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王耀治下的首席民政官員,段天明不僅掌管著景東市的各項政務,同時也統轄著東撣邦軍團統治區域內包含五縣一市,總計數百萬人的民生事務。
在呈交完轄區內初步的統計報告後,段天明啟齒道:“總指揮,當前政府部門最為關注的問題是貨幣製度,您選擇何種貨幣作為支付公務員工資的標準,將會直接影響該貨幣在我方統治區域內的地位。”
金三角地區曆經多年的動蕩不安,並且毗鄰多個國家,流通的貨幣種類繁多,包括緬幣、暹羅銖、越南盾、龍元乃至美元、歐元和英鎊。
一般而言,本地居民普遍使用緬幣、暹羅銖和龍元,電信詐騙團夥則偏愛龍元和美元,而販運者則更傾向於美元和黃金。
鑒於王耀已決意與緬國政府對抗,“巴魯三”為防止緬國政府操控經濟,顯然不能采用緬幣。同時,諸如暹羅銖和美元等其他貨幣也同樣存在類似隱患,且兌換不便。
因此,王耀果斷決定:“那就采用龍元。”
隨著與龍國開展民間商貿活動,大量龍元必將流入軍團統治區域,在王耀尚未自行印製貨幣之前,龍元作為軍團政府支付貨幣,能夠有效穩固當地經濟秩序。
待到日後王耀全麵占領緬國全境,建立統一政權並發行新貨幣後,龍元還可以作為外彙儲備,服務於與龍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明白了,總指揮!”段天明在手中攜帶的平板電腦上記錄著信息,隨後翻閱至下一頁。“接下來討論的議題是,目前我方統治區域內主要使用的通用語言仍為撣語,漢語僅居其次,是否有必要”
“有必要!”段天明的話音未落,王耀便斬釘截鐵地打斷道。“我要求所有軍團下屬的軍隊、政府機構以及商業部門,均須將漢語列為第一官方語言,並在各地開設漢語掃盲班,強製全體人員學習漢語。”
“政府公職人員必須通過漢語六級考試,與軍團合作的本地人員則需通過漢語四級考試。”回想起當初苦學英語的日子,王耀此刻反倒有一種痛快淋漓的感覺。
段天明點頭讚同,提議道:“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加大在統治區域內的文化教育投入,我建議可允許未能通過我方政府和軍事係統考核的本地華人,以及其他對漢語掌握程度較高的民族群體,進入學校擔任漢語及漢文化教師。”
“整個東撣邦統治區內共有十八個鎮、四十九個鄉村,然而僅有三十一所小學、七所中學和一所大學,其中教授漢語的學校僅占總量的四成。
目前登記在冊的學生人數不足五萬人,相較於區域內八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總數十六萬人,這一數字明顯存在著巨大缺口。”段天明查閱著手中的資料,詳儘地介紹情況。
由於長期戰火紛飛,儘管東撣邦各個鎮子基本都設有學校,但入學的孩子並不多。尤其是大部分入學孩子的家庭條件皆在平均水平之上,通常是華人家庭、混血家庭或是漢化程度較高的少數族群家庭才會堅持送子女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