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散會、教研、議價生 (四千大章)_曌帝雙龍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曌帝雙龍傳 > 377. 散會、教研、議價生 (四千大章)

377. 散會、教研、議價生 (四千大章)(1 / 2)

曌帝雙龍傳!

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湧上於奇正心頭。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散會吧。

聽到說散會,有個人急了。

“哎哎哎,於總都料。我們教育分局的工作還沒彙報呢。”常歡不滿地叫了起來。

實事求是地說,於奇正應該感到安慰。

因為在場的人中,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不知道桃源計劃。

被蒙在鼓裡的,還有常歡。

也就是說,至少現在可憐的於總都料還是有個伴的。

和其他局長不同,常歡加入得最晚,和大家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到那個份上。

大夥多少對他還是有一點點戒備之心,不然也不會有上次二俅他們決定用各個局長當職校的校長,架空他這個教育局長的計劃。

因此,他也是唯一一個不知道桃源計劃的高層乾部。

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高層會議,收到通知後心裡便忐忑不安。中午連飯也沒吃午覺也沒睡,專程趕出了一份發言稿。萬一等下開會時問到我答不上來,那可就丟臉丟大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於總都料問過其他局的工作之後就宣布散會,於是就急了。

常歡這麼一叫,於奇正才反應過來。

之前成立教育分局的時候,兄弟我是真沒錢。

現在這些逆賊背著我賺了這麼多,就算你教育分局再能虧,又能給我虧多少錢呢?

不過也無所謂了,你想說就說吧。

得到於奇正點頭之後,常歡從懷中掏出了一疊寫滿字的紙,清了清喉嚨就準備開講。

眾人看著他手中那厚厚的一疊紙,臉都白了。

這要等他講完,恐怕都得到半夜去了。

同為文人的萬茛苟急忙跳了出來“常局長,你是第一次參加會議,有件事我先提醒一下。於總都料的時間很寶貴,因此每個人在會上的發言時間不能超過一盞茶。”

常歡乍聞噩耗,整個人都萎了。敢情我這一中午白乾了啊?

一盞茶的時間,看來隻能講一下幾個大標題,具體內容沒辦法講了。

罷了罷了,既然是這麼個規矩,那也得遵守啊。以後再另外找時間向於總都料詳細彙報吧。

常歡遺憾地看了一眼稿子,跳過所有文才斐然的部分,抽出其中的骨乾部分念了起來

首先是學堂方麵。目前已招收兩個班的學生,年齡在五至十歲之間。統一教材已基本完善,先生們已開始授課。

目前有兩個困難的地方。

第一個是報名的人實在太多,現在找進來的不到十分之一。我們正在想辦法儘快能擴招,滿足員工子弟的需求。

第二個就是議價生這一塊的學費問題。由於人數太多,找關係的也多。我們不得已隻能采取公開競價的方式,誰出的錢多就收誰。可現在那些家長們已經把價格炒到五十兩銀子之巨,我們自己覺得好像不太好。所以想請示一下於總都料該怎麼辦?

“什麼?!”於奇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學費炒到了五十兩銀子?”

常歡點點頭“嗯。根據目前的情況,下一期的名額保守估計,應該也在一百兩銀子以上了。”

於奇正完全不能相信這是真的。

請一個專職教師一對一的教自己的孩子才多少錢?這些家長有病嗎?

常歡也看出了他的疑惑,於是開始解釋了起來。

曌建教育分局的先生,不同於一般的私塾先生,都是荊州城的名士。

表麵上來看,當“名士”的唯一標準就是文才好,但實際上並沒那麼簡單。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一天到晚餓著肚子,哪有條件一天到晚和其他名士在一起吟詩作對?

根本就沒機會參加這些社會活動,又怎麼能有“名”?沒有名,又怎麼能成為“名士”?

寒門學子有真才實學的,基本上都是全力去備考。首先你得去中個什麼,能讓自己活下去,才能談名士的事吧?

但是能考到舉人那個級彆的,就可以去當官了。哪有閒心來做這種沒有錢的名士呢?

因此大多數的名士,家裡要就是有錢、要就是有權的。

這些人既然沒有生活之憂,怎麼可能和那些落魄秀才一樣,靠教書來養家糊口呢?

但是這種情況,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反正能在本地文壇拋頭露麵的,也就是這幫人。

在一般人眼裡,他們就是特彆有文化的人,和那些不舉的秀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可憐天下父母心。世上當父母的,無不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挖出來給孩子。這一點和貧富無關。

而且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有錢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越是重視。

現在有機會讓自己的孩子接受這一群名師的教導,那可是什麼代價都舍得出的。

這些富家原本來說心裡還有那麼一點顧忌。不是懷疑先生的水平,而是自己的孩子和那幫窮人的孩子一起,會不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結果第一批的議價生來了才不到七天,家人們便紛紛提著禮物前來感謝。

從成立初始,常歡就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學堂要想以後越辦越興旺,那就必須出教學成績。

檢驗教學成績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你的學生中出了多少秀才、舉人、進士。

常規私塾一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出了先生的水平之外,就和個人資質以及努力程度有關。

但是曌學堂可是大批學生一起,教學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

這個問題他們教師團隊內部討論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來曌建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曌建不管哪個部門,都在提倡一種叫規範化的東西。據說這是當初於總都料親自定下的規矩。可以說,曌建集團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得這麼大,和這個東西的關係非常大。那麼,咱們是不是也能夠把這種方法用到學堂裡麵呢?

這個話一提出之後,就得到了所有教師的認同。

於是大家就開始編製統一的教材。這樣的話,即使有某個教師哪天沒來,其他人也能無障礙的替代。

在這個過程中,就又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

既然咱們以應試為目標,如果我們能分析出下次科考大致的方向,按照這個目標去教學的話,一定能事半功倍。

這話立即又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所有的科考,都是秉承上意的。你文采再好,如果與目前的上意不符,一切都是白搭。

這就是很多有學問的人就是屢試不第的原因。方向錯了,再努力也隻是往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有先天的優勢的。


最新小说: 我曾如此相信-作廢 七零驕棠綻西洋 寵獸之主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返08:我登權勢巔峰 絲路玄商 五色年華 海上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 萬劍朝宗 金黃葫蘆