施耐庵渡江北上在海濱白駒隱居專心創作。
明洪武三年(1370年),施耐庵在淮安逝世。
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薈萃了民間流傳的梁山起義軍的故事,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曆史的認識和愛憎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起義軍農民的讚頌,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施耐庵不僅有豐厚的生活底蘊,而且有很高的藝術表現才能,其創作對中國長篇小說的創作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並為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增添了一份珍貴的財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施耐庵因避戰亂遷興化隱居寫與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是同鄉。
明代中葉以後,白駒場(鎮)曾隸屬過興化縣、東台縣、鹽城縣,鹽業管理曾隸屬過泰州、淮安分司。
施耐庵自幼名彥端,字子安,屬相為猴。
父親施元德,字長卿;母親卞淑貞,與蘇州楓橋遷鹽城便倉卞氏為同一支。
施耐庵原籍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唐朝時施耐庵的先人從吳興到蘇州來做官,傳至施耐庵是十五世。
後移居白駒場。白駒場地處裡下河下遊,溝河縱橫,港汊交錯,其父施元德以撐船為業,人稱“舟子”。
耐庵有兩個弟弟,二弟彥明,三弟彥才。
施耐庵童稚時聰穎過人,勤奮好學,稍長,常隨父親往來於家鄉各地和江南、淮北,眼界逐漸開闊。
據民間傳說,張士誠起兵反元,在平江稱吳王,聘施耐庵為軍師。
後張士誠降元,施耐庵屢諫不從,因而棄官去江陰祝塘東林庵坐館。
朱元璋發兵圍攻平江,戰亂波及江陰,施耐庵想起先後曾任鬆江同知和嘉興路同知的好友顧逖是興化人。
那裡地方偏僻,四周環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陽好避兵”之說,於是特意差人給顧逖送去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年荒世亂走天涯,尋得陽山好住家。願辟草萊多種樹,莫教李子結如瓜。
顧逖見信後,馬上給施耐庵回信,歡迎他來興化避難。
信中也答詩一首君自江南來問津,相送一笑舊同寅。此間不是桃源境,何處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後,將大弟彥明留在蘇州原籍,帶了續娶妻子申氏、二弟彥才和門人羅貫中,冒著烽煙,渡江北上,先在興化顧逖家中暫住,而後由顧逖相助,在興化以東人煙稀少的海濱白駒場購置了田地房產,在這裡隱居著《水滸》。
明初洪武年間,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詔出使四川,功成辭官回到故裡,名揚一時。
徐麒請蘇州隱士施耐庵到家裡當私塾先生。
……
喜歡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刷視頻通古代,古人都亞麻呆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