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崇禎紀實!
船上的炮,自然是22倍徑的長炮,炮重是彈重的250倍上下,先試製了18磅與12磅兩種。
這玩意太重,出動數十人才將它弄過來,單看外形就與野戰炮不是一個概念。
18磅炮,長29米左右,炮管重量達到了2噸,四輪小炮車重量400多公斤,裝藥量13。
12磅炮,長25米左右,炮管重量14噸上下,四輪小炮車重量300多公斤,裝藥量同樣是13。
這個不用試準頭,控製好距離,以海船龐大的體量也不需要神炮手,隻需要掌握俯仰角度就好。
實驗威力。
距離設在200米與100米處,這時候海戰也很少在這個距離之外開炮。
炮彈是實心彈與霰彈鏈彈,還有些小問題,不過工匠表示不是很難。
幾發炮彈過後,除了朱由檢之外,眾人都是目瞪口呆。
威力很驚人!
18磅炮在200米距離輕鬆擊穿2尺厚——也就是06米厚的鬆木板。
12磅炮在100米距離也可以輕鬆擊穿1尺厚木板。
而福船的船板是12厘米左右,即使廣船也厚不了多少。
“這要是能拉到戰場上去……。”許久,周遇吉才道。
“這可是名副其實的一炮糜爛數裡。”曹文詔也讚道。
拉到戰場上去?
這個真的做不到,朱由檢苦笑。
野戰炮,還是12磅加農炮稱王,不過可以考慮弄幾門作攻城炮。
再一考慮,貌似大明周邊就沒有值得出動攻城炮的目標,除非提前與北極熊飆上勁。
這樣看,攻城炮不是很急,可以慢慢研究。
看看完工,朱由檢翻身上馬“大夥收工,今日測試的晚上加菜,每人二兩酒。”
擺手製止工匠謝恩,交代繼續研究刺刀與燧發槍。
刺刀看似是個小東西,結構也很簡單,可材質真的是令人頭疼。
試製了幾把,結果測試時非斷即彎,這怎麼玩?
這個用量大,最難解決。
燧發槍也不是太難,現在澳門就有,已經交代水師南下時注意搜集,不管用什麼辦法都得弄回來幾支樣品。
即使沒有樣品,燧發槍的結構也不複雜,自己研製也不是做不到。
可同樣是材質問題,朱由檢記得結構裡是有幾個彈簧鋼片部件的,先試製一些鋼片,實際測試用不了幾次就不回位了。
這個真沒法湊合,必須要保證能發射一定次數。
而且還得能批量製造,靠工匠一點點鍛打出合適的鋼材,那得多少工匠?
隻能期待煉鐵工匠技術的進步了。
如果能研製出這兩樣,長槍兵就可以退出戰場了。
也隻有刺刀與燧發槍齊全,長槍兵才會退出戰場。
很簡單。
刺刀可以代替長槍兵,可單有刺刀是不行的。
因為,使用火繩槍的戰鬥間隔是05米以上,太近了就會出事——火繩冒煙呢,點燃了鄰居可不是鬨著玩的。
以這麼鬆散的隊形,彆說刺刀,就是長槍也扛不住敵人衝陣!
而燧發槍恰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缺一不可。
————
轉身拍拍曹變蛟的肩膀“晚上想不想喝一杯?”
“陛下請酒,末將不敢不喝。”曹變蛟笑嘻嘻的道。
“都一起。”朱由檢驅馬回轉營地。
回到營地,隨行太監已經開始準備酒菜,朱由檢坐在帳篷裡,忽然有些患得患失。
軍事上能做的,基本都做了,他也隻有這些本事了。
拉攏人心,無非名利,也做了。
給他們提高待遇,給軍官搞些產業,讓他們不為銀子發愁。
雖然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可朱由檢相信,以他們現在的軍階,應該還沒有那麼大的胃口,這些暫時還能滿足他們。
名,雖然沒有給他們提升軍階,可他們已經在事實上掌管著一營6000多人,隻要稍有戰功,就可以讓他們名正言順的升官。
剩下的事就指望這些人了。
而他,很可能也隻有這些人可以指望。
這些人的利益是與他綁在一起的,也隻能與他綁在一起,彆人也給不了。
曹文詔!
曹變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