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嬸,慧兒姐姐,鄰居們過來道喜了。”說話的是徐冬。
蘇夫人對蘇懷仁道:“我去接待客人,你一會兒去安置聘禮。”
燕南送聘禮是大婚的前一天,嫁妝隨著新娘子一同出門。
蘇家在這裡沒有彆的親戚,徐冬父子兩人今兒個關了醫館的門,一家三口都過來幫忙。
左鄰右舍得知來送聘禮的是康王府,都紛紛前來道喜。
見父母都去忙活,蘇慧轉身回了內院。
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琴身。
或許是睹物思人,蘇慧撫摸著琴身喃喃低語,“月兒姐姐,我會幸福的,謝謝你,謝謝你教我的一切,康王他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好男人,我會好好珍惜。”
府裡紅綢飄飄,大紅燈籠高高掛,客人雖不多,卻處處透著喜慶。
片刻後,聘禮魚貫而入。
徐郎中和徐東見送聘禮的來了,連忙上前迎接。
不一會兒,聘禮堆了滿滿一屋子,大廳裡都沒落腳的地方。
負責送聘禮過來的官吏與蘇懷仁相熟。
他朝大廳和偏廳掃了一眼,“蘇大人再另行安排地方,一共八十八抬聘禮,這屋子放不下。
蘇懷仁一看,每一抬都是結結實實的物件。
他連忙拱手道:“勞煩大人讓大家往後院挪一挪。”
有徐冬父子幫著接待安置,不到一個時辰,很快就把聘禮全都安置妥當。
蘇家收到聘禮並沒入庫,而是準備明日全數抬回王府。
左鄰右舍來道賀的見到如此豐厚的聘禮都羨慕不已。
“這八十八抬也太實誠了,我看分一分能分出一百二十抬來。”
“可不是,這麼豐厚的聘禮,可見太後是多看重蘇家小姐。”
蘇夫人看著豐厚的聘禮卻著急了,她來到前廳,把蘇懷仁拉到一邊,“孩他爹,你看這麼多聘禮,明兒個怎麼辦,我們請來幫忙的人不夠用,這可如何是好。”
“夫人放心,王府說了,明兒個接親的時候會來人接嫁妝,這些事太後都想到了,不用咱們憂心。”
今兒個送聘禮的人都來了近兩百人,徐冬的娘準備的茶水都沒用上。
送聘禮的全是將士,他們放下聘禮都快速地退了出去。
蘇家院落不大,前後院都是滿滿當當的,若將士們不及時離開,後麵送聘禮的人都進不來。
鄰居們離去不久,臨江書院山長帶著一群人前來道賀。
徐冬父子又幫著收禮寫禮單。
蘇懷仁感動不已,他沒想到自已在這裡短短幾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他連請帖都不好意思發出去,大家並不介意,都紛紛前來道喜。
“恭喜蘇老弟雙喜臨門,以後有機會定去京城探望。”山長笑嗬嗬地捋著胡須道。
“在書院的那些日子,承蒙山長大人關照,蘇某心存感激,山長大人去京城,我當熱忱歡迎。”
“再過幾年,我也該回鄉養老,那時就學清靈山人,到處走走,四處遊曆,也不枉此生。”
說起過往和未來,山長感歎不已,兩人寒暄了好一陣他才離去。
陸陸續續有同僚前來送禮。
蘇夫人看著堆成小山似的禮品,她對蘇懷仁說:“咱們這一走,也不知啥時候再來燕南,這些禮都彆動,讓慧兒帶王府去,以後大家有喜事,慧兒也好替咱們送個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