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怕死,而是怕被你逼著去送死。”
而且朱棣還誅人十族。
有這樣的先例在,此人定是怕朱棣事後株連九族的瘋狂清算。
......
【你的嚴刑峻法,你的猜忌不信。】
【親手把最後一個可能為你效命的武將,推進了敵人的陣營。】
【自此,外援斷絕,內部人心渙散。】
......
永樂年間。
朱棣的胸腔裡猛地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窒息感。
這比當年靖難時被建文帝的大軍死死圍困在北平,還要絕望百倍。
那時,他麾下至少還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燕山鐵騎。
也有著明確的敵人和看得見的翻盤希望。
可如今,他的敵人無處不在。
而他的刀,卻隻能砍向自己人。
在刀不得不揮向自己人的時候,也是自己人開始叛變自己的時候。
終於,自己連盟友一個都不剩。
......
崇禎年間。
朱由檢也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助之感。
這,便是他此刻麵臨的殘酷現實。
文官都隻顧著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家國安危。
武將更是直接投敵,棄大明於不顧。
一時間,他竟然也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這麼多年,他一直都想著挽大明於傾,也並沒有懈怠半分。
可為什麼還是這般絕望的結果?!
難道永樂帝朱棣,也對此毫無辦法嗎?
想到朱棣,有些潰散的目光又重新聚焦於天幕之上。
永樂大帝朱棣,一定會有辦法的!
......
【你負手站立在這空曠死寂的大殿中央,目光緩緩掃過周遭。】
【那些曾經圍繞你的文臣武將,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僅存的幾個老太監,在你陰鷙如鷹隼的目光下,抖得像風中的蠟燭,隨時都會熄滅。】
【一股獨屬於你永樂大帝朱棣的悍勇之氣,在你胸膛之中最後一次,也是最無力的一次湧起。】
【你想起了自己數次親征末北,馬踏連營,追亡逐北的萬丈豪情。】
【備馬!】
【你用儘全身力氣嘶吼,聲音在這空蕩蕩蕩的宮殿裡撞得粉碎,顯得無比滑稽又可笑。】
【朕要親征!】
【朕要讓那些反賊看看,大明天子,沒有一個是孬種!】
......
“好!”
“大明的皇帝都是血性之輩!”
嬴政忍不住開口稱讚。
在他看來,造成明末這種局勢的原因,就是政治製度的整體性缺陷。
朱元璋廢除宰相導致皇權過度集中。
後期,文官集團坐大。
還存在著東林黨,閹黨種種黨派,將大明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所以,他覺得明朝的製度明顯不如秦朝“三公九卿”的製度。
而對於明末的局勢,他也感覺無從下手。
畢竟,他也是奉行嚴刑峻法的皇帝。
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與此時一樣的情況。
所以,對於朱棣,他很是佩服。
在如此絕望的情形下,朱棣還要親征。
明朝,不愧是華夏最硬氣的王朝!
朱棣,不愧為馬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