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吵鬨著要林家賠償的掌櫃們,臉一抹,跟唱戲的似的,又變成原先討好模樣。
落在林家媳婦眼中,無一不覺得他們勢利嘴臉醜陋。
可合作還是得繼續,這是連剛去學堂沒多久的天賜也明白的道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林老大此次,不僅在官府和趙小公子的協助下解決了為禍一方的海匪,還給鎮上百姓帶了期盼已久的糧種。
本就對林家心懷敬重的鄉裡鄉親,更是將林家的善舉和英勇拔到新高度。
周遭幾個鎮上甚至有人編排出膾炙人口的小調,孩童們圍在一處嬉鬨傳唱,沒多久,不僅是**鎮,連平林鎮和同裡鎮的百姓也能熟練地唱上兩句。
趙小公子依舊留宿在林家,白日裡跟在天吉身旁學習功夫,二人時常切磋進步,探討招式。
武先生跟在後頭,教得心驚膽戰,他的本事哪裡比得上宮裡給小殿下請的少傅,說句班門弄斧也不為過。
與此同時,常年隱身在暗處的隱衛們,更是憤憤不平。
“殿下憑什麼跟他學武術?還尊稱一句武先生,我哪兒比他差了?”
“就是!說到底這林貴從前跟咱們一樣的,現如今搖身一變,敢給小主子授課了,他以為自己誰啊?”
“這招式、這刀法,很一般嘛,換我教得更好!”
“誰讓你沒攤上林家這層關係,瞧咱小主子對林家多看重,不知道的以為替人家養了個童養夫呢。”
暗衛們也隻敢私下小聲議論,暗戳戳地找些樂子。
日常依舊緊緊盯住林家周圍,一有風吹草動,立馬查探解決。
一連半月,林家過得風平浪靜,各自在崗位上忙碌異常。
因著趙小公子不好露麵,那晚海上搏鬥降服盜匪的功勞便落到林家身上。
林老大每日早出晚歸,忙得時常見不到人影。
實在是請客吃飯的人太多,剛開始時他還覺得新鮮,日子一長,便沒了滋味。
寧可待在家裡陪媳婦兒子,見到趙小公子比以往更為熱切。
“托小公子的福,盜匪被緝拿後,**鎮上來往的船隻越來越多,百姓日子跟著富足起來,不像從前缺衣少食,周遭幾個鎮組建了個航司會,邀我去當會長,我哪有這本事。”
林老大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
張氏見了,打趣道“小公子彆聽他瞎說,我瞧他高興得很,長這麼大向來隻有人管他的份兒,何時輪到他管彆人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兩天樂得找不到北了。”
林老大知道,媳婦這是在為前些日子不著家,生他氣呢。
要不是周圍人多,趙小公子還在一旁瞧著,林老大定是要跟哈巴狗一樣趴過去,好好哄媳婦一番的。
趙淮澈笑道“林大伯不用妄自菲薄,百姓推舉你,看中的不僅是此次抓捕海匪的功勞,更重要的是你的膽識和魄力,以及一份為民的孤勇。”
林老大心情順暢了,腰杆子在趙小公子的抬舉聲中,越來越筆挺,脖子也昂得越來越高,高傲得似是一隻得意揚揚的公雞。
林老二從屋外趕著馬車進來,看到他那副模樣,好奇問“大哥,脖子不舒服嗎?我那兒還有上回用剩的膏藥,給你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