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百姓靠天吃飯,莊稼的收成一方麵很大程度依賴天氣,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祈雨的道觀。
另一方麵,莊稼的產量多少,還怕一樣東西。
那就是害蟲。
唐太宗時期鬨蝗災比較嚴重,到了大明時期,蝗災也依然沒有消停。
尤其是在崇禎年間,更是非常的嚴重,蝗蟲過境顆粒無收,百姓餓殍遍野。
有人就說大明的天下,不是讓李自成吳三桂給弄沒了,是讓一場場蝗災弄亡國的。
祥雲跟在林老太身後,下意識認為此次的害蟲,也是蝗蟲之類的害蟲。
心裡不由得擔憂起來,若真是大批蝗蟲集聚在田野中,產卵孵化,不及時有效的乾預,會釀成大禍的。
跟林老太抓緊時間抱怨兩句的村民,很快跟大夥兒一起消失在田埂上。
老太太帶著祥雲去了從前住的小院子,這裡如今成了村裡共用的屋舍。
因靠著山腳下,平日裡有村民累了,想在此處歇個腳,喝口涼茶就在院中小憩片刻。
等林老太回村時,就在這個地方給村裡人看診。
今日不同於往常,林老太在院中坐了大半天,門口位置連個麻雀都沒有。
連個來診平安脈的都沒有。
祥雲在莊嬸子家跟剛百日的小絲瓜玩了半晌,看著他剛出生時尖尖的腦袋,如今已經長成了圓滾滾飽滿的後腦勺。
不禁笑道:“小絲瓜的腦袋不像絲瓜了,現在要改名成小西瓜了。”
一番話惹得慶娘笑個不停。
自從生產以來,在床榻上躺了個把月,傷口逐漸長好有了下地的力氣。
人也變得精神起來,加上莊嬸子在飲食上做得精細。
慶娘眼瞅著圓潤了不少。
祥雲臨走前給小絲瓜留下了百日的禮物,一個純金打造的長命鎖,個頭有小絲瓜手掌大小。
慶娘覺得太貴重,說什麼都不肯收下。
祥雲當麵拿了回去,臨走前乘人不注意又塞進了小絲瓜繈褓裡。
沿著記憶中的路線,往原來家方向走,一蹦一跳地更歡快。
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匆忙的腳步聲,回頭一看,是順喜爹娘抱著順喜,正神色嚴肅往院子方向跑。
“阿寶,你奶奶在院裡嗎?”
祥雲看了眼順喜流著血的小腿,忙在前頭引路:“在地,嬸子跟我來。”
話沒到院中,順喜爹大聲叫起來:“林大夫,您快幫我們看看,順喜的腿被地裡的害蟲蟄了!”
院中,給順喜清洗傷口,上了藥的林老太,終於有了時間問傷口由來。
“你們剛說孩子的傷口是地裡的害蟲弄的,什麼蟲子能劃拉那麼大一道傷口?”林老太拉了椅子坐下,將孫女抱在懷裡,跟順喜爹娘聊起來,“我剛瞧著傷口鋒利,像是被刀片劃過似的。”
順喜爹此刻後背上還背著簍子,聞言將簍子放地上,拿出一根極長的筷子,小心翼翼探進去,猛地夾住一隻拖出簍子。
祥雲就看到了一個揮舞著倆大鉗子,前端兩根比身子還長的胡須,甲殼堅硬顏色呈深褐的“害蟲”,被丟棄在地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