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重要的很多,比如今年五月由於氣溫升高,六月份陝西路發生大旱,朝廷積極賑災。
六月初瓊州爆發土著叛亂,朝廷派遣鎮守在廣東的廂軍前去鎮壓。
月中高麗遣使供奉,朝廷回賜了更豐厚的禮品。
還有各地治理也大大小小的全國性公務,都要一一處置,讓中央朝廷這個機器一直保持著高效運轉。
但這些其實隻能說是正常的國事。
瓊州在宋代屬於化為之地了,跟台灣一樣,區彆隻是瓊州稍微有些開發,但地方土著屢次叛亂不止。
所以後來神宗時期,對越南用兵的時候,乾脆在瓊州置朱崖軍、昌化軍、萬安軍三軍,一邊從海上對越南襲擾,一邊鎮壓地方土著。
而藩國遣使供奉的問題雖然讓趙駿頗有微詞,人家拿一點禮品過來,大宋就回賜好幾倍的禮品,屬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
然而這卻是古代中華文明極為重要的朝貢體係,裡麵不僅僅是小弟上供,老大給他們點賞賜的含義。還有更深層次的確定上下關係,有結盟屬性以及完整的禮儀文化。
中華文明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天朝上國的地位,然後向周邊國家輸出儒家思想,將他們的文化漸漸趨同,從而造成了整個東亞文明都受到中華文明的影響。
因此朝貢體係雖然讓大宋損失不小,每年都要打發不少東西回賜給小弟們,但同樣也給了這些小弟們相當多的文化輸出,擴大了中華文明的影響力,讓周圍國家百姓對漢人崇拜,也算是雙贏的局麵。
所以總的來說,這些都是每年都在發生的事情,倒也談不上有什麼變革。
真正的大變動,隻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朝廷準備白話文改革,要求各地往來公文,不再用文言的形式,而是民間白話的形式。
第二件事,自然是對越李朝用兵。
楊察到廣西之後,在狄青還沒來之前,立即開始進行布置。
除了內部糧草、集中兵馬、武器裝備以外。
他還積極聯絡周邊國家,希望包括大理、占婆、吳哥、南奔以及蒲甘等東亞王國一起出兵。
隻是收效甚微,除了大理積極響應以外,其餘東南亞國家基本都沒有回應。
主要是雖然這些國家都與李朝打過仗,但他們這些國家基本上都被長山山脈與李朝分割,與宋朝更是距離遙遠。
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不理外事,關起門來在自家小圈子裡玩,也很少會向中原王朝進貢。
大理就不一樣。
本身他們積極與宋朝保持良好的關係,又和越南李朝有世仇,聽說大宋準備對越朝用兵,那自然是要痛打落水狗,跟在大哥身後狠狠地出一口當年金華步戰役慘敗的惡氣。
到六月份,狄青率領著數萬人馬,終於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邕州。
楊察帶著廣南西路大小官員前去迎接。
正是傍晚時分,夏日時節天色卻沒有暗,西方太陽還掛在山頭,東邊的月亮就已經升起來,此時差不多是晚上六點鐘到七點鐘的樣子。
絢爛的晚霞美如畫,火燒雲下,成群結隊的暮鴉在空中盤旋,隨後飛回了山林當中,引得林中發出婆娑聲響。
徐徐微風拂過山崗,邕州城外茂密的叢林間,一條官道上若隱若現的出現無數黑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