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華人社群的認知裡,學習能改變命運的理念仿佛深深烙印在血脈之中。
而在金三角這片土地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體往往就是華人。因為他們會自籌資金建設華人學校,聘請教師,或是由家族、村落共同承擔起孩子們教育的責任。
相比之下,本地人習慣了簡單的農耕生活,缺乏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傳承文化的傳統,通常不會過於關注下一代的教育問題。
那些孩子往往很小就開始幫助家中勞作,到了十二三歲時便開始放牧、耕田,十四五歲即可能被軍閥招募培訓為民兵,等到成年後不是加入軍閥部隊便是務農做工。
他們並非沒有進取之心,也非未曾想過跨入更高的社會階層,隻是尚不清楚如何去實現這一目標。那些軍閥和本地氏族等統治階層不會告訴這些普通人,而華人也不會隨意宣揚。
然而,隻要與華人有過較多接觸的人都會意識到,華人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正是通往改變命運之道的關鍵所在那就是知識!
想到此處,王耀點起一支香煙,思緒萬千。東撣邦擁有百萬人口,整個緬國有五千多萬人口,東南亞地區更是擁有多億人口。大多數國家的華人比例較低,例如緬國華人占3,南越華人占1,撾國華人占5,柬埔寨華人占8。唯有暹羅華人占比高達14,是東南亞半島華人最多的國家,約有一千萬左右的華人人口。
若想統治緬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就必須大幅提升漢化程度。而這第一步,就是要從東撣邦開始推進漢化進程。
倘若說漢語的人口足夠多,使得漢文化成為主流,那麼憑借漢文化的包容性,不久後就能將接觸到華人的其他族群逐漸同化。千百年來,曆史亦是如此。而在軍團的鐵腕統治之下,這一同化進程隻會進一步加快。
今後,在軍團統治下,想要入仕必須通過漢語六級考試,相當於小學六年級水平;欲從事商業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漢語能力才能立足。如此一來,統治區域內的社會各界都將視說漢語、寫漢字為一種榮耀,普通民眾也會竭儘所能去學習漢語和漢文化。加上各地學校的強製性教育措施,隻需一兩代人的時間,主要城市地區有望基本實現漢化。
“發布教育動員令。”王耀沉吟片刻後下令:“命令五縣一市的各縣市政府組織漢語四六級考試,所有政府公務員和軍團下屬的所有機構人員,必須通過漢語四級考試,並在兩年內通過漢語六級考試。”
“通過漢語六級考試的華人和本地少數民族,可報考教師編製,一旦考取編製必須服從軍團的工作安排和安全規範。統計各地學校需要多少漢語教師才能滿足教學需求,並向各所學校分配所需的漢語教師。各地村鎮負責保障分配來的漢語教師的衣食住行,若有教授漢語的華人教師遭受本地人的”
王耀的話語愈發冷冽,滿含殺機:“如有傷亡一人,以十倍償命!傷亡兩人,連坐三族!傷亡三人,全村陪葬!若有更甚”
王耀最後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卻令段天明的手不禁微微顫抖。他看著眼前這位平日溫文爾雅、待人親切的總指揮,仿佛預見到一個踏著無數骸骨登基的新王即將誕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