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三章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慶曆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王守忠就來到政製院,向大家報告了橡膠做好的喜訊。
趙駿大喜過望,與諸多宰相前往後苑去觀摩成品。
趙禎給大家介紹,說出來的成品是由他加工過,其中比例90%都是橡膠原材料。
之後他加入了大概0.5%的雞蛋清,1.5%的樹脂,8%的石油、炭黑、陶土、石粉、沙子、膠水等作為填充物。
通過將諸多材料混合攪拌,冷卻之後終於製造出了又耐用又堅固又耐熱又有摩擦力的橡膠。
眾人看完了各種實驗,對趙禎的大發明讚不絕口。
雖然趙駿認為其質量還是跟後世橡膠輪胎有一定差距,但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這可是在沒有機械化,沒有化工能力,沒有專業知識,科學體係才剛剛完善不久的古代社會。
趙禎一頓操作猛如虎,無異於是在黑暗中探索出一條道路出來,已經算是難能可貴。
至少眼下的橡膠,已經比曆史上剛剛應用於工業的橡膠要強了許多。
趙駿就帶著呂夷簡等人走了進去。
“見過知院、同知。”
由此可見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意義有多大。
當下趙駿立即派人把橡膠送往物理研究院,同時又把趙禎配出來的配方送去化學研究院,看他們那邊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完善得更好。
其中有物理學院的一些博士、教習、院士。也有一些負責給他們打下手的新入院的進士、吏員或者雜役。
他們看到校場上此時離三層外三層,圍了大概二百多人。
鉛墊也會如此,並且還會因為壓力不均而導致泄漏,甚至爆炸的可能。
此時校場的鐵軌上,放著一個巨大的蒸汽機,蒸汽機後麵還拉著五個鐵皮車廂。
他有些累了,回去睡覺。
但蒸汽火車是1814年發明,剛發明的時候也才隻能跑每小時8公裡。
而下午的時候趙駿則帶著宰相們前往皇宮北麵的物理研究院,想看看他們那邊的進度。
人群外有人高喊。
而即便是在1785年,瓦特的蒸汽機基本上都已經完善後,當時英國也並沒有普及。
甚至校場上還有一段很長的軌道,現在已經被拆除了部分用於做樣品送去郊外修建即將展示用的鐵軌。
所以初期使用銅環和鉛墊的蒸汽機安全性並不算可靠,密封性和動力也嚴重不足。
包括蒸汽機之前就在這個校場上實驗過。
直到1860年之後,瓦特的蒸汽機才徹底在英國流行開來,從最初的五百多台,上升到全國已經有七千多台機器。
上午趙禎給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新發明後,沒多久就散場。
鐵軌和鐵皮車廂並不難製作,車廂就不用多說,鐵軌就是先造出火車車輪的模具,再把鐵軌的模具造出來,讓車輪和鐵軌能夠嚴絲合縫卡在一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