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遠去的二人,金曼娘在丫鬟耳邊交代兩句,徑直出了財神廟,坐馬車離開。
梅林同樣人多,小子們逛了一會兒就失去興趣,鬨著要回去。
出寺廟時,突然有個粉色衣服的小丫頭竄出來,提了個食盒遞到鄭氏麵前。
“我家掌櫃托我給娘子送些零嘴,多謝方才在小攤上的維護之情。”
鄭氏愣住,想問清楚,小丫頭已經一溜煙跑遠了。
眾人麵麵相覷,打開食盒,香甜味湧入鼻腔,小子們全都探頭過來。
“是雲片糕哎,還有蜜棗和酥糖。”
林四郎今天沒跟著出來,一群人裡,林老三認得字最多,可也隻認出食盒上的“來”字“什麼……來。”
“是悅來。”
林老三狂點頭“對對對,是悅來,以前從悅來飯館門口經過時見到過,媳婦兒,金掌櫃為什麼給咱們送糕點?”
他以為是上回胡二的事沒了結。
鄭氏三言兩句把攤位上的事解釋清楚,林老三這才放心。
回去路上,林家人順道去了趟周家,想探望下許久未見的周蠻。
結果扣了半天門,才有個小廝開門。
告訴他們,周家半月前就離開**鎮,說是周員外病重,聽聞綿州一帶出現神醫鶴眉的蹤影,一家子都去找大夫去了。
祥雲有些失望,又有些擔憂。
早知道周員外病得這麼嚴重,那天在周府門口應該想辦法進去看看的,沒準能幫上忙。
等林老三幾個趕回蓮花村,天色已經暗淡下來,不少人家炊煙嫋嫋。
小子們心不在焉,囫圇扒拉完晚食,挨個排在鄭氏麵前等分糕點,個個眼睛亮晶晶的。
鄭氏原本打算上交給林老太分配,林老太抱過孫女,捏了片軟軟的雲片糕到她嘴邊,意思讓鄭氏自己看著辦。
所有糕點按人頭,分了下去,小子們高高興興吃起來。
嘗到味道後,新鮮感很快沒了,原因無他,鄭氏做糕點的手藝很好,小子們從小到大嘗過不少,嘴巴養刁了。
從香甜的黃金糕,地瓜丸子,到蓬鬆柔軟的桂花糕,南瓜餅,再到蓮花村後新嘗試的棗泥山藥糕……
每一樣的味道,都要比這些好。
虎子和順喜來找天賜他們玩兒時,很大方將剩下的糕點分享出去。
結果,當天晚上,曹家嫂子揪著虎子的耳朵來給林家道歉。
她見糕點精美,不像農戶人家吃得起的,以為是孩子們偷吃了家裡拿來送禮的點心。
沒想到,竟然是鎮上金掌櫃送的。
趕緊把這兩日聽到的傳言,說給林家人聽。
鎮上的悅來和香滿樓最近在打擂台,爭取元宵當天燈謎會的主辦權。
金掌櫃被挖了牆角,要上場打仗了發現將軍投敵了,氣得高價在各個鎮上找大廚,應聘的人來了一堆,從年前選到年後,沒一個能入她眼。
“妹子,我覺得你可以去試試,彆聽鎮上那些人傳的酸話,我看他們就是瞧不上女人當掌櫃壓他們一頭。”
曹家嫂子對金掌櫃印象不錯,悅來飯館每年都會搭棚子施粥,店裡不管多忙,每天都會有五碗陽春麵,免費準備給吃不上飯的百姓。
有人說她是作秀,有人說這是她招攬客戶的一種手段。
曹家嫂子卻不這麼認為,誰能幾年如一日裝樣子,不過是那些眼紅悅來生意好的人,故意放出的謠言。
鄭氏猶豫,家裡十幾口人等著她做飯,她一去鎮上肯定沒法照顧到家裡一日三餐,再說上回小廝跟胡二的嘴臉,至今記憶猶新。
實在不想跟這種人共事。
想著金掌櫃送糕點是一番好意,沒什麼能回禮,鄭氏打算動手做了兩個點心,一份棗泥山藥糕,一份紅薯丸子,放進食盒中,等丈夫去鎮上府衙報道時順道帶去悅來飯館。
沒想到,食盒送出去的第二天,金掌櫃卻出現在林家。
她是嘗了鄭氏的廚藝,下定決心一定要親自來一趟。
開飯館之前,她遊曆過不少城州,吃過數不清的糕點美味,雖在廚藝上沒有造詣,舌頭卻異常刁鑽。
隻一口,便知道鄭氏的手藝不簡單,比那些來應征的廚子好太多,哪怕是自稱禦廚後人的劉一勺也未必比得過。
金曼娘仿佛沙漠中窮途末路的旅人,突然發現一片綠洲,喜悅的心情滿的快要溢出來,馬不停蹄詢問好幾人後,才趕到蓮花村。
這才發現,鄭氏竟是那日店中小二口中的女廚。
她道明來意,想請鄭氏去店裡幫忙,工錢開出五兩銀子一個月。
五兩一個月,一年就是六十兩白銀。
對林家來說,簡直是筆巨款。
鄭氏一開始還想拒絕,聽到工錢的那刻,眼睛瞪得老大,咽了口唾沫,隻能磕磕絆絆說了句,要詢問家人意見,三日內給回複。
金曼娘理解女人出嫁後的身不由己,答應後便離開。
她剛走,鄭氏再也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小院裡來回轉圈。
從小到大,彆說五兩銀子,就是五文錢都得精打細算。
頭一次有人告訴她,自己的本事能換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