麅子不易得,林家老三從前上山打獵一年也未必能抓到一隻,更何況還是兩隻一起被抓。
林老太聞聲趕來,笑著指揮媳婦將大的宰殺,小的還有氣,能再養養肉。
林老二在一旁幫忙扒皮切肉剁骨,女人們再將大骨砍成一塊塊小肉,骨頭可以拿來燉湯,瘦肉剁成餡兒,送到祥雲飯館,做成餡兒餅來訪的客人都能嘗到味兒。
老太太喊來小兒子“天氣沒那麼熱了,肉能存放,你送信的時候,給你三哥送幾斤去。”
林四郎立馬去櫥櫃拿裝肉的竹籃子,張氏在肉上塗抹鹽保鮮,又撿起幾塊大骨頭,這才蓋上盒子,重新遞到四郎手上。
幾斤肉進了軍營,連打牙祭都不夠,林家也沒指望林老三能吃到幾塊肉,不過是想讓他跟家裡一起沾沾喜慶。
林四郎很快去了驛站送信,**鎮出了個舉人老爺的消息,一晚上早在鎮上傳開了。
十七八歲的舉人,在閉塞小縣城中是百姓們想都不敢想的存在,大夥兒無一不稱讚林家四郎才華絕豔,文曲星降世。
一見林舉人親自來送信寄東西,個個活絡熱情,不用他親自說,驛丞自掏腰包選了最快的傳信方式。
林四郎要付錢,驛丞說什麼不肯收“林舉人生分了,大家是同鄉,以後您平步青雲,是咱們**鎮的榮耀,小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林四郎知道推辭不了,從寄送的麅子肉裡拿了兩根大骨和一塊肉,遞到對方手中“我二哥山上獵的,不值什麼錢,大人帶回去給家裡孩子熬湯喝吧。”
舉人老爺親賜,任誰都不會拒絕,驛丞歡歡喜喜接過手,笑著送人離開。
日頭逐漸升到半空位置,前來拜會的生人熟人,差點把林家門檻踏破,全都是奔著林四郎熱乎名號來的。
林老太、張氏忙不迭在門口招呼客人。
說好了不送禮金,大夥兒明白林家的意思,不想將這場宴會,演變成眾人結交攀附的途徑,也是為了小兒子能有個好名聲。
金銀不能送,空手而來大夥兒也不好意思。
於是,客人們又變著法子,從其他門路下手了。
讀過書的送來筆墨紙硯,字畫書冊,老太太一開始不肯收,大夥兒極力勸說“不是送給林舉人的,他的書畫工筆怕是比我們送來的還強些,筆墨紙硯是給家裡上學堂的哥兒用的,書冊字畫是送給您家小孫女閒來打發時間的。”
老太太不懂這些,林四郎打開一瞧,確實是些淺顯易懂的書冊,文房四寶也不算精貴,是書局常能買到的質量,既是送給家中小輩,他沒有攔著的道理。
喊來幾個瘋玩的小子,一一給送禮客人道謝。
沒讀過書的婦人們,大多是蓮花村那邊從前交往親密的鄰居,像是莊嬸子和慶娘婆家曹氏,以及順喜娘,春生媳婦。
莊嬸子曹家嫂子有力氣,就在飯館裡幫忙,順喜娘承包了三天的豆腐,春生和慶娘帶了精美的繡品和鞋帽,都是普通人家容易消耗的,且肯定能用得到的東西。
雖不值幾個錢,勝在一番心意。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