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帝雙龍傳!
孫小寶的這個“留後路”的提議獲得了一致認可。
畢竟這些管事的人,一個個年紀都慢慢大了起來,能留條後路誰不願意呢?何況又不損失什麼。
不過,還是有人提出了疑問。
這個想法是很好,可是白部那邊肯定不怎麼賺錢,不管是人員還是船隻,誰願意去呢?
孫小寶笑了笑“坦率的說,這就是給大夥摸出一條後路。從收入上來說嘛,肯定是不如黑部的。但這件事總得有人去做不是?這樣吧,不管是船隻還是人員,都采取自願報名性質。我和我的船呢,就第一個報名了。大家隨意哈。”
三天後,枝江漕幫白部正式成立。
除了孫小寶的那艘大船之外,僅僅還有兩艘小船報名參加。
這兩艘小船,一個是船老大年齡大了,早有洗手的想法;另外一艘是孫小寶的死黨,很單純的想法就是老大不會虧我的。
白部部長有孫小寶本人親自兼任,對幫裡的解釋也很容易留後路這件事意義重大,我親自來抓。
儘管有些人有些許疑惑,但這種分部不但沒有影響到自己利益,相反某種程度上實權還更大了,也就不做深究了。
就這樣,孫小寶的幫主之職很快就成了一個掛名。
對於自己的這番騷操作,孫幫主哦不,現在是孫部長,心裡非常滿意。
荊州之行不僅讓他下定了轉舵的決心,更是學到了很多精妙之處。
倪大虎說的對,不管他孫小寶怎麼翻筋鬥,都很難掙脫“江湖”這張網。
但是,曌建集團的模式讓他茅塞頓開。
曌建集團總都料於奇正把手下分成許多個部門,自己就在一公司裡麵過著優哉遊哉的爽快日子。
這個玩法實在是太值得借鑒了!
當然,也得虧我孫小寶聰明。要換一個人,不說彆的,就倪大虎那個豬腦袋吧,怎麼都不可能這麼快就學到絕招。
我怎麼就這麼聰明呢?
枝江漕幫白部與曌建運輸局的船隻聯合運營枝江到荊州這條線的事,更加沒有任何阻力。畢竟,這是事先已經說好的事情。
不過這麼一聯合,就運營出了一個倪大虎意想不到的事情出來了。
這段時間以來,按照程昱和倪大虎所說的綜合調度方案,運輸局的效能大大提高。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小小的收入。
那就是運輸部的船隻,在往來荊州至竟陵之間,有空位的時候,會捎帶上外麵的人或者貨物,收取不多的船資。
現在既然和枝江漕幫白部合作起來,那這一套也就順理成章地套用了。
可這麼一個“順理成章”,出來的效果簡直是天差地遠。
荊州到竟陵陸路並不遠,大概就是二百多裡地。可如果是走水路的話,就完全不同了。
漢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在江夏處交彙。
從荊州走水路出發去竟陵,就得順著長江往下,直到江夏。然後再折返向上,逆流而上進入漢江,再到竟陵境內。
這也就相當於繞了一個大圈。
因此除了陸路很難運輸的沉重貨物外,其他的都不會選擇走水路。
而荊州到枝江這段水路就不同了。
與往竟陵方向越走越是平原相比,荊州順著長江往東,越走山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