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高興地爬上去“謝謝大伯。”
林老二頷首,笑著道“最近跟天賜哥哥學背詩,學得怎麼樣了?”
天瑞還沒來得及回話,反倒是林四郎來了興致,頗為得意地高聲道。
“三弟認字好快的,現在已經會背十幾首詩了,還會寫咱家人的名字。”
眾人一聽頗為吃驚,農戶人家的小子,十歲上能寫出自己的名字,父母都得高興地逢人吹噓兩句,天瑞今年還不到六歲吧。
“這麼厲害呢?咱家要出個狀元郎了!”
“那是,也不看是誰教出來的,這叫青出於藍。”
“我家虎子就比天瑞小一歲,彆說背詩了,大字都不認識幾個,老三,你們家這麼好的苗子,不送去學堂可惜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有些錢不能省的!”
林老三望著遠方點點頭,孩子們大了,是時候想想孩子們讀書的事了。
“要上學,也是天吉先上,他是哥哥。”趙若霞總有打破一團和氣的本事。
連天吉都察覺到他娘這話一出,大人們之間的氣氛不對勁。
忙扯著趙若霞的衣角,小聲道“娘,我不愛讀書,讓弟弟讀書吧。”
“你懂什麼!讀了書以後才能當官,不然一輩子跟你爹一樣當個泥腿子,到死了都被人看不起!”
天吉不明白娘親為什麼非送他去上學,弟弟不也是她的孩子嗎?
可是有些道理不是他這個年紀能理解的,十指尚有長短,更何況人心。
牛車一路晃晃悠悠,終於在朝霞染紅東方大片雲彩時,到達鎮門口。
因為趕大集,這三天守衛都不收入城費,林家人省下一筆錢,都很高興。
入城後,兩家人約定下午申時在城門口集合,再一起回去,叮囑完就各自買需要的東西去了。
林家人分成三路,林老三牽著老黃牛找地出售竹簍;林老大跟林天賜去藥房售賣草藥;鄭氏幾個妯娌,帶著孩子去街上逛逛,買些零嘴和布料。
林老三好不容易找了塊地坐下,結果發現十米距離內,賣竹簍的就有三四家。
好在他的竹簍做得精巧又結實,顧客們晃悠一圈後停在他的攤位前,都要多看兩眼。
最後雖沒賣出什麼高價,好歹兩個時辰功夫都賣光了,十個簸箕,五文錢一個,賣了五十文;十五個竹簍子,十文錢一個,賣了一百五十文。
總共收益二百文,看得周圍小販羨慕不已。
鄭氏這邊也很順利,鎮裡的布莊有大批庫存布料沒賣完,全部降價處理。
因為布料有瑕疵,有的脫線了,有的甚至有被蟲鼠咬過的痕跡,價格比平常降了大半。
即便如此,仍有大批村民湧上前搶購。
鄭氏好幾次擠進去,又被人潮擠了出來。
好在張氏力氣大,長得又高又壯,很快擠到最前麵,精挑細選出一匹藏藍色,一匹煙青色料子,跟站在人群後的鄭氏揮舞著尋求意見。
見鄭氏點頭,才付了錢離開。
接著又去買了絲線和針,又給小子們買了眼饞的零嘴,張氏還記得跟小兒子的約定,買了幾塊飴糖用油紙包好塞進袖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